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網貸“去偽存真”,回歸理性?金融
網貸行業如何實現健康發展,全行業更加注重合規發展而非野蠻生長,網貸行業的發展正漸趨理性。
隨著各項監管細則陸續出臺并落地,網貸行業整改不斷深化,某些不良平臺已經在一道道“緊箍咒”打擊下退出了網貸行業,全行業更加注重合規發展而非野蠻生長。有理
近日,深圳市金融辦下發《深圳市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這是繼廈門、北京、廣東、上海后的又一個地區性P2P網貸監管辦法。其中提出銀行存管和數據存放雙項“屬地化”的要求,堪稱最嚴地方網貸監管辦法。
近年來,網絡借貸行業從最初的不被看好,到期間的行業亂象頻出,再到嚴厲的監管跟進、行業整改、良性退出、綜合轉型,網貸行業的發展正漸趨理性。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P2P網絡借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48245.23億元,比去年同期歷史累計成交量增長118.55%。2017年上半年網貸行業累計成交量達13954.3億元,7月底有望突破1.5萬億元。
作為金融創新的一種產物,網貸拓寬了金融服務的目標群體和范圍,有助于為社會更多群體提供便利的普惠金融服務。同時,網貸還進一步實現了小額投融資活動低成本、高效率、大眾化。通過與傳統金融機構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網貸機構在完善金融體系,提高金融效率,彌補小微企業融資缺口,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以及滿足民間投資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同時也應看到,任由網貸平臺自由發展,會產生許多問題,比如以互聯網金融的名義行詐騙、跑路事件時有發生,不僅給部分投資者造成損失,也在一定程度上給整個行業蒙上陰影,讓網貸行業的發展變得艱難。
網貸行業如何實現健康發展,是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對此,監管機構高度重視,并出臺了一系列監管措施予以規范和調整。作為金融業發展的產物,管理部門應繼續鼓勵網貸行業發展,同時應加強監管,以期實現合規、健康運行和發展。對于網貸平臺來說,只有理性發展、合規運營,才能突破發展瓶頸,走得更好、更遠。
隨著各項監管細則陸續出臺并落地,網貸行業整改不斷深化,某些不良平臺已經在一道道“緊箍咒”打擊下退出了網貸行業,全行業更加注重合規發展而非野蠻生長。有理由相信,在各項監管政策規范下,網貸機構只要守住底線,合法合規經營,發展空間仍是巨大的。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