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不是“一刀切” 叫停違規有利行業穩定金融
不僅是對各類交易場所、互聯網平臺的教育,也同時要求與之合作的互聯網平臺要嚴格遵循監管要求開展業務,一些交易場所通過互金平臺違規操作。
這種“點穴式”監管,對糾正市場不合規的地方有很好的效果。
近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對互聯網平臺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從事違法違規業務開展清理整頓的通知》(整治辦函[2017]64號)(下稱64號文),引起了行業的高度關注。
行業到了需要良幣驅逐劣幣的時刻
仔細閱讀64號文,我們能感受到監管部門要求嚴格防范金融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殷切期望。64號文更多闡述的是目前一些交易場所和互聯網平臺在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雙方的一些業務模式違規操作,規避了監管要求,給互金平臺與交易場所帶來了便利,實際上違反了國務院關于交易場所清理整頓37、38號文的規定。一些交易場所通過互金平臺違規操作,使得交易規模變得很大,快速搶占了市場空間,導致一些合規的交易場所的市場份額被擠占。
從64號文的內容看,監管部門應該對此也是了然于心,故此次發文不僅整治一些交易場所的違規操作,也同時要求與之合作的互聯網平臺要嚴格遵循監管要求開展業務。對此,64號文的出臺對于促進互金平臺、交易場所合規健康發展,防范“劣幣驅逐良幣”很有幫助。
“點穴式”監管 主要針對活期類產品
64號文具體指出了目前市場上主要存在的三種違規操作類型,包括一些交易場所將權益拆分面向不特定對象發行,或以“大拆小”“團購”“分期”等各種方式變相突破200人限制;一些產品無固定期限、資金和資產無法對應,存在資金池問題;一些產品未向投資者披露信息和提示風險,甚至將高風險資產進行包裝粉飾,向不具備風險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資者出售。主要針對借助金交所包裝活期產品、面向未經風險評估的用戶發行以及底層資產信息披露不夠充分等現象,與之前“穿透式”監管的原則一脈相承。
同時,監管部門還專門給出針對性的整改意見。這種“點穴式”監管,對糾正市場不合規的地方有很好的效果。
確實,也只有像64號文這樣,確切地說清楚什么業務能做、什么業務不能做,才能從監管、被監管的角度,排除人為理解不同的干擾,避免產生對合規尺度把握不一致的問題。市場上對于“互金平臺與交易場所合作被一刀切”還是對政策的誤讀。64號文并非叫停合作,而是要規范一些交易場所和互聯網平臺的違法違規業務,主要表現為同一權益按份額拆分、投資人累計超過200人上限等問題。其實,相關問題有合規的解決方案:項目穿透到底層資產、一個項目對應一筆資產、同一權益累計投資人嚴格控制在200人以內等。關鍵看交易場所如何在合規與市場份額中間做出取舍。
64號文起到了很好的市場教育作用
一些投資人由于風險意識不足,并不能很好地分辨部分理財產品的風險程度和監管要求,有時會傾向于選擇起投門檻低、操作流程簡單的平臺。但交易所產品有較高的起投門檻要求,且投資人在投資前需要完成風險測評,才能投資與之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項目。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投資體驗。
此番64號文的出臺,不僅是對各類交易場所、互聯網平臺的教育,也是對投資者的教育,可以教育投資人什么業務是可以做的,什么平臺更合規。在把投資者教育落到實處之后,才能更好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