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萬用戶出走,誰拖累了閱文?觀點
在新麗傳媒的拖累下,閱文集團的全年歸母凈利潤,去年更是虧超了2億元,直接由盈轉虧。
在新麗傳媒的拖累下,閱文集團的全年歸母凈利潤,去年更是虧超了2億元,直接由盈轉虧。
作者丨譚逍
這兩年,閱文集團的日子真不好過。
從2022年起,收入就開始一路下滑,連續2年處于跌勢不說。根據閱文集團剛剛發布的2024年全年財報,去年閱文的收入雖然有所回升,但卻依然趕不上2019年的水平。
數字背后,是閱文活躍用戶(MAU)的大規模下滑,財報顯示其自有平臺及騰訊渠道用戶從2.06億降至1.67億,同比減少19%。
也就是說,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有近4000萬用戶,棄閱文而去。
不僅于此,在新麗傳媒的拖累下,閱文集團的全年歸母凈利潤,去年更是虧超了2億元,直接由盈轉虧。閱文集團給出解釋是,未來幾年項目制作周期的延長以及生產成本的上升,將對新麗傳媒的盈利預期造成壓力,所以進行了計提商譽減值。
也就是說,在閱文收購新麗將近7年后,閱文對于新麗能否持續打造爆款,依舊是心里沒底的。
實際上,閱文對于新麗傳媒如此保守的評估,并非毫無根據。
有關新麗傳媒爆款方法論失靈的跡象,其實早有顯露。
新麗爆款方法論失靈?
實際上,自從2018年收歸閱文集團以來,新麗傳媒就肩負著幫助閱文改編網文的重任。
當年,新麗傳媒陷入資金鏈困境,閱文二話沒說,就在牌桌上砸出了155 億元的籌碼,看重的就是新麗的影視爆款能力。
按理說,有了豐富的IP池,新麗傳媒就沒了“選題”的煩惱。但事實上,網文IP往往有固定的敘事框架,好比命題作文,要想拍的好看,依然需要編劇點石成金的能力。
所以,在新麗剛剛加入閱文的那幾年,雙方的磨合并不順利。具體的表現是,閱文集團甚至直接表態:由于缺乏一個既熟悉網絡文學業務、也熟悉影視制作的團隊來系統協調統籌,閱文與新麗傳媒的整合遠未取得全面成功,且進度不及預期。
但經過幾年的磨合,新麗開始逐漸找到了感覺,特別是到了2024年,憑借《慶余年2》《與鳳行》等作品,向市場證明了其IP改編策略的有效性。眼看就要讓閱文集團看到希望了,因為隨著網文競爭加劇,閱文的付費用戶增長放緩,幾乎很難從付費業務獲取增量,進而很大一部分增量收入,都要依靠IP改編業務。
直到《大奉打更人》的口碑暴雷,閱文美好的預期被瞬間擊碎。至少,反應出了一件事關重大的信號,被閱文寄予厚望的新麗傳媒,其實根本沒能找到成熟穩定的爆款方法論。
《新消時代》注意到,在豆瓣平臺上,《大奉打更人》的得分僅5.4分,超 3 萬人打出一星評價,劇情討論也多為負面。觀眾指出其劇情節奏欠佳、角色塑造偏差、制作粗糙等多方面問題。
更為要緊的是,新麗傳媒操刀的劇集改編,實際上只是閱文集團IP商業化的一個起始環節。《大奉打更人》的iP商業化路徑覆蓋全產業鏈,除了視聽影音還涉及游戲等多產業聯動。
從公開報道來看,圍繞《大奉打更人》,至少已經啟動了手游計劃,并圍繞劇集開發了卡牌、吧唧、立牌等多款周邊產品。但眼下影視作品的口碑失利,大概率也給后續的商業化進程蒙上的不祥的陰影。
KPI導向大于好作品?
