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年輕人市場,剖析三星本土化營銷之道觀點

就像大眾日趨厭倦“同質化”嚴重的流量藝人,人們也早已厭倦了手機市場的千機一面。
時至今日,幾乎所有大眾消費領域的企業都已達成共識:在中國,成長脈絡與經濟增長軌跡高度重疊的年輕群體,是最具商業想象力的目標用戶。波士頓咨詢公司2017年發布的數據就顯示:中國消費市場在5年內將有2.3萬億美元的增量,其中65%都將由年輕人群貢獻。
比宏觀數字更重要的,是年輕人的消費畫像:幾乎沒有體會過窮困的年輕群體,有著比父輩更高維度的消費訴求,其消費觀飽含濃烈的感性色彩:他們喜歡將產品賦予某種“意義”,從而在分眾時代實現圈層社交,并最終完成自我價值確認。
這也意味著,任何一家探身于時代浪潮前沿,且想緊握話語權的企業,都必須知曉年輕人的內在訴求,善于與之交流。譬如深耕中國本土市場多年的三星,就試圖通過更為本土化的產品和營銷策略,搶占更多潛在年輕用戶的心智。最近,三星在中國發布了由人氣歌手華晨宇代言的Galaxy A9 Star系列手機——從產品本身的高性價比,到代言人的甄選都不難發現,Galaxy A9 Star系列的核心目標人群,正是所有“商家必爭之地”的年輕人。
而隨著Galaxy A系列產品線的起航,三星也開始發力國內競爭激烈的中高端市場。目前看來,其力度令人驚喜——在OV和小米等國產品牌扎堆出現的情況下,如果說Galaxy A9 Star系列2999元和1999元的低價和高配不算令人特別意外,那么這家跨國巨頭選擇華晨宇這種與品牌有高契合度的藝人代言,則更能凸顯三星在本地化蛻變的雄心。
嗯,從Galaxy A9 Star的推出可以看出,在中國,三星希望通過一系列產品和營銷革新,不斷強化與年輕用戶的溝通頻次和細節。
情感共鳴
在產品層面,作為三星為年輕用戶量體裁衣的系列,Galaxy A9 Star聚攏了年輕用戶的需求偏好:AI純粹美拍(基于市面上主流的美顏參數進行總結,根據不同年齡和性別得出更符合中國用戶審美的美顏方案);首次被加持到中高端手機上的人工智能平臺Bixby;前后2400萬像素;超大視野的Super AMOLED全面屏;超長續航能力;杜比全景聲沉浸式音頻……充分滿足了年輕用戶的日常剛需。
但在年輕人習以為常的物質豐裕時代,出類拔萃的產品,只是贏得市場的基礎,如今,當手機的產品屬性日趨向快消品靠攏,更能與年輕人形成“通感效應”的營銷策略,或許同樣是贏得市場的關鍵路徑。
其實我一直覺得,在變化莫測的電子消費領域,品牌本身的老化,或許比產品功能的老化更為可怕(不妨想想父輩眼中那些國產名牌如今在年輕人心中的地位)——這也意味著,如何最大程度向年輕用戶示好,是所有品牌的必修課,而如前所述,當年輕人擁有更感性的消費主張,品牌向年輕人示好的最佳方式,就是通過一系列營銷方式,完成與年輕人的情感共振,讓他們知道:“咱們是一伙的”。
其實不難發現,在Galaxy A9 Star問世的過程中,三星就是這么做的,從發布會上的一系列小細節,即可窺見三星示好年輕人的“小心機”:如銀河蟲洞一般的穿梭設計;三星電子大中華區移動通信部總裁嚴在勛“hiphop”式的登場方式;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院長張代君講解人工智能平臺Bibxy時的即興舞蹈(順便一提,Bixby對于國內第三方應用的整合程度非常高);當然,代言人華晨宇的空降現場,將現場氛圍燃至沸點……總之,為了完善與年輕用戶的溝通細節,三星打破了過往手機發布會相對“克制”的傳統。
畢竟時代已變,就像營銷名著《商業秀》一書中指出:成本,市值,市場占有率等經濟學術語,已遠非商業行為的全部,娛樂業的“感情原則”正在對商業完成一次全方位洗禮,大眾消費品牌若想成功,必須與目標用戶建立某種情感體驗,他們愿意購買你的產品,是因為能夠體會到這種情感體驗。
情感紐帶
而業內常識是,在大眾消費領域,許多時候,這種“咱們是一伙的”的情感體驗,需要品牌以代言人為媒介去完成,選擇合適的代言人,往往是系緊與消費者情感紐帶的最佳方式——尤其在中國這片娛樂熱土,這種選擇甚至成為一種必須。
三星當然深諳這一點,但與大多數廠商借助流量藝人,完成單純的價值置換不同,他們選擇了華晨宇。
在把流量視作一切的人眼中,音樂人的商業價值不如流量藝人那般直接而猛烈,但三星選擇華晨宇的初衷,是他們不希望僅以流量為唯一標尺,而是挖掘與產品調性更契合的優質藝人——不難發現,在氣質上,三星與華晨宇頗為一致:在年輕歌手中,華晨宇頗具感染力的音樂風格在主流市場中獨樹一幟,更重要的是,不同于許多“形式大于內容”的所謂先鋒音樂,華晨宇的音樂創新滿懷真誠,極具溫度,這也是為什么相比流量藝人的作品空洞,華晨宇“我們認識人,又認識歌”的原因。
而在精神內核上,三星亦是如此。首先,華晨宇在音樂領域釋放的才華與追求,與三星在科技領域不斷追求創新的精神高度契合;更值一提的是,就像大眾日趨厭倦“同質化”嚴重的流量藝人,人們也早已厭倦了手機市場的千機一面,而最近些年,除了致力于將科技與時尚潮流相結合,三星還一直做那些“有意義的創新”,他們不盲目追逐“概念”,而是以該功能對消費者真正有意義為目標,并通過整合自身在工業設計,產業鏈控制力與技術上的先發優勢,連續引領了大屏,全視曲面屏和全面屏等智能手機的關鍵轉折——換句話說,無論華晨宇還是三星,他們都以一種匠人般的作品心態,從“內在”到“外在”摒棄同質化,通過二者的合作,你完全可以看到音樂世界與科技世界的相似之處:它們都看似變幻莫測,輪流坐莊,但如果想真正形成壁壘,就必須完成那些有意義的創新。
而三星選擇華晨宇也印證了一點:品牌代言人不該是一個生硬冰冷的平面形象,而應該與品牌達成更高的契合度,讓其成為企業維護與年輕用戶情感關系的“載體”——事實上,正是通過與華晨宇這樣的優質藝人合作,三星與中國年輕用戶架起了一條溝通的橋梁,在進一步翻新品牌形象同時,也讓Galaxy A9 Star成為承載年輕人情感依賴和表達自我的媒介。
令人欣喜的是,三星大中華區總裁權桂賢將這款深度本土化的產品視作“僅僅是開始”,承諾未來還會有更多優秀產品在中國市場發布——現在回想,自去年權桂賢上任至今,“做成一個真正的中國企業”就是他的首要任務,而從此次Galaxy A9 Star系列手機的發布即可看出,三星正通過更睿智的本土化產品和營銷策略,兌現這句承諾。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