一張白皮書就能圈錢,ICO“行騙”也太容易了?金融
金錢永不眠,比特幣的火箭式飆升似乎趨停,房市國家又在調控,投機者們的錢無處可投時,突然發現新獵物ICO項目。
金錢永不眠,比特幣的火箭式飆升似乎趨停,房市國家又在調控,投機者們的錢無處可投時,突然發現新獵物ICO項目。
7月25日,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臺發布《2017上半年國內ICO發展情況報告》(下稱報告),該報告對面向國內提供ICO服務的43家相關平臺進行了監測。數據指出,2017年上半年,國內已完成的ICO項目共計65個,累計融資規模折合人民幣總計26.16億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
截至7月18日,納入監測的43家平臺中,上線并完成的ICO項目有65個。其中,有60個是在2017年之后上線的,除發行頻率逐月上漲外,ICO的融資規模和用戶參與程度也呈加速上升趨勢。
ICO項目上線情況走勢
ICO融資金額與參與人次時間走勢
從圖中不難看出今年6月份ICO項目數和融資金額呈現爆炸式增長。那到底什么是ICO?簡單的說,就是區塊鏈技術公司的眾籌集資。參與ICO的投資者購買基于區塊鏈技術上發行的虛擬代幣(virtual token),或稱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以期未來這些代幣或加密幣升值。而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 technology),是一種分布式的賬本數據庫系統,對交易做安全加密記錄。
ICO投資者獲得的加密幣代表了對該區塊鏈公司未來的服務和產品有使用權,但對這個公司沒有所有權,沒有投票表決權,不是該公司的股東。
如果把區塊鏈公司看作是一家游樂園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在建設昂貴的游樂園之前,公司先發行數額有限的入場券代幣(token)集資,讓投資者等游樂園建成后可以入園享用。或者,游樂園建成后相當受歡迎,眾人趨之若鶩,一票難求,那入場券代幣價格飆升,投資者可以選擇把代幣賣了盈利。投資者擁有的入場券,可以轉讓或自己消費,但不代表對游樂園有所有權有話語權,游樂園的設計和擴展跟入場券的持有者沒有啥關系。
ICO與IPO不同之處在于,ICO既沒有保薦人、承銷商、托管行、審核流程、也沒有國界、政府監管、法律條例等。ICO通常發表一個白皮書,闡述一下他們的項目和概念,沒有產品也沒有盈利,有時是通過一個非贏利機構而不是投行來操作的。
ICO給創業公司融資帶來方便,但對投資者而言很難評判項目的風險。買入ICO的代幣,是寄希望未來白皮書中列舉的項目能成功落地,但可能導致其失敗的因素有很多(技術、市場、人員等)。而且這些公司大都是區塊鏈公司并以虛擬貨幣交易,虛擬貨幣本身的估值會大幅波動,其合法地位在一些國家、地區都尚未得到承認,甚至交易都可能會受到限制,因此投資者將面臨匯兌風險及流動性風險。
目前有不少ICO只是個圈錢的幌子。對行騙者來說,出個白皮書就能圈錢,門檻也太低,行騙也太容易了。那些跑路的P2P們,可能又搞了個ICO在等你。ICO的風險之大,只有在其中沉浮的人才知道。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幾個月大賺幾十倍的案例,卻沒有看到剩下99%創始團隊圈錢跑路的。就連嚴格受著監管的上市公司財務造假都是家常便飯,何況是現在毫無監管的ICO呢?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此前曾撰文指出,ICO現象無法回避。從制度建設出發,應該盡快在法律上給予ICO一個說法,一個完整的監管框架,對于促進整個區塊鏈行業健康發展非常重要。最新消息,7月25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表通告稱,虛擬組織發行和銷售的數字資產,將被納入聯邦證券法監管范圍。
【來源:金融之家 作者:Oneway】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