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國內外市場表現疲軟,佟湘北“全域躍遷”計劃遭遇挫折快訊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風起云涌的背景下,smart品牌卻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風起云涌的背景下,smart品牌卻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從海外市場的重創到國內市場的疲軟,smart的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難。smart品牌全球公司CEO佟湘北所提出的“全域躍遷”發展戰略,在現實面前顯得蒼白無力,smart的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數據顯示,今年1-11月,smart全球銷量大幅下滑,累計銷量為4.4萬輛,同比下滑29%。海外市場曾是smart的驕傲,然而如今卻成為了其難以言說的痛。數據顯示,smart在全球的銷量大幅下滑,尤其是在最重要的歐洲市場,銷量幾乎腰斬。歐洲汽車工業協會(ACEA)數據顯示,前1-10月,smart歐洲銷量1.1萬輛,比去年的2.18萬輛,同比暴跌49.7%。曾經雄心勃勃的歐洲攻勢,如今已近乎停滯,smart在歐洲的17個國家建立的308個銷售服務網點和418個服務網點,似乎也成為了沉重的負擔。
而國內市場,盡管smart引入了“老將”易寒,試圖通過其豐富的市場經驗來扭轉頹勢,但結果卻令人失望。在國內市場上,smart前11月,累計銷量約2.9萬輛,同比下滑25%。易寒所采取的“以價換量”策略,不僅未能帶來銷量的顯著提升,反而引發了消費者的不滿和投訴。這一策略與smart此前所堅持的品牌高價值理念背道而馳,讓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更為嚴重的是,smart在國內市場的主銷車型精靈#1和精靈#3,其市場定位相對小眾,難以吸引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而精靈#5的“小轉大”嘗試,雖然被看作是smart品牌挑戰主流市場的一次勇敢嘗試,但上市后的表現卻遠遠未達到預期。在更加主流的細分市場中,smart精靈#5面臨著特斯拉Model Y、極氪7X等強勁對手的競爭,突圍之路異常艱難。
以11月零售數據來看,smart精靈#1、精靈#3單月銷量分別為2463輛、1126輛。smart中國此前曾宣布,smart精靈#5開售72小時大定達4527臺。而11月銷量數據顯示,smart精靈#5首個完整交付月,銷量僅為300輛。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smart似乎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一方面,它需要盡快采取措施來提振銷量、恢復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它又要保持品牌的調性、不參與價格戰。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點,成為了smart亟需解決的問題。
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smart似乎還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之道。其“全域躍遷”計劃已經失速,未來的發展之路充滿了未知和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smart能否重新找回失去的輝煌?這不禁讓人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