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消金獲賠0.5億!永安財險敗訴背后,揭開聯(lián)合貸保險的“風險暗礁”!觀點
一紙終審判決,超5000萬賠償落槌!永安財險敗訴背后,揭開了聯(lián)合貸款保證保險業(yè)務中隱藏多年的“服務費”博弈真相。
前言:一紙終審判決,超5000萬賠償落槌!永安財險敗訴背后,揭開了聯(lián)合貸款保證保險業(yè)務中隱藏多年的“服務費”博弈真相。
近期(5月29日),永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安財險”)披露重大訴訟臨時報告,宣布其與重慶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上消金”)的合同糾紛案終審判決結果。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于5月16日裁定永安財險需支付綜合服務費及相關費用合計超0.5億元。這家老牌險企2024年2.04億元的凈利潤數字旁,被劃上了一道深刻的紅線,超5000萬元的賠償金額,占其全年凈利潤四分之一以上。
01 糾紛始末:聯(lián)合貸款保險合作的“服務費”之爭
時間回溯到2022年7月,永安財險與馬上消金簽署合作協(xié)議,雙方在聯(lián)合貸款保證保險業(yè)務中達成合作,永安財險為借款人提供保證保險服務,馬上消金則提供客戶服務、系統(tǒng)技術支持及保后管理等綜合服務,并收取相應費用。
隨著業(yè)務推進,雙方對綜合服務費支付條款的理解差異浮出水面。當借款人逾期導致賠付壓力增大,永安財險認為“借款人停繳保費后無需繼續(xù)支付服務費”。而馬上消金則堅持服務費與保險賠付責任相互獨立,雙方因綜合服務費支付問題產生糾紛。
2024年5月,這場合作裂痕演變?yōu)榉蓪Q。馬上消金向成渝金融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永安財險支付2023年四季度至2024年一季度的綜合服務費、違約金及維權費用,標的金額高達1.4億元。
根據公開信息顯示:一審法院于2024年11月26日作出判決,支持了馬上消金的核心訴求。法院認定合同條款合法有效,強調服務費支付義務不受保險賠付情況影響,要求永安財險支付兩期服務費1.3億元及日利率0.05%的違約金。
永安財險不服判決,于2024年12月向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在終審中,重慶市高院維持了一審判決的核心內容,但將賠償總額調整至超過5000萬元。這一數字雖然較一審有所減少,但對2024年凈利潤僅2.04億元的永安財險而言,仍是一筆不小的財務負擔。
02 爭議焦點:隱性風險暴露與行業(yè)警示
此案的核心爭議點表面是服務費支付條款的理解差異,實則揭示了聯(lián)合貸款保證保險業(yè)務中深層次的風險錯配問題。在永安財險與馬上消金的合作模式中,永安財險的信用保證保險被捆綁銷售為增信工具,而所謂的“綜合服務費”實質可能涉及利潤分成。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大量借款人在不知情情況下被強制投保,導致綜合融資成本高企。當逾期潮爆發(fā),保險公司拒絕繼續(xù)支付服務費,暴露了此類業(yè)務“風險與收益不對等”的結構性弊端。保險公司承擔了主要信用風險,而綜合服務費的支付義務卻獨立于賠付責任,形成權責失衡的局面。
永安財險近年已大幅收縮融資類保證保險業(yè)務,保費規(guī)模從2018年的18.79億元銳減至2024年的1.47億元。此次敗訴金額占其2024年凈利潤的25%,對剛走出“凈利潤四連降”的永安財險形成持續(xù)壓力。
而寧波銀行對永安財險的另一筆2.03億元服務費索賠仲裁仍在進行中,這場風波遠未結束。判決書背后的行業(yè)變革暗流涌動,保險公司與金融科技平臺的合作模式亟待重構。
該案觸發(fā)《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發(fā)生判決公司賠償金額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的重大訴訟案件,應當披露相關信息并作出簡要說明。永安財險在5月29日披露臨時報告,正是履行這一法定義務。那些仍沉迷于“風險兜底”合作的機構,該醒來了。
03 行業(yè)困境:轉型陣痛中的警示信號
作為陜西國資控股的全國性險企,永安財險擁有分支機構超千家,但近年業(yè)務停滯不前,車險占比70%的結構性問題突出。新任總經理周暉面臨的不僅是訴訟賠償,還需解決合規(guī)隱患與業(yè)務轉型挑戰(zhàn)。
2024年永安財險收到監(jiān)管罰單50余張,暴露了內控漏洞。此次訴訟更揭示了在金融科技合作熱潮中,保險公司往往低估了隱性連帶責任。保險公司需審慎評估隱性連帶責任,避免淪為消費金融平臺的“風險兜底方”。
監(jiān)管趨嚴態(tài)勢明顯。2024年一季度,銀保監(jiān)會披露因信保險違約增加導致賠付率激增50%。今年7月,《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yè)務監(jiān)管暫行辦法》即將到期修訂,新規(guī)必將強化風險管控要求。
04 馬上消金:違規(guī)不斷,投訴纏身“
馬上消金”作為國內頭部消費金融公司,正深陷多重困境。暴力催收、違規(guī)收集用戶信息、高息等合規(guī)問題層出不窮,監(jiān)管處罰不斷,用戶投訴激增。
2025年2月,旗下安逸花APP因“未提供有效的用戶賬號注銷功能”被國家網信辦點名,這并非首次。暴露數據管理存在嚴重系統(tǒng)性缺陷。
2023年12月,重慶銀保監(jiān)局因貸前審查不嚴、委外催收管理不審慎,對馬上金融罰款100萬元;
關聯(lián)事件:2024年11月,澎湃新聞發(fā)布調查《臥底催收公司30天》,揭露催收行業(yè)恐嚇、騷擾、爆通訊錄、偽造身份等惡劣行徑,馬上金融被點名
2021年6月,中國銀保監(jiān)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fā)布 《關于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通報》
天黑貓投訴近30顯示,投訴高達近1700條,其中暴力催收、收取擔保費存在高息等問題占比最大;累計投訴量接近3.5萬條,大量用戶反映遭遇電話轟炸、恐嚇家人、惡意扣款等問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