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中國推上“手術臺”:半年“接班”過渡期壓力給到佟歐福汽車
在官宣奔馳大中華區換帥計劃2個月后,一場“刮骨療毒”式的策略變革正在奔馳中國內部醞釀,核心直指體系再造、降本增效,打破“吃大鍋飯”考核體制。
在官宣奔馳大中華區換帥計劃2個月后,一場“刮骨療毒”式的策略變革正在奔馳中國內部醞釀,核心直指體系再造、降本增效,打破“吃大鍋飯”考核體制。
《財中社》多方了解到,奔馳中國區將調整研發、生產、銷售策略,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其中,研發中心將陸續開始采用OKR(目標與關鍵成果法)考核制度,對員工進行較為明確的考核;生產部門則正在進行產線調整,考慮合并效率較低的部分產線。
在此之前的2024年12月11日,奔馳官宣了一系列人事變動計劃,負責奔馳大中華區業務的現任董事會成員——“老奔馳人”唐仕凱(Hubertus Troska)將按計劃于2025年7月31日正式退休,奔馳現任產品策略及規劃負責人佟歐福(Oliver Th?ne)將接下重擔。
大中華區特別是中國大陸地區一直是奔馳的銷量擔當,但在新能源車自主品牌崛起態勢下,奔馳中國銷量萎靡趨勢更加明顯。2024年全年,奔馳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198.34萬輛,較2023年下跌3%。具體到中國這個最大的單一區域市場,奔馳共交付68.36萬輛乘用車,較2023年銷量下滑了約7%。
很顯然,奔馳已經開始坐不住了。在大區負責人易位、銷量萎靡不振和自主新能源品牌上攻搶占市場份額等多重背景下,百年奔馳“大象”轉身可謂迫在眉睫。可問題在于,在華耕耘13年的唐仕凱功成身退后,繼任者佟歐福將如何打好這場負重轉型的翻身仗?
全體系“動刀”
事實上,奔馳中國區要來一場深刻變革,并非新話題,而是吹風已久。
《財中社》注意到,2025年1月10日,奔馳公布2024年全年銷量成績之時,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奔馳”)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用“道阻且難”總結奔馳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并直言:“在卷得飛起的市場環境中,我們也有逼自己一把的狠勁兒?!?/p>
蛇年春節剛過,奔馳中國就傳出消息稱,在業績承壓背景下,中國區已頒布多項調整策略,以進一步降本增效。奔馳中國區將全體系“動刀”,策略調整涵蓋研發、生產、銷售等多個方面。
具體來看,研發中心將陸續開始采用OKR(目標與關鍵成果法)考核制度,對員工進行較為明確的考核。該考核制度將率先從奔馳專注智能化技術的上海研發中心展開,隨后拓展到北京研發中心。
有消息人士稱,改革的目的肯定是為了促進工作效率,但也不排除會根據新考核制度,進行末位淘汰。這也意味著,奔馳將打破“吃大鍋飯”考核體制,通過績效考核提升員工積極性。
在生產端,奔馳將聚焦提升暢銷產品產能、合并低效產線。特別是在自主品牌引領電動化與智能化發展潮流倒逼下,奔馳也將積極推出新車型以適應“中國速度”。
早在2024年9月4日,奔馳就曾宣布,將與合作伙伴共同在華投資超140億元,進一步豐富乘用車和輕型商務車本土化產品陣容。據了解,2025年奔馳將延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產品策略,持續在“奔馳標準”下拓展“油電同智”的多元化產品矩陣,為中國客戶帶來超過10款覆蓋不同驅動方式、不同細分市場的全新和改款產品。
降本增效變革還將聚焦至經銷商網絡優化。北京奔馳高級執行副總裁張焱此前表示,至2024年,奔馳已優化超50%的經銷商標準,經銷商建店、升級成本降幅超25%。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奔馳還將與經銷商伙伴將基于“提升運營效率”的業務共識,戰略性地主動優化網絡布局,為客戶提供便捷專業服務的前提下,精簡低效能網點,以進一步提升經銷商盈利水平。
中國市場大考
