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胡喜:自主研發是唯一出路,IoT將為芯片產業帶來機會觀點
中興事件將自主研發這個行業話題炸成了社會熱點,也讓阿里巴巴在5年前發起的去IOE化運動被重新提起。
中興事件將自主研發這個行業話題炸成了社會熱點,也讓阿里巴巴在5年前發起的去IOE化運動被重新提起。這個被雙11指數級增長的交易量倒逼出的技術選擇,是中國互聯網公司走上自研道路的經典案例。
5月11日,FT中文網一個主題為“中國需要怎樣的自主研發”的沙龍上,螞蟻金服副總裁胡喜首次分享了這段往事以及他對自主研發的一些思考。
被逼出來的自主研發
OceanBase中文意思為“海洋般的數據庫”,由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自主研發,它不但支撐了4200萬筆每秒的數據庫處理峰值,還在性能相當的前提下把硬件成本降到了集中式數據庫的十分之一。
在胡喜的回憶中,這是一個關乎生死的選擇。雙11支付峰值增長1280倍只用了8年時間。“在2010年雙11最后一分鐘經歷了一場‘宕機驚魂’后,大家終于發現,只有自己做數據庫才有出路”他說。
在技術成熟之前,數據庫團隊經歷了長達五六年的孤獨感和不確定性。團隊負責人此前曾在另一家互聯網公司做數據庫,做了三年還沒落地,最終團隊被遣散。這位負責人和他的幾位核心骨干后來被阿里“接手”,繼續埋頭做,做到第四年才開始撥云見日。
“螞蟻金服選擇自研,多少是因為技術理想主義,不想被開源與商業技術框架束縛。如果骨子里沒有技術理想主義,干不來自主研發。”胡喜說。
在中國移動互聯網激進發展的這幾年,集中式IOE架構顯然已經越來越不適應中國國情,分布式技術架構在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漸成主流。
在IT界有句術語,大意是說如果一款銷售軟件能應用在電信和金融領域,那這款軟件基本沒有太大問題。同理由于螞蟻金服最早起步于支付業務,實質上如數據庫等技術也是以外圍配套相關業務做基礎,繼而逐步轉向核心業務,這給了自研一些緩沖的時間。
在去中心化的方法選擇上,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是為數不多堅持自研的公司。不過胡喜強調,自研和使用開源與商業系統并沒有高低優劣之分,關鍵是要真正解決業務問題,作出自己技術得先進性。
在“無人區”穿行,自主研發是唯一出路
被逼出來的數據庫,只是螞蟻金服自主研發之路的開端。作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金服在金融科技領域完成了多項變革創新:擔保交易、快捷支付、反向掃碼,刷臉支付,余額寶“3分鐘申請、1秒鐘到賬、全程零人工干預”的310貸款模式等。
胡喜說,這些創新的背后,是螞蟻金服從“被逼自研”到主動在基礎技術上全面自主研發。支持數字金融的五個基礎技術:區塊鏈、人工智能、安全風控、物聯網和計算,螞蟻金服全部自研。
在眾多技術環節中,隱私保護是全行業關注的重點之一,而由于金融領域跟資金、個人信息等重要信息直接相關,因此對隱私保護的需要更加迫切。
金融領域在機房建設時,通常情況下要達到等保二或者等保三的級別。螞蟻金服針按照信息保護的最高級要求來指定隱私保護策略,一般會要求達到等保三的標準,如果涉及到賬務或跟個人用戶信息相關的,則會盡可能按照等保四去考慮。
胡喜在會后的訪談中對雷鋒網透露,螞蟻金服正在開發下一代信息數據保護平臺,包括但不限于數據與安全可控的計算、存儲和處理。其次隱私保護的關鍵點還在于需要一套內部嚴格審核機制。螞蟻金服內部凡是涉及到合規、內部信息安全保護等問題都有專門的部門去運作。
其中,風險域是由首席風險官CRO負責管理,它涉及到信息安全、內部資金安全等一系列風險,會從更體系化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為了看問題的角度更加體系化,螞蟻金服有專門的組織去推進,還有一個科學規范的管理平臺為其提供支撐。
而對于眼下非常火熱的區塊鏈技術,螞蟻金服也有著獨特的見解。胡喜首先明確表示,螞蟻區塊鏈和幣沒有關系。
