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韻達“明調整實漲價” 快遞公司“雙11”迎來旺季行情?觀點
前兩日,中通、韻達相繼發出公告,稱由于多項成本上漲,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從即日起調整快遞價格。截至發稿,圓通、申通尚未有跟進的消息。
(原標題:中通、韻達先后調價,快遞公司將迎旺季行情?)
“通達系”快遞終于也開始宣布“調價”了。
前兩日,中通、韻達相繼發出公告,稱由于多項成本上漲,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從即日起調整快遞價格。截至發稿,圓通、申通尚未有跟進的消息。
盡管公告措辭使用的是“調整”,但從內容上不難看出,這是一個漲價的信號。
漲價一直是快遞公司不敢觸碰的痛點。近年來,只有以自營模式經營的順豐偶爾傳出“執行新價格體系”的消息,加盟制的“通達系”最多只在局部區域進行過價格統籌。
事實上,實行加盟制的快遞公司,定價權不由總公司決定,而是完全下放,所以這次調價更多是快遞公司給加盟商的“指導與提醒”。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從多地加盟商處了解到,暫時還沒有調價的安排,可能會在“雙十一”旺季期間進行調整,但漲幅不會很大。
天風證券交通運輸行業首席分析師姜明表示,若提價成功,加盟商將受益,這將緩解末端網點在成本與單價雙向夾擊下的壓力;而對于上市公司來說,本次調價也是向市場釋放出的積極信號,有望點燃市場對“雙十一”炒作的熱情。
物流板塊集體上揚
盡管旺季前提價本屬尋常,但市場對此并無預期,物流板塊當日以一波靚麗的行情收盤。
其中,韻達股份(002120.SZ)、申通快遞(002468.SZ)分別上漲5.00%、4.36%,圓通速遞(600233.SH)、順豐控股(002352.SZ)也分別上漲1.89%、0.93%。
姜明分析稱,盡管本次提價僅限于末端網點層面,但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敢于在旺季之前主動調整價格,一方面體現了公司對自身品牌的信心,另一方面,若漲價成功,加盟商在盈利水平修復之際,也有望反哺上市公司業績,釋放潛在的業績動能。
中信證券的研報也指出,中通提價將提振行業信心,反映出快遞公司對客戶地位一定程度的提升,短期內靠價格追求市場的行為告一段落;行業進入相對穩定期,龍頭企業的優勢有望進一步凸顯。
賣方機構認為,這只是節前“小菜”。天風證券的研報稱,此次漲價是為“雙十一”的行情“添磚加瓦”。2016年10月首個交易日至雙十一當天,龍頭圓通單月漲幅達到22%,其次順豐、申通區間漲幅分別為8%與4%,韻達也在盤中經歷了近15%漲幅。
業內人士則更看好企業的長遠布局。中通作為第一家宣布提價的公司,其敢為人先的底氣來源于較大的業務規模。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就表示,此舉有利于中通和韻達通過價格杠桿來調節業務量,以更好的服務來對待客戶。
以往,由于快遞公司同質化競爭嚴重,為爭奪市場份額,價格越壓越低,尤其是遇到“雙十一”這樣的促銷旺季,由于單項運輸比例激增,成本將大幅提高,而價格又很難上漲,因此快遞公司常常陷入“增量不增利”的狀態。
今年的形勢則更為嚴峻,因為成本激增的問題已經不得不解決。
在《告客戶書》中,中通解釋了價格調整的原因:運輸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價格等多個成本項上漲;韻達也表示調價是“受人力、物料以及運營成本攀升等影響”。
以此次調價的韻達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快遞業務較去年同期增長37.63%,而營業成本則增加了45.83%,受此影響,其毛利率同比下降了2.04%。
徐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物料成本上漲是此次調價的原因之一。“今年各地加大對企業環保整頓的力度,快遞物料供應原材料價格上漲,主要是電子運單、紙箱、油墨等原材料價格近期上漲較快。”徐勇說道。
尤其是紙品價格。自2016年底開始,過去幾年走勢始終平穩的紙價忽然坐上“過山車”,價格劇烈波動,今年5月以來更是連續上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6月21-30日一旬,全國高強瓦楞紙價格為3755.3元/噸,環比增長7.4%,更比上月同期漲了23.9%。
價格戰難言停止
近年來,盡管網點之間結算的派送費一直呈現上調趨勢,但快遞公司對終端價格一直保持著比較謹慎的態度,這也使中通的率先“調價”成為一記重磅。
在2010年前后,各快遞公司還有漲價的“傳統”,曾掀起多次小的“漲價潮”。以2011年為例,3月份有幾家公司宣布漲價,9月份,圓通也在官網上宣布提高其快遞價格,不久后,順豐也跟進。
但是,這些漲價措施更像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因為從宏觀上看,快遞費其實不漲反降。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快遞業件均收入20.65元,而2007年這一指標是28.55元。盡管這其中有業務結構改變的因素,但快遞行業的“價格戰”確已打響。
此后,快遞公司調價的情況也不多見了。2015年2月1日,順豐執行新的價格體系,按照距離和地域的綜合因素考量,精細定價策略,使運價有升有降,總體僅微漲2%左右,這也引發了行業的集體圍觀和熱議,但是,沒有一家跟進。
而實行加盟制的快遞公司們,為了保障公司的盈利水平,只能從“內部”實行價格調整。
此前,六大加盟型民營快遞曾同時宣布,提高快遞員派送費最低標準。記者了解到,派送費與加盟費、中轉費、掃描費等都是加盟商與快遞公司之間的協議費用,其上漲會增加快遞公司某一單業務的收入,也會提高加盟商的成本,但是否將其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則由加盟商決定。
本質上而言,占據廣大市場的加盟型快遞仍然是個高度分散的市場,價格完全由各網點的承受能力和競爭狀態決定,從這個角度而言,快遞價格上漲并非易事。
不少基層站點的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如果同行不漲,自己基本不敢給客戶漲價,不然損失掉業務,價格高一點也沒有意義。
此外,即使價格真的調整,在實際操作中,最先受到影響的也只是小散客戶,固定客戶一般都會與快遞公司簽訂按月結算的協議,所以多數快遞業務還是按照之前約定的價格執行。
徐勇認為,從快遞同質化競爭的角度看,快遞企業之間的價格戰還會持續,只是強度會有所降低;而長遠分析,快遞費也會像機票一樣,旺季全價,淡季打折,形成以市場供給和需求為主導的價格浮動機制。
姜明也指出,漲價一事的中期效果還有待觀察,一是政策的能否上行下效尚不能斷言,二是行業內其他公司是否會跟進也不好說。“從當前來看,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服務差異化相對較弱的前提下,競爭對手是否跟進、漲價對公司市場份額帶來的影響,都還難以確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彭蘇平】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