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最后的“遺產”:數字音樂下載要被終結了?觀點
據外媒Digital Music News報道,Apple或已將終止音樂付費下載服務提上日程,也許到明年,這一當年由Steve Jobs打造的模式將永遠成為歷史。
據外媒Digital Music News報道,Apple或已將終止音樂付費下載服務提上日程,也許到明年,這一當年由Steve Jobs打造的模式將永遠成為歷史。
關于Apple要對iTunes Store歌曲下載服務“下手”的傳聞,已經不是第一次,去年年中時,Apple官方就對此進行過一次澄清。直到數月前,Apple官方商店悄然下架iPod nano和iPod shuffle兩款產品,這兩款數字音樂終端產品的停產,似乎也無形中為這次傳聞增添了幾分可信度。
相較于去年, 這次傳聞也因為擁有了更多實施細則而顯得有板有眼。據知情人士透露,關停計劃的期限比原先預想的3-4年有所縮短,而這次的關停同時也包括Apple用戶遷移的一系列安排。
遷移之后,用戶在iTunes上下載歌曲的列表,將會被導入全新的Apple Music賬戶中,從而不影響用戶使用Apple產品聽歌的權益。
Apple Music則是Apple公司推出的會員音樂流媒體服務,創新了過去同樣由Apple創造的網絡音樂銷售模式,現在是全球發展僅次于Spotify的音樂流媒體平臺。
而這次關停傳聞一旦成真帶來的最大改變,將是用戶再也無法通過iTunes Store購買歌曲,但仍可以通過iTunes收聽過去購買的音樂項目。
關于Apple將要關停音樂下載服務的傳聞,看似比較突然,實際上只是順勢而為。
首先,數字下載市場份額已經出現全球性大幅下滑。根據IFIP《2017全球音樂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數字音樂下載市場較上年萎縮了20.5%,且這種下滑趨勢從2013年就已經開始。根據早前普華永道的預測,數字音樂下載甚至有可能會早于實體音樂走向消亡。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
與實體唱片消費相比,數字音樂下載不具備“回春”的物理介質和情懷要素;而與流媒體音樂相比,這種自選數字音樂商店模式的音樂內容提供方式,已經不再適應人們的聽歌習慣,因此在這一點上,數字音樂下載就已經被消費者“判了死刑”。
其次,數字音樂下載收入已經不符合Apple的盈利需求。雖然目前付費下載仍能為Apple帶來數以億計的收入,并且根據音樂產業分析師的預測,到了2019年iTunes上的音樂內容下載仍可以為Apple帶來差不多6億美元的收入,但相較于2012年數字音樂下載巔峰時期的39億美元,收入下滑了近85%。
援引外文報道中的一段評論:“If he were alive, Jobs would have killed it。” (如果喬布斯還活著,那么他一定也會選擇‘殺死’數字音樂下載)
對于Apple這個市值高達9000億美元的“超級巨無霸”來說,創新商業和產品模式引領市場,遠比維持6億美元的“蠅頭小利”來的有吸引力得多。因此,在產品理念中多次提及“未來”的Apple,有理由將數字音樂下載“判死刑”。
再者,再不改變策略將會被對手Spotify遠遠甩在身后。根據最新數據顯示,Spotify截止到目前的月活用戶數為1.4億人次,訂閱用戶數也已超6000萬,是Apple Music訂閱用戶數的2倍。前日,Spotify官方也宣布已經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達成合作,加快全球擴張腳步。
Apple選擇將數字數字音樂下載用戶遷移到Apple Music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于Apple Music活躍用戶基數的擴充;同時,砍掉冗長陳舊的商業模式也有利于Apple的音樂服務走得更好、更快。
今年以來,Apple Music已經在全球114個國家和地區上線,遠多于Spotify的60個,并且其中有59個國家和地區還沒有Spotify進駐。
因此,Spotify等流媒體服務的高速發展,也加快了Apple數字音樂下載的消亡。
對于Apple將要親手埋葬自己建立的音樂銷售模式,并不需感到太多意外,實際上,Apple一直以來都充當著音樂行業引領者的角色。
2001年,Apple在喬布斯的帶領下推出了第一代iPod,此時的iPod是撲克牌大小。在這之后,Apple又推出了系列iPod產品iPod mini、iPod classic、iPod nano、iPod shuffle、iPod touch。截止到目前,iPod系列產品僅剩下iPod touch在售,其他系列均陸續停產。
除了硬件創新,Apple公司在2003年推出了可以用于播放和管理數字音樂的應用程序iTunes,用戶可以將在iTunes Store上購買的數字音樂通過iTunes播放。
憑借此,iPod和Apple所打造的音樂銷售閉環成功將隨身聽和實體音樂擠掉,成為到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數字音樂消費模式之一。
曾經,iPod產品在全球的銷量累計超過4億臺,Apple近一半的收入都是由iPod創造,到如今iPod在Apple收入的占比不足4%。既然數字下載大勢已去,如今稍顯被動的Apple如何在音樂流媒體市場上再次贏得掌舵權,就要看Apple Music如何發力產品和營銷搶占用戶市場。
數字音樂下載將要消亡?這或許是真的。
流媒體已經成功搶占了用戶的注意力,注意力就是流量,而流量則可以帶來現實價值。流媒體平臺攫取的流量越多,平臺對于歌手和歌曲的推廣能力也就越強,平臺帶來的長尾效應也就越顯著,也就會有更多商業模式建立的可能。
傳統音樂銷售模式帶來的效益越來越不可持續,音樂內容就會向新興的模式聚集,慢慢地傳統模式就會從市場中消亡。正如Apple的數字音樂下載服務,它的消亡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數字下載己注定成為明日黃花,新技術帶來的商業模式革新即使是Apple也只能在巨人的肩上奔跑,而無法改變發展的方向和進程。
不可否認的是,數字下載對于如今像Billboard這類銷量榜單仍具有重要的計算和參考價值,一旦數字下載數據被拿掉,那么參考標準將會不可避免地向流媒體數據傾斜。對于像Spotify這種現在仍存在價值缺口(Value Gap)爭議的流媒體音樂平臺來說,這個結果一定不是許多從業者在現階段期望看到的。
盡管Apple Music的高管Jimmy Iovine在之前“唱衰”音樂流媒體并不是一門好生意,因為市場建立的持久性和盈利的長期性。但正像是Apple的產品將我們領向未來,行業的未來是屬于流媒體音樂的,而數字音樂下載在此刻卸任,也只能說正是時候。
(來源:創事記 作者:
王亞男
)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