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李書福不擔心馬化騰看他的微信?觀點

造成目前李書福們不安全感的根本原因,還是當前法律滯后于互聯網技術和產品的發展,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法律保障機制。
李書??磥硪彩俏⑿诺闹囟仁褂谜?/p>
中國企業家向來都非常低調,而李書福算是一個比較少見的大嘴。新年伊始他就向騰訊開炮,他認為“馬化騰肯定天天在看我們的微信”,理由是“他都可以看,隨便看”。他感嘆稱“現在的人幾乎是全透明的,沒有任何隱私和信息安全”。
所謂大嘴,通常都是膽大敢說、勇氣過人,但也往往有時比較沖動。有人認為李書福的話只有一半在理——當下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問題很嚴重,因為他稱馬化騰看自己微信其實只是個人的一種猜測,并沒有確切的證據。作為OTT運營商,騰訊提供的服務與三大通信巨頭非常相似,不同之處在于騰訊是民企而三大通信巨頭是國企。李書福擔心馬化騰偷窺自己的微信聊天,就好比擔心中國移動的董事長偷看他的手機短信一樣。
難道民營企業就一定比國有企業更容易造成用戶信息泄露嗎?其實未必,同為民營企業家的李書福只怕自己也不會同意這個觀點。用戶信息保護程度只取決于企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而非企業的性質。從近年的用戶信息泄漏事件來說,民營企業固然難逃其責,但國有企業同樣也算不上清白。一些用戶信息黑產正是從電信、銀行、醫院等源頭引起,而它們多是國企。
那么,李書福為什么擔心馬化騰看他的微信呢?這其中的原因或許有很多,比如互聯網企業的業務邊界日益模糊,騰訊與吉利有可能在智能汽車方面存在著競爭關系。但最大的因素,還是出于對信息安全事件頻發的擔心,以及對現有市場秩序不健全的極度憂慮。
由于用戶數量龐大,超級平臺APP的巨大影響已經超越傳統意義上的企業和用戶關系,足以影響到整個行業和市場。目前微信的月度獨立設備數超過了9.5億臺,并占據了手機用戶30%的使用時長,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國民社交應用。如果微信出現了泄漏用戶隱私等安全事件,那么將危及整個社會的信息安全,造成不可預計的損失。
微信之外,國內還有數十個用戶超過億級的超級平臺APP,分布在社交、電商、出行、游戲等多個行業。它們在不同的行業占據著重要的市場地位,掌握著海量的用戶信息,一些還涉及到資金賬戶的安全。加上越來越多的APP兼有社交屬性功能,以便獲得更精準的用戶畫像,構建更有商業價值的流量入口。這就使得其他超級平臺同樣也存在著重大的信息安全隱患。
前幾年郵箱、電商、旅游等互聯網行業爆發過多次較大規模的用戶信息泄露事件,已經給我們敲響了安全警鐘。隨著超級平臺APP的快速成長,其信息安全問題更加不容忽視。
近年來,免費模式在互聯網興起。用戶付出個人數據、關注力、流量、時間等的代價,以換取免費服務的權利。有人認為,用戶在使用免費互聯網產品的同時,其本身也是產品的一部分。而企業則以免費方式獲取海量用戶,通過廣告和大數據服務來獲取營收,以攤銷運營成本和實現利潤。
這種看似雙贏的模式之下,卻由于立法相對滯后而存在著較大的爭議:企業基于用戶采集的大數據所有權,和用戶的信息隱私權之間的邊界在哪里?盡管用戶在開通服務時與企業平臺簽訂了協議,但這種企業制訂的格式合同是否充分尊重了用戶合法權益?平臺的大數據采集過程中,是否允許查看、收集用戶的隱私信息和聊天記錄?如何限定企業的權責,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
近日支付寶和百度也相繼卷入了年度賬單涉嫌騙取過界授權和手機APP涉嫌收集用戶信息的事件,更是讓用戶深深感受到了對信息安全的擔憂。如此看來,造成目前李書福們不安全感的根本原因,還是當前法律滯后于互聯網技術和產品的發展,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法律保障機制。
我國的現行憲法第四十條,對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權利作出了明確的依法保護規定。也就是說,保護公民信息安全的法理基礎已經具備,只是針對新形勢下的互聯網信息保護細則仍有待于明確。
相關法律應從兩個方面來保護用戶信息安全:一是技術上的規范,讓能接觸到用戶信息的人員越少越好。企業采用何種方式采集用戶信息,哪些信息可以儲存,內部查看信息的權限管理和相互監督機制,以及在采集過程如何確保信息不被外泄。二是管理制度的完善,通過企業內部管理+相關部門的深度監督來堵死信息安全漏洞。即便是像馬化騰這樣的企業領導人,也無法隨意獲得查看用戶信息的權利。
只有這樣,才能讓李書福這樣的企業家不再擔心聊微信影響業務安全,同時保證每一個普通用戶在享受互聯網服務時沒有后顧之憂。而在目前的現狀下,盡管騰訊方面回應了李書福的質疑,明確表示沒有權限、也沒有理由去“看你的微信”,但還是無法完全消除李書福問題背后的擔憂。
首刊于《南方都市報》2018年1月3日版,網發略有調整增補
【作者介紹:螞蟻蟲,科技評論人,專欄作者。微信公眾號:螞蟻蟲(miniant-cn)】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