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來襲,如何科學(xué)地抑制自己的“剁手欲”?觀點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又要來啦!不過,我們遠(yuǎn)讀重洋要聊的可不是“購物指南”。相反,我們想聊聊“購物上癮”這個現(xiàn)象,也就是剁手黨們俗稱的“我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手呢?”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又要來啦!不過,我們遠(yuǎn)讀重洋要聊的可不是“購物指南”。相反,我們想聊聊“購物上癮”這個現(xiàn)象,也就是剁手黨們俗稱的“我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手呢?”
其實,購物癮只是上癮的一種表現(xiàn)。我們還有各種難以克制的癮:煙癮、酒癮、暴食癮、刷劇癮、游戲癮……帥氣如鋼鐵俠唐尼,也為戒掉毒癮用盡了全身力氣。
人生的艱難之處在于,上癮很簡單,但是想戒癮卻難上加難。如果真的強行斷癮,我們還會反問自己:“不買買買、不喝酒、不吃烤串,活著還有什么意思?不如直接出家當(dāng)和尚算了 !”
既然斷癮的成本是如此巨大,那么問題就來了,有沒有一套系統(tǒng)的“戒癮”的方法,有強大的可操作性,還有足夠的科學(xué)依據(jù),能真正幫我們戒癮呢?
答案是,還真有。目前歐美的各大戒毒所和戒酒組織都通用一套“12 步戒癮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可惜的是,長期以來,這一套戒癮圈的“行話”都披著一層神秘的面紗,不能為我們普通人所用。
喜大普奔的是,今年 10 月 3 日,享譽全球的的英國喜劇男星拉塞爾·布蘭德(Russell Brand)出版了他的第三本超級暢銷書《從癮君子到康復(fù)者(Recovery: Freedom from our addictions)》。在書里,他不僅簡潔形象地解釋了“我們?yōu)槭裁磿习a”,還將這套戒癮圈的“行話”變成了普通人都能運用的四步戒癮指南。
哦對了,拉塞爾·布蘭德可是英國極有魅力的男人,他曾連續(xù)三年當(dāng)選英國《The Sun's》年度花花公子。他熱愛搖滾,性格、行為怪異,被稱為“怪大叔”。而且他的前妻是如此有名:“水果姐”凱蒂·佩里 (Katy Perry)。
你可能會好奇,一個全球聞名的喜劇演員,為什么要去寫戒癮的書?布蘭德自己說:“之前,我們總是讓那些從不上癮的專家學(xué)者教我們戒癮。可我不一樣,我自己可是個十惡不赦的癮君子,你們沒人比我更能糟蹋自己的命了?!?/p>
“我小時候受父親虐待,母親還得了癌癥,我恨這個世界。因此,我暴飲暴食、酗酒、抽煙,甚至還吸毒?!倍鳛樗囆g(shù)家,他當(dāng)然也紋身。但上述這一切,并沒有阻止他蛻變?yōu)橐粋€好男孩。經(jīng)過戒毒組織的幫助,他熟練掌握了戒毒的方法,還順手幫自己解決了煙癮和酒癮,現(xiàn)在還做起了稱職的好爸爸。
良心發(fā)現(xiàn)的布蘭德決定,要將自己學(xué)會的戒毒指南換種方式寫下來,希望能拯救更多有癮,但還不至于要去戒毒所的普通人。感謝他的大恩大德!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xì)說說布蘭德的觀點:第一,我們?yōu)槭裁磿习a;第二,如何運用四步戒癮指南,成功斷癮。
上癮的本質(zhì)是什么?
