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加拿大之后,一個前員工眼中的“騰訊金融
今天的文章跟加拿大、跟移民都沒什么關系,但卻是一直想寫的。公號寫多了也在慢慢找到自己,或許只有真正內心想寫的才是有價值的東西,也請大家原諒我的任性。
因為移民,離開騰訊也有一年零三個月。原來不敢寫公司的事情,一是怕敏感,二是怕得罪人。現在已經徹徹底底的離開了這么久,不再有任何顧忌,就來寫一下我心中的騰訊吧。
現在加拿大,很多久不聯系的朋友還會發來業務上的詢問,當告知大家我已經移民的時候,每個人都充滿驚訝。的確,這次算是徹徹底底的跟騰訊沒有關系了,沒有跳去伙伴企業,沒有跳去競爭對手,甚至決絕到完全離開了這個國家。時間長了,老朋友老同事們已經很少聯系,開始變得疏遠而陌生。逐漸適應了新環境,那段在騰訊的時光也似乎被漸漸封藏,慢慢淡忘。
直到前幾天,一位多年的老同事到訪加拿大,順便來看望大偉。見到老同事,親切自不必說,有說不完的話和八不完的卦。同時我也驚奇的發現,現在依然清晰的記得公司的每一件小事,CDG,MIG,SNG,OMG,IEG,WXG張口就來,整個大騰訊的組織架構還是爛熟于心;每一個打過交道的同事都記得住名字,更記得住他們的相貌和過往的交集;各種最新的人士調整和部門變遷一下子就能分析出前因后果,甚至還能感受到背后的風險和機遇。原來,在我心中這家公司從未遠去。老同事走的那晚做了個的夢,夢見又坐回了那個熟悉的工位,那感覺既親切又緊張,不知是苦是甜......
戰友
任何組織都是由人構成的,與其說懷念一家公司,更不如說懷念的是曾經的同事。
在曾經的同事中,其實沒有一個可以敞開心扉的朋友,現代公司的商業環境中是不允許你有真正的朋友的,因為你無法真正毫無保留的敞開心扉,但我結交的確實許多生死與共的“戰友”。前幾天跟一個設計師大哥聊天,他說在建筑工程界都是軍事化管理,每一個工程就是一場戰役。而我想說,在騰訊工作就像是打一場沒有結束的世界大戰,無數的戰役,無數的戰斗,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創新和危機,都時刻提醒你自己是一名前線的戰士。
當然戰斗不是一個人,有三萬多個戰友一齊在向前沖鋒。在這三萬多個戰士中,我所在就是一支普普通通的兄弟連。這只兄弟連只有幾十個人,或許稱之為娘子軍更為貼切,因為絕大多數都是女同事。
騰訊的IT男聞名世界,形象也從最不解風情的拖鞋褲衩死宅男,發展到后期姑娘們心中的標準黃金老公。而騰訊的IT女們一直以來卻以找不到對象而聞名,不是因為顏值,更不是因為才華,完全是因為她們沒時間談戀愛。我們部門(請原諒我還以我們稱呼...)除了日常工作,每年還要完成上百個大型項目,要處理幾十次大型危機。
姑娘們全部以公司為家,每天下班都要十點多了,哪個男友能等的起再去一起晚餐,跟她們每晚到樓下小店同進晚餐的只有一個辦公司的姐妹。姑娘們被各種逼婚,介紹對象,合適不合適的也見了許多個,但很少有真正發展下去的,真的是太忙了。每天都是十幾件事齊頭并進,各種突發事件層出不窮,微信里幾千個好友,幾百個群從早到晚狂轟亂炸。領導為姑娘們的終身大事操心,可真的談了戀愛又暗暗害怕未來結婚生子請產假怎么辦......
