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失眠纏上的特“困”青年,我國睡眠經濟相關企業超6000萬家觀點

2024年的睡眠質量報告顯示,中國居民的睡眠質量和睡眠指數均有所下降。
2024年的睡眠質量報告顯示,中國居民的睡眠質量和睡眠指數均有所下降。2023年的數據顯示,平均睡眠時長為7.37小時,與2022年持平,但居民睡眠指數下降至62.61分,反映出主觀睡眠質量的下降。大多數人的上床睡覺時間在22點至24點之間,起床時間多在6點至8點,但有29.4%的人平均睡眠時長不足7小時。
報告指出,睡眠質量問題普遍存在,其中睡眠淺、入睡困難和易醒是最常見的問題。造成睡眠質量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情緒問題、睡前過度使用手機和工作壓力。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手機成癮和網絡使用對睡眠的影響日益顯著。互聯網數字工作者的睡眠問題尤其突出,他們的睡眠時長通常更短,且睡眠質量更差。公眾對智能睡眠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在增加。
睡眠經濟的消費主體逐漸年輕化,00后和90后成為熬夜的主力軍,他們更傾向于通過購買助眠產品來改善睡眠質量。《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4》提出,需要更廣泛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幫助居民改善睡眠狀況,使人工智能惠及社會中的每個人和每個群體。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止目前,我國與“睡眠經濟”相關企業超6000萬家,2023年新增注冊企業超870家,相比2022年增長34.9%。其中2024年以來已新增相關企業720余家。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北京、湖南“睡眠經濟”相關聯企業數量位居前列,三地擁有企業占全國近40%。從成立時間來看,成立于1-5年的企業占比最高,達到39.8%,成立10年以上的企業占比17.6%。
此外,通過天眼風險和深度風險可以看出,涉及司法案件的“睡眠經濟”相關企業有100余家,占企業總數的1.75%。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