實際上,和今年春節檔遇冷的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一樣,《大奉打更人》也是一部預制爆款作品。
在開播前,除了進行密集宣傳,主演王鶴棣也被曝出在殺青宴上高喊“大奉打更人,卷死所有人”,新歌出現的“東方青蒼許七安都只能找我本人”的歌詞也引發爭議。
本質上,預制爆款作品是男女頻IP、大流量、大制作、高國民度資源整合下的押寶套路,也是將創作內容前置化、提前吸引觀眾基本盤的做法。
通俗點說,就是賺快錢。
但這種重流量,輕質量的“玩法”,從《大奉打更人》到《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遇冷來看,似乎表明其越來越不受到市場的歡迎。
但一個危險的事實是,有跡象表明,在被閱文收購之后,新麗傳媒似乎一直著急的想要賺快錢。
一個證據是,新麗與流量明星肖戰的關系。
雖然在“227事件”后,新麗急速否認簽約肖戰的傳聞,但二者密切的合作綁定,無論是出演了多部由新麗出品的影視作品,如《陳情令》《誅仙Ⅰ》《慶余年》,還是坊間對于肖戰經紀人與新麗傳媒關系的梳理,都表明了新麗對于流量明星的態度。
另一個明顯的跡象是,新麗開始大量啟用無科班經驗的愛豆。
比如《斗羅大陸》的男女主肖戰吳宣儀、《他其實沒有那么愛你》的女主宋茜。而原本合作順利的正劇演員像孫儷、馬伊琍、袁泉等正劇女演員,則悄然消失在了新麗的劇集中。
從商業邏輯來看,流量是一切商業的源頭,但影視行業畢竟是內容行業,劇集的制作質量才是核心。擁抱流量并非是新麗栽跟頭的根本,從源頭看,失去了做內容得初心,才是新麗作品爆雷得關鍵。
成了閱文集團的包袱?
新麗傳媒著急賺錢的背后,是其與閱文集團的對賭協議。
2020年8月下旬,雙方簽訂了為期5年的對賭協議,新麗需要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至少完成2020年利潤達到2億、其他每年利潤達到3億元的業績目標。
2024年是新麗和閱文五年對賭期的最后一年,從新麗去年上半年的表現來看,似乎表現不錯。無論是電影《熱辣滾燙》、《與鳳行》、《慶余年2》、《玫瑰的故事》等都口碑大賣,但也有博主算了一筆賬,雖然口碑不錯,但極有可能在利潤上并不可觀。
但不得不否認,2024 年上半年,新麗傳媒的出手值得肯定的,但依舊是那個問題,由于缺乏穩定可靠的方法論,新麗傳媒的發揮并不穩定。
比如,電影《異人之下》口碑與票房雙失利,面臨較大虧損。
所以也能看出,新麗想要在《大奉打更人》上扳回一城,從去年9月開始,就陸續進入關鍵的宣傳、招商階段。
但還是那個問題,缺乏穩定的方法論,意味著新麗的成功不可復制,作為對賭關鍵一役的《大奉打更人》口碑再次爆雷,徹底讓新麗的前途蒙上了陰影。
其實,從閱文的角度來看,早年以155億的高溢價收來了新麗,再到后來新麗被騰訊列為互娛三駕馬車,這些跡象都表明對于新麗的寄予厚望。
但新麗似乎并不能給予閱文確定的安全感,比如2023年財報顯示,閱文版權運營收入同比減少5.9%至29.738億元。閱文在財報中表示該減少主要是由于新麗傳媒的收入減少,因其2023上線的影視劇總數少于2022年所致。
而從閱文最新發布的2024年財報,去年閱文營收止跌回升,但閱文集團2024年歸母凈虧損卻達到2.09億元,與2023年8億元的凈利潤形成鮮明對比。虧損正是因為對新麗傳媒計提了11億元商譽減值。
可以說,直到今天,新麗傳媒IP影視化的故事依然面臨不確定性。
而糟糕的是,在資本壓力下,新麗還透露出丟棄初心的跡象,越來越向著賺錢的角度去開發作品,致使口碑失利。相反,從搶奪免費閱讀到探索IP影視的字節系,反而因為短劇的崛起,找到了免費網文的IP影視化機會窗口期,雖然從質量上看,可能并不如閱文的付費內容,但從成本回報和生命力上,卻表現出了超越傳統IP改編的韌性。
不得不說,新麗的不給力,留給了后來者反超閱文的機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