加班
男同事雖然大多都解決了終身大事,但在忙碌之余都在為虧欠家庭而深深自責。一位公關部的同事連續出差了20多天返回上海,2歲的孩子看著這個頭發蓬松滿臉胡子的男人嚇的直哭,更哪里會叫爸爸。微信支付的同事為了備戰每年爆棚的微信紅包,年前一個月就住到了公司,穿了一個月的T恤領子已經皺出了蕾絲邊,人家還是開發總監;另外一個美女產品總監,自從微信支付誕生的那天起,就從沒回家過年。記得她聊起2016年的春節,在指揮大廳奮戰了整個除夕之夜,三十早上,從老家趕過來的老母親帶著她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來到公司,就為了能讓孩子跟媽媽吃上一口餃子(初一的食堂為所有奮戰在一線的員工準備了餃子)。
說到加班,微信的同事是出了名的,夜里三點之前辦公樓從來是燈火通明;但說微信加班晚,互娛的同事就笑了,全球最大的游戲公司、上百款熱門游戲,哪個不是通宵熬出來的;說互娛熬通宵,QQ的同事也笑了,8億的活躍用戶,承載著半個中國互聯網的開放平臺,雨后春筍般的創新業務,QQ說不加班你信么;騰訊網的編輯一來大家都笑不出來了,人家是一天24小時從不停歇,海量的突發新聞,從不間斷的視頻直播,更要保障無數的影視綜藝,他們的工作時間是每天24小時,每周7天,每年52周.....
保安
小哥
奮斗在一線的人全靠一股精氣神在頂著,那就是保障背后上億的用戶體驗。而在一些毫不起眼的崗位,騰訊的員工同樣也在履行著自己的使命。
騰訊的保安小哥可能是世界上最敬業的保安了,微笑、職業、紀律這些自不必提,在北京的銀科和第三極辦公大樓,保安小哥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早上如果下雨,小哥們會拉著一箱子傘到地鐵站去接人。當年北京的中關村還聚集了幾乎所有大型互聯網公司,每當騰訊員工拿到保安小哥的傘時,地鐵站里焦急避雨的人群中必然會傳來各種羨慕嫉妒的目光(包括但不限于新浪、搜狐、優酷、網易......)。
當年的深圳治安不是很好,夜里加班的女同事走夜路都戰戰兢兢,保安小哥們此時又當起護花使者,直到把同事送上出租車才肯離去。
北京銀科大廈9層的保安小哥,常年跟程序員同事接觸,也開始自學編程,后來真的拿到文憑并且真的成了一名程序員。
看機
房的
騰訊最默默無聞的員工可能就是IDC數據中心的同事了,也就是我們俗稱“看機房的”。他們常年躲在銅墻鐵壁而無人出入的服務器機房中,他們很少與其他同事往來,甚至很少有人認識他們。但,他們看護的可不是普通的機房,那可是遍布全國大江南北,擁有上百萬臺服務器的全球最大的IDC數據中心群。微信QQ的信息及時送達,QQ視頻的電影不卡,王者農藥的上千萬人同時在線,全靠后面的服務器保障。
2015年8月12日深夜,天津濱海新區發生爆炸,而騰訊的天津IDC機房就位于爆炸中心2公里的位置,這也是騰訊最為重要也是最為先進的IDC數據中心,有十幾萬臺服務器分布于此。一旦停轉,騰訊游戲,微信QQ,乃至于當時上億人同時觀看的《中國好聲音》都將受到影響。
第二天13日一早,大偉上班跟領導開會后迅速決定,前往支援,畢竟北京是離天津最近的分公司。當時大偉環顧四周,沒有男同事,只有一個剛來幾天的實習生,恰巧還來自于南開大學。我們一商量,雖然不知道有什么危險,但此時此刻除了我們沒有別人了。上午十點,去超市采購了大量的方便面和礦泉水后,兩個人踏上了去往天津的路途。