首先,癮是一種沖動,是我們七情六欲的一種表現(xiàn)。食物、煙酒、賭博、游戲、愛情和性,都只是人的一種欲望而已。但癮的可怕之處在于,它讓我們成了欲望的奴隸,用俗話說就是“根本停不下來”。
我們?yōu)槭裁磿2幌聛??這是因為在我們潛意識中,每種癮都代表了一種“安慰性的承諾”。
舉個例子,昨天朋友圈流行上面這張日歷廣告,大家注意看橙色部分的第二行,有一句非常惹眼的話:“既然喜歡的人不一定能得到,那么喜歡的東西一定要買”。你看,這句話的邏輯是,我們有得不到的東西——喜歡的人和愛情,而購物則給了我們一種安慰性的承諾——買到了東西,那也不算虧嘛。但是買東西就真的解決了愛情的需求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這就延伸到更深刻的問題:我們的很多癮是被現(xiàn)在的消費主義社會塑造出來的。不想玩游戲?不好意思,陰陽師熱度一過,王者榮耀就蓄勢待發(fā),網(wǎng)易最新開發(fā)的絕地求生手游又已準(zhǔn)備接檔,你就算想“退坑”怕也是無處可逃??磩∫彩穷愃疲鞔笠曨l平臺每個月恨不得都有一部流量大片,讓你想停也停不下來。再想想,“雙十一”其實是被電商硬造出的概念,卻迅速成為全中國最大的商業(yè)節(jié)日,和歐美各國的狂歡節(jié)有得一拼。
我們不得不感慨:想要戒癮這件事,除了要靠個人的努力,還要考慮社會發(fā)展的進程。
但是,我們能把責(zé)任都推給商家和社會么?顯然不能。布蘭德一眼就看穿了真相:我們之所以會被消費社會裹挾,是因為我們沒能看透消費社會“我買,所以我快樂”的陷阱。換言之,我們抽煙喝酒、暴飲暴食、看劇購物,都是在滿足個人的欲望,背后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巨大陷阱,都隱藏著“我快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的價值判斷。“以自我為中心”,才是上癮這件事情的深層本質(zhì)。
而我們想要徹底斷癮,最本質(zhì)的改變就要打破“以自我為中心”的享樂標(biāo)準(zhǔn)和價值判斷,換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接下來,我們就來詳細(xì)說說布蘭德的“四步戒癮指南”。
第一步:承認(rèn)吧,我們都是“癮君子”
想要戒癮的人,首先要大膽承認(rèn)自己就是有癮,而不要給自己開脫。其實,這世界上幾乎不存在完全不上癮的人,我們總會在某些特定的時間和環(huán)境中有癮。為什么呢?其實你會發(fā)現(xiàn),當(dāng)一個人有癮的時候,我們往往處在孤獨、無助、自我懷疑的情況下。作者講了自己第一次上癮的故事。他說小時候有一次跟父母出門旅行,他住的房間很小、沒有窗戶,讓他感到壓抑、孤獨。在極度不安的狀態(tài)下,他拿出了包里的巧克力,馬不停蹄地吃完了整整兩盒。然后他摸著肚子,感覺得到了些許慰藉。
布蘭德說,這是他人生第一次上癮的經(jīng)歷。后來他酗酒甚至吸毒時,都能回憶起那天在酒店里吃個不停的、內(nèi)心動蕩不堪的小男孩。
在不安的情緒下,人們都渴望在動蕩的世界中抓住某些物質(zhì)性的存在(比如巧克力),借此寬慰自己。但我們不能把罪歸因于巧克力,甚至不能怪我們自己,因為這其實是一種心理防御機制。所以,相比于對自己的癮遮遮掩掩,反倒不如大大方方承認(rèn):我就是管不住自己,我需要東西來慰藉自己的內(nèi)心。
這樣做的好處是,它會讓你卸去大量的心理負(fù)擔(dān)。要注意到,上癮對人的傷害除了煙酒本身的損害,還因為人處在“想戒煙酒卻一次次失敗”的自我懷疑中,而產(chǎn)生了過量的心理負(fù)擔(dān)。
但是,我們承認(rèn)自己是癮君子,不意味著就是對各種癮放任自流。在承認(rèn)自己的欲望之后,你還要問自己如下三個問題:
1. 我對自己上癮的現(xiàn)狀滿意嗎?
2. 上癮已經(jīng)對我的人生,以及我的人際關(guān)系,造成了哪些傷害?
3. 我目前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嗎?如果不是,我想要什么“更高明的生活”?
