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傳媒如此高調裁員,真的是因為疫情嗎?互聯網+
導讀
在新潮傳媒2019年啟動大會上,張繼學曾言,2021年要挑戰100億營收。而1年后的2020年,新春開工后的第一項議題卻
在新潮傳媒2019年啟動大會上,張繼學曾言,2021年要挑戰100億營收。而1年后的2020年,新春開工后的第一項議題卻是如何活下去!何去何從的確值得探討。
2月10日,是春節之后復工的第一天。
在上班第一天的員工大會上,新潮傳媒宣布減員500人,其中包括20名管理干部,占總員工數的10%,高管集體降薪20%。理由是:一、2019年績效考核271末尾淘汰10%,二、業務減少,人員就相對冗余。
新潮傳媒董事長張繼學說自己曾帶領團隊戰勝過2003年的非典,戰勝過2008年的地震,但害怕敗給2020年的新冠。
因為街上沒有人,也就沒有消費者,新潮賬上盡管還有近10億現金,但如果收入歸零,也只能活六七個月,要戰勝此次疫情,必須踩死剎車,卡死現金流,降低成本,確保活著。
張繼學還以以當年世界級管理大師稻盛和夫為拯救日航"狠心"裁掉三分之一的員工的事件來類比此次新潮的減員,希望獲得員工的理解和支持。
為此次減員,新潮傳媒前兩天開了高管討論會,最終會上達成了一致意見,其中包括:高管帶頭降薪20%,危機期間不拿績效工資,且承諾每月只領不超過5萬元的生活費;用績效管理,271末位淘汰10%的干部和員工,且2、3、4月全員不拿績效工資,不用公款招待客戶等等。
1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裁員
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中小公司的第一波倒閉潮已經開始了。幾天前,K歌之王就宣布,有可能解散北京200人的團隊。對于部分線下公司而言,裁員,可能是極其無奈,但又是必要的措施。
但對于新潮傳媒此次裁員來說,網上議論出現了不少別的聲音。在微博上各大媒體的短訊下邊點贊較高的評論,基本都表示對新潮傳媒的操作有些瞧不上。
的確,相對餐飲旅游企業受疫情沖擊較大,現金流緊張裁員情有可原。但新潮傳媒作為目前賬上還有10億現金,可撐7個月的獨角獸企業而言,在這個時候也才短短一月不足,有點狠,有點急,有點過。
實際上,新潮裁員很早就開始了,以前不承認裁員,硬說結構優化,如今的手段難免讓人覺得是想假借疫情之名,達成自己裁員的目的。
除了過于著急之外,新潮傳媒還這次裁員還過于高調。一般企業鬧個裁員降薪,都藏著掖著還來不及,因為這直指企業盈利能力,無疑會讓公司飽受質疑,但新潮傳媒這一次,頗有一些”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意味。
就算當真要裁員,為什么非要選在復工第一天的節骨眼上,這不明擺著要成為眾矢之的嗎?
2
高調裁員的背后
前幾天,餐飲巨頭西貝賈國龍接受采訪,坦言疫情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控制,西貝賬上的現金撐不過三個月。刷爆朋友圈之后,西貝很快就獲得了銀行的4億銀行授信和盒馬分擔的1000名共享員工。
有業內人士猜測,新潮傳媒這番裁員降薪有碰瓷營銷的可能性,就是總之是要優化的,不如夸張點,把事情搞出點動靜來。
相信疫情過后,不少不了解梯媒行業的人,除了分眾腦海中又多了一個叫新潮傳媒的。
碰瓷式營銷似乎是新潮傳媒的老手段和慣用伎倆了,新潮很早就強行將自己與分眾并列,電梯廣告第二的定位,讓其他所有同行們頗有微詞。甚至有人認為,新潮傳媒是一場旁氏騙局。
不過經過兩年的造勢,不管實力如何,表面上新潮已經坐穩了電梯老二的位置,借分眾上位,一下甩開了眾多同行。
此前的2018年,新潮傳媒在內部曾下發一份名為《關于全面搶奪分眾傳媒億元級客戶的通知》的文件,向對標企業分眾傳媒宣戰,一場千億級的約架,讓新潮傳媒博得眼球。
作為后來者,新潮傳媒幾乎沒有創新,業務模式跟分眾傳媒無異,完全憑借以價格優勢迅速搶占缺口,來侵蝕分眾傳媒市場份額。有數據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新潮傳媒凈虧損為2.04億元、10.74億元。
可以看出新潮傳媒始終依靠融資來維持競爭,這次疫情對于傳統企業沖擊甚廣,資本是否還能像以往在背后鼎力支持?沒有資本的支持,新潮傳媒的燒錢打法又能打多久?或許才是此次裁員深層次的原因。
在新潮傳媒2019年啟動大會上,張繼學曾言,2021年要挑戰100億營收。而1年后的2020年,新春開工后的第一項議題卻是如何活下去!何去何從的確值得探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