抵達濱海新區的IDC機房時,眼前的一切讓大偉呆住了。辦公樓的部分,大門被爆炸震掉,所有的窗戶全部震碎,辦公室內更是一片狼藉,吊頂垮塌,墻壁隔斷倒了一地,甚至連電梯都震掉了。回看當時的監控錄像,爆炸發生的那一刻,夜里巡視的保安小哥被沖擊波震飛出7、8米。當晚住在附近的同事家里也同樣遭到重創,但很多同事不顧家里碎了一地的玻璃,不顧領著家人撤離,全部第一時間趕到數據中心。現在想起來,這不是什么報告文學中的鐵人精神,支撐著他們的是數億用戶信息保障的巨大責任,那份重擔或許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
不幸中的萬幸,受損失的僅僅是日常的辦公區域,而真正服務器機房所在的區域是全球最頂級的安全標準,是抗震標準最高的建筑,沒有一扇窗戶,門都是完全封閉的巨大鐵門。跟辦公區形成很大反差,機房中看不出任何異樣,所有服務器閃爍的燈光沒有一秒停止工作,甚至連輔助的散熱系統、供電系統、燃料系統都毫無損失。
當天,來自全國各地支援的同事陸續抵達,殘垣斷壁的辦公室中堆滿了方便面和礦泉水。此時大火仍未撲滅,隨時都有再次爆炸的可能,但沒有一個人離開辦公司半步。晚上的時候接到區政府的通知,因為情況危急,危險還在持續,方圓五公里的所有人員必須撤離。撤離意味著機房將徹底無人看守,馬上就要直播的《好聲音》迫在眉睫,所有人都不知道能否扛過這道難關。
最后,現場的領導下令,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員工陷入危險,當晚在安全地帶包下一間酒店,全體人員入住。夜里的酒店會議室燈火通明,屋子里香煙彌漫,幾十雙眼睛緊盯著投影儀中不斷變化的數據。數據中心的技術我絲毫不動,大家的工作更是幫不上忙,后半夜大偉睡著了,但更多的一線同事卻始終堅守。
一夜無眠,但數據中心的同事們創造了一個奇跡,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這樣大規模的IDC機房實現無人看守的情況下工作正常,一切都是通過遠程操控,同時幾個危機預案也準備就緒,以防不測發生。那一刻,身處全國各地的用戶毫無異樣的在使用著微信、QQ、騰訊視頻、騰訊游戲,但他們不知道在天津濱海還有這樣一群人在冒著生命危險保障著信息的順暢傳輸。
客服
小妹
要說騰訊最苦逼的員工,誰也不會跟客服的同事搶。騰訊的客服是所有業務中挨罵最多的一個,游戲被封號了,微信支付綁不了卡,在微信上買東西被騙了,甚至視頻里看不到吳亦凡了,用戶遇到問題第一個想起的總是打客服電話。離開騰訊后,大偉在使用產品時也遇到過問題,這時你唯一能解決的希望都在那組客服的電話號碼上。騰訊新員工入職的時候會專門做客服的培訓,因為每個員工也都要扮演客服的角色,大偉離職一年多了,還在以前員工的身份幫朋友們解決問題。
客服電話永遠是熱線,甚至比加拿大移民局還難打。即使打通了,很多問題客服也不能馬上解決,在用戶耳中就是用各種官話套話來應付。但只有身處其中才知道客服的難處,騰訊有上千款產品,總用戶更是高達十億,所有這些紛繁復雜而又是天文數字的問題拋來,不敢想象客服所面臨的壓力......
騰訊的客服面對的壓力不是常人能夠想象,她們面對的是五花八門,前所未見的挑戰,產品上的問題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解決,更高層的權限要跟各個產品部門去協調溝通,但產品部門哪個不是忙得跟世界末日一樣,又有那么多的宇宙無敵高冷團隊,客服的話語權小的可憐......