他表示,對于螞蟻金服、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而言,數據處理是海量并發的,背后需要每秒百萬級的性能支撐。但由于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機制只能按照交易順序處理,交易并發能力較弱,因此現階段最迫切的技術目標是如何提高處理效率。
螞蟻金服在公益、合同憑證、商品溯源等領域落地應用區塊鏈技術,實際就是想在場景應用中鍛煉我們的能力,攻克區塊鏈底層共識算法等技術難題,繼而解決處理效率的問題。計算效率的提升會推動整個基礎設施發展,到那時區塊鏈才能落地應用到更多場景。
這么重的技術投入,是因為國外的技術體系同樣不支持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自己做研發是唯一出路。自主研發的領域越寬廣,基礎越深厚,我們能把握的主動權就越大,并且能反哺整個產業鏈的創新,從而更好的支持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
IoT將為芯片產業帶來機會
據雷鋒網觀察,目前在AI、大數據等新興技術領域,國內企業正在緊追甚至已有趕超之勢。但在底層的芯片技術領域,尤其是以CPU、GPU和內存等通用芯片,國內外還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胡喜同樣對此有深刻的認識,發展芯片產業不是只需要研發芯片,而是要讓軟件和芯片形成聯動。英特爾從286、386起步,慢慢將復雜指令集更好的通用化,這不是單純對芯片性能的優化,還支持起了從操作系統到應用軟件的完整產業鏈。
在隨后的采訪中他表示,芯片產業必須正視差距,在別人制定的游戲規則下,想要實現“彎道超車”是很難的。國內有志發展芯片產業的公司只能在下一個階段,即IOT成為主流的階段尋找“換道超車”的機會。
目前所有的計算機架構,都是源自圖靈機以及依據馮諾伊曼體系。但這套架構是否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胡喜稱“未來一定會朝著量子計算、生物計算的方向發展,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必然會經歷一次重新定義。”
自主研發是用來開放的
自主研發不是用來捏在手里的,開放是螞蟻金服技術自研之路的3.0階段。
在過去的兩年中,螞蟻金服陸續開放了AI、風控、物聯網技術等,2018年4月還對外開源了分布式中間件SOFA。此外螞蟻金服還將風控等核心技術能力開放給9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錢包。
在沙龍上,胡喜解釋說,技術自研也是有邊界和“不能”的,開放正是突破“不能”的途徑。更為重要的是,讓更多普通人享受到技術帶來的美好和便利,是螞蟻金服技術人的終極目標。
“包括擔保交易、快捷支付、移動支付、先享后付和刷臉支付,在這些創新的背后是基礎的技術能力。”胡喜將其總結為BASIC:Blockchain (區塊鏈)、Ari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 IoT(物聯網)和Cloud computing(云計算)。
胡喜還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對自主研發的三點思考。
第一,自主研發必須要有商業價值。假如支付寶剛成立時就做數據庫肯定做不成,因為不可能持續,這樣就不會產生正向價值,就不會有相應閉環推動力驅動技術更往前走一步。
第二,自主研發必須要有技術理想主義。他以螞蟻金服工程師為例,如果沒有理想主義,很難花5年、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做云計算、做數據庫;也不會有那么多在美國過著優渥生活的科學家級技才拖家帶口來到杭州。
第三,自主研發要有家國情懷。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經濟革命)正在來臨,技術發展比前三次工業革命都要快得多。我們必須抓住這個機遇,才能反超往前走。這就不僅要有企業情懷,還要有家國情懷。“自主可控,說到底不是企業的自主可控,而是國家的自主可控。”
【來源:雷鋒網】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