什么時候我們能確信,自己已經(jīng)完成第一步了呢?作者給出了一個檢驗標(biāo)準(zhǔn):“如果在這個世界上,你找到了比食欲、性欲、煙酒欲更想要的,一種更高雅、更文明的生活、事業(yè)或精神,那么你就可以走向第二步了。”
第二步:拒絕逃避,自我改變
之前我們提到,每種癮其實是針對人生失意的情況,給出一種“安慰性的承諾”,比如購物廣告里,“買買買”就是對“得不到愛人”的逃避和止損。
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拒絕逃避、開啟變革呢?這又分為物質(zhì)和精神兩方面。
從物質(zhì)角度講,之前流行的戒癮說法是“你別閑著了,去找個工作吧”,或者“換個女朋友,多交朋友,找個愛好”。這些說法背后其實指向相同的行動路徑:改變你所處的環(huán)境。
隨便舉個例子你就能明白: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手機的奴隸,刷手機絕對是國民普及度最高的癮。但有趣的是,一旦坐上飛機,手機被迫關(guān)機后,我們瞬間會變成一個效率極高的達(dá)人。
有些人在飛機上工作速度特快,有些人坐一趟飛機就能看完一本書,這都是因為沒有手機的功勞??墒牵坏┠阆铝孙w機,或者乘坐了有 WIFI 服務(wù)的豪華航班,你又會變回手機狂魔。
類似的道理還有,在高鐵禁煙車上,再有煙癮的男人也能忍住 6 小時不抽煙,但是一旦車到站,他下車后的第一個動作就是點燃打火機。這就是外在環(huán)境對人的巨大影響。
所以,如果想戒掉癮,你就必須從清理周圍環(huán)境入手。仔細(xì)想想,什么時候你最容易刷手機?往往是一個人窩在家躺在床上的時候,不刷手機簡直都不舒服。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案是出門工作、出門學(xué)習(xí)、出門玩耍,最好別帶充電寶。就算坐在咖啡館里刷手機,你也會顧忌網(wǎng)速和流量,而不至于看視頻一看倆小時吧?
在自我管理上,人與人之間其實沒有本質(zhì)性的區(qū)別。但聰明的人,很少會讓自己處在充滿誘惑的環(huán)境中。
自我改變除了物質(zhì)層面,還有精神層面。這部分和第一步一脈相承。布蘭德說,我們要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牢籠,擁抱一個比“自我”更強大的力量。
看到這里,你可能覺得有點玄學(xué)味道。其實,這種力量不一定是“理想人生”、“生活方向”這么縹緲的東西,比如莫扎特的音樂、米開朗基羅的雕塑、羅馬的教堂群、奇妙的大自然本身,這些藝術(shù)、哲學(xué)、歷史和自然的力量,都可以讓我們走出自我,擁抱更大的世界。
如果你實在找不到這種力量,你可以借助“冥想”的方法來認(rèn)識自己。具體方法大家可以查看我們之前的一篇文章:《冥想,喬布斯、施瓦辛格、科比都會做的同一件事》(點擊閱讀)。
什么時候我們能確信,自己已經(jīng)完成第二步了呢?作者給出了一個檢驗標(biāo)準(zhǔn):“如果你清晰地知道,你到底想過什么樣的無癮生活,你能從頭到尾描述那種生活的諸多細(xì)節(jié),而且說這些話的時候,你是眼含笑意的,那么你就可以走向第三步了?!?/p>
第三步:陪伴療法,癮君子們互訴衷腸
你可能會好奇,能不能講講布蘭德成功戒毒的關(guān)鍵因素?布蘭德自己說,“我戒毒和別人最大的不同是,我的導(dǎo)師有煙癮,他一抽煙就停不下來。每天我們倆坐在一起聊天,我講我吸毒是在逃避什么,他講他抽煙是在逃避什么,我們每天都有非常坦誠的對話?!?/p>
“在和他的交流中,我第一次完整地表達(dá)了我對這世界的惡意。我兒時遭受的虐待、母親的病癥、被父親拋棄的感受、戀愛失敗的代價……說這些的時候,我不用考慮別人的眼光,我就是憤怒地表達(dá)我自己。而我的導(dǎo)師也講他的難題。我們在彼此面前都是支離破碎的人,可以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弱點。”
“接下來,我們會互相給對方提意見,跟對方講:‘其實你也可以這么看那件事……也不算太糟糕?!f實話,要是個健全人跟我講這些,我聽都不想聽一句,但是在那樣的情景下,我們很容易被對方打動,而真正做出卓有成效的改變。”
布蘭德的這種療法實際上是一種“陪伴療法”。陪伴療法最大的特點是,在選擇訴說對象時,它不會選擇你最熟悉的人,比如親人、戀人和摯友,而是選擇一個也深深被某種癮困擾的人。
為什么兩個人有類似的境遇,說話的效果就會好很多?這是因為,兩個人都有一樣的困境,都能夠深深地理解對方的難處,并且能站在對方的視角思考問題,這就做到了人際交往之間的“同理心”。
有關(guān)同理心,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查看我們之前的一篇文章:《大象的華爾茲:印度裔 CEO 憑什么帶領(lǐng)微軟逆境重生?》(點擊閱讀)。