他們渴望幫每一個打進電話的用戶解決問題,但解決問題又需要極強的產品知識,一個產品還好說,但要深入了解1000多款產品難度可想而知。
遇到問題的用戶都是帶著氣打來電話,情緒難免激動,一位客服同事說,這幾年他把世界上最難聽的語言,最狠毒的詛咒全都聽便了。在客服團隊,心理疏導是領導們最關心的事情。她們的薪水最少,話語權最低,但承受的壓力和擔負的職責卻遠超任何一個產品團隊。現在,作為一名騰訊的普通用戶,真心呼吁騰訊的高層們更加重視客服同事,也更加重視用戶們的聲音。
講解員
在騰訊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崗位,深圳騰訊大廈總部中設有一個非常高科技的展示廳,里面對騰訊的發展歷程和重要產品都有直觀的展示。每天都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團體前來參觀,而講解員團隊此時就是騰訊的門面。大偉認識的講解員同事們,是對公司了解最多的一群人。她們熟悉每一個熱門產品的最新數據,她們清晰的記得公司發展歷程中每一個重要的節點,她們甚至還要解答各種戰略問題,對未來的公司走向做出展望。
講解員每天要接待十幾波甚至幾十波到訪的客人,慢性咽炎在他們身上是普遍的職業病。一刻不停的說一天話,解答各種問題,在身體上和精神上都是巨大的挑戰,但她們臉上永遠掛著笑容,不管是面對普通用戶還是國家領導人。她們可以用9種語言對外介紹公司,他們也不斷的尋找各種高科技手段來展示業務,她們甚至還要輾轉各種重大展會。就是這樣一群不懂編程不懂代碼的同事卻是公司最資深的業務高手,整個公司除了Pony馬,她們或許是最有戰略思維的同事。就是這樣一群普普通通的,在各個領域前線的戰友們,組成了騰訊。
所以你要問我為什么如此懷念這家公司,我最想念的是這些值得尊敬的同事。騰訊的價值觀我到現在也背不下來,但在所有這些看似普通的同事身上,我似乎看到了一種相同的精神,那就是“責任”。那份對用戶、對產品、對專業、對同事的責任感把人心都匯集到一處,即使再苦再累也總是有一股信念在支撐。這份“責任”的信念推著每一個人不斷向前走,甚至互相追逐互相競爭,朝著一個有一個看似不可能的目標努力。或許,這就是“使命感”吧。
騰訊的經歷給了大偉一生太多寶貴的東西,它讓一個花光所有存款讀完MBA的毛頭小子在北京安家立業,讓一個找不到人生方向的迷途青年尋找到畢生追求的職業方向,它更讓一個驕傲自滿的憤青結識了那么多優秀的導師,認識了那么多寶貴的品質。
對于我來說最寶貴的是,騰訊幫我打開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每天跟優秀的同事和行業內最頂尖的專家相處,讓我學習到太多專業之外的人生道理。而這扇窗也成了我選擇移民的一個契機,到現在我還在不斷反思自己移民的原因,沒有答案,但在騰訊的日子讓我重燃心中的激情,更讓我有自信去追求人生的目標,去做一回真正的自己。
騰訊這家公司并不完美,大公司病顯得尤為嚴重。大公司病是一個綜合病癥,騰訊最重視創新,為了解決創新能力的問題,在組織結構上劃分了眾多高效、快速、互相競爭、自我決策的團隊,但同時也造成了部門之間的割裂,缺乏合作、信息壁壘、互相拆臺的事情時有發生。這曾經讓大偉非常苦惱,然而,在不斷的競爭和博弈中,殘酷的環境也在激發著個人和團隊的快速成長。或許它仍然有諸多問題被大家詬病,但作為一名前員工,沒有一家公司讓我抱有這樣深的感情;作為一個普通的用戶,我也為能創造出這么多優秀產品,不斷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中國公司而感到驕傲。
每當想起同事們,印象最深的還是當年那場舉世震動的“3Q大戰”。經過一個多月的不眠工作,當公司為那個“最艱難的決定”而舉辦發布會的時候,當外界所有人拋來譴責和謾罵的時候,大偉哭了。推開會議室的門走出去,我發現很多同事都留下了的眼淚。那些眼淚中飽含了艱辛、委屈、不解,但同時,眼淚也讓每一位同事堅實的站在一起,抱團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來源| 微信公眾號:大偉探秘加拿大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