“中國市場是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全球戰略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我們電動化轉型和科技創新的重要驅動力?!泵焚惖滤埂捡Y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表示,奔馳將繼續秉持“在華發展,與華共進”的初心,攜手中國伙伴共享長期發展機遇。
作為奔馳在全球最大的區域市場,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奔馳能否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電動化、智能化賽道上繼續“奔馳”,將直接決定這一超百年豪華汽車品牌的生存狀態和經營品質。
奔馳2025年1月10日公布的2024年全年銷售數據顯示,奔馳全球累計銷售乘用車198.34萬輛,較2023年下跌3%。具體到中國市場,奔馳全年累計向中國客戶交付超過71.4萬輛新車(涵蓋乘用車及輕型商務車),較2023年銷量下滑6.7%,雖然再次問鼎中國市場年度豪華品牌銷量冠軍,但疲態初顯。
面對全球銷量下滑窘境,奔馳方面給出了三大原因:中國市場表現不如預期、車型更迭以及電動車需求疲軟。在自我剖析2024年上半年銷量、營業收入、凈利潤等業績指標數據呈現下滑趨勢的原因時,奔馳也在財報中給出了類似解釋:中國市場略有萎縮,中國高端和豪華車市場的市場狀況依然疲軟。
奔馳電動車型的銷量大滑坡更為明顯。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奔馳純電動車銷量僅為18.51萬輛,較2023年大跌23%,純電銷量占比僅為9.3%。
不出意外,2025年,將是奔馳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大考”之年?!翱鄬る妱踊靡印钡谋捡Y,將如何提升在華本土化與電動智能化力度,加速駛向電動化智能化時代,將是佟歐福接掌奔馳大中華區的“關鍵”。
沒有選擇最能賺錢的銷售負責人或公司內部戰略負責人,而是產品和規劃負責人佟歐?!敖影唷保旧硪舱f明,對于奔馳而言,需要審視產品開發流程,確保新車型更好滿足市場需求并具備競爭力,同時加強營銷和銷售策略創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
據了解,奔馳在北京共布局有亦莊工廠和順義工廠兩座工廠。亦莊工廠除主要生產長軸距版本C級、E級轎車和SUV車型GLC外,還將承擔全新純電長軸距CLA;順義工廠則負責生產奔馳GLA、GLB兩款緊湊型SUV車型和4款純電汽車EQA、EQB、EQC、EQE。
根據計劃,奔馳將在2025年正式上市基于MMA平臺打造的首款產品——全新純電長軸距CLA。該車采用800V電氣架構、奔馳自研的MB.OS操作系統、以及L2++全場景高階智駕系統,有望開啟奔馳在智能化、電動化時代的新紀元。
此外,由奔馳中國研發團隊根據中國道路打造的L2+導航輔助駕駛也將于2025年進一步延展至豪華旗艦S級轎車、純電EQE、EQE純電SUV等更多車型。長軸距GLE SUV新車型以及基于VAN.EA平臺的全新豪華純電MPV也將陸續國產,從而豐富中國制造的產品陣容。
領導層變陣也將是奔馳應對中國市場挑戰的重要舉措之一。奔馳官方信息顯示,唐仕凱按計劃將于7月31日正式退休,并在2025年2月1日起擔任全新職務——梅賽德斯—奔馳董事會成員及中國事務特命代表。“唐仕凱將繼續全力推進公司在其全球第一大市場業務體系的綜合轉型,并確保與繼任者平順及充分的工作交接?!?/p>
與此同時,奔馳現任產品策略及規劃負責人佟歐福將于2025年2月1日起接下重擔,擔任董事會成員,并在完成交接后接棒大中華區CEO。
顯然,2024年11月就加速“內卷”智能化的中國車企,不會給包括奔馳在內的BBA們任何喘息機會。而包括小米(01810)YU7、尊界、比亞迪(002594)仰望等國產超豪華車型的市場銷量,將直接影響佟歐福為期半年的“接班”過渡期。
曾經執豪華車市場“牛耳”的奔馳,能上演“王者歸來”的戲碼嗎?僅從奔馳已釋放的信息看,則并不樂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