有一個和你擁有類似毛病的人并肩作戰(zhàn),你就不會覺得斷癮的道路太過孤單,也收獲了別人真誠的建議。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很明白什么是正確的做法,但就是需要別人來幫我們確信一遍,這就是“人”這種生物之所以復(fù)雜的表現(xiàn)吧。
反過來講,你也要勇于成為陪伴別人的那個人。如果有個重度上癮的好朋友拉你說兩句心里話,可千萬別拒絕,而且一定不要抱著一種同情的心態(tài),相反,你要多換位思考,多講講你自己上癮的故事,讓他覺得原來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這樣做,你不僅加深了一段情誼,順便還可能幫自己斷了某種癮。
第四步:保持樂觀心態(tài),擁抱新生活
沒事多笑笑,戒癮是長期工程,要放松心情,不要想著一蹴而就。不然,戒煙、戒酒、戒毒也不會成為那么困難的事情。
不過布蘭德也說,想要真正戒掉某種癮,需要的是人思維素養(yǎng)的綜合提升。你應(yīng)該能清醒地認(rèn)識到,過去的癮簡直是在自我毀滅,必須要借助改變環(huán)境、擁抱更大的世界、陪伴療法等方式,找到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xí)慣。
等你真的成為了每天 12 點按時睡覺的人,怎么還會有吃夜宵的壞習(xí)慣?如果你搞清楚提升自我價值才是目前的第一要義,誰還會每天花三四個小時打游戲?
當(dāng)然,我們可不是在教大家做毫無樂趣的“清教徒”。周末打打游戲、雙十一買買東西,這很正常,也是當(dāng)代人繞不開的生活方式。但至少,你應(yīng)該擁有作者所說的自省意識:
1. 我今天的生活除了滿足欲望,還學(xué)到其它有趣的事情了嗎?
2. 我今天的生活除了滿足我自己,有沒有做些造福他人的事情,特別是默默無聞的好事?
3. 今天我的精神狀態(tài)如何?是感到無形的疲憊,還是容光煥發(fā),簡直想去操場跑個圈?
4. 最近我的思維、感受和行動出現(xiàn)比較大的變化了嗎?
5. 我是否按照“戒癮四步法則”在調(diào)試我的人生?
每天想一想這五個問題,如果你能獲得讓自己滿意的答案,你就離真正戒掉某種癮不遠(yuǎn)了。
結(jié)語
最后,讓我們迅速來回顧一下,上癮的本質(zhì)是什么,如何通過布蘭德的四步法來戒掉某種癮?
癮本身是一種被無限放大的欲望,而且往往是被消費社會塑造出的欲望,在癮背后隱藏的是“只要我現(xiàn)在開心就好”的利己主義情緒。如果想戒掉癮,我們就必須打破自我,擁抱更大的世界和全新的生活。
我們可以通過四步來成功戒癮:
1. 承認(rèn)自己的癮,但也思考它對生活的傷害,明確自己不想這樣活下去。
2. 自我變革,改變?nèi)菀鬃尠a發(fā)作的客觀環(huán)境,并在精神上找到比“自我”更強大的精神力量,它可能是人生方向,也可能是藝術(shù)、哲學(xué)等等。
3. 陪伴療法,找到和你一樣有某種癮的小伙伴,互訴衷腸,相互建議,在同理心的前提下互幫互助。
4. 戒癮是項長期工程,保持樂觀心態(tài),擁抱新生活,成為思想覺悟更高的人。
最后,想給大家安利一部有關(guān)“戒癮”的電影。名叫《唐璜》。主演是演技爆棚的奶油小生約瑟夫·高登-萊維特和“黑寡婦”斯嘉麗·約翰遜。
影片講述了一個當(dāng)代唐璜的故事,男主(約瑟夫飾演)是一個沉迷于愛情的泡吧高手,不好的習(xí)慣是愛看“小電影”,但女主(斯嘉麗飾演)卻不能忍受他的這一癖好。于是,約瑟夫為了維護和斯嘉麗的關(guān)系,必須要突破自我,試圖變得不那么自私,戒掉“小電影癮”。那么他最后成功了嗎,他又是怎么嘗試戒癮的?
這部片子和這本書的話題高度重合,表現(xiàn)形式也非常有趣,更有女神斯嘉麗的大尺度演出喲。
1.TMT觀察網(wǎng)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zhuǎn)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biāo)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wǎng)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zhuǎn)載時務(wù)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wǎng)",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TMT觀察網(wǎng)或?qū)⒆肪控?zé)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jīng)TMT觀察網(wǎng)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