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又來搶豆瓣生意?電影票房離了新媒體怎么行觀點
推出“想法”功能,被戲稱要搶微博生意的知乎,最近又悄悄上線了電影評分的新功能,網友又紛紛戲謔,“知乎這次又要來搶豆瓣生意了”。
推出“想法”功能,被戲稱要搶微博生意的知乎,最近又悄悄上線了電影評分的新功能,網友又紛紛戲謔,“知乎這次又要來搶豆瓣生意了”。
IOS版知乎4.2.0版本正式上線時,網友們注意到,此版本生出針對電影話題的新功能。小編求證以后發現,最新的安卓版知乎APP里面也已具有此功能。
圖片來源于AppleStore
更新頁面顯示,新版在電影話題頁基礎上增加了評分、劇照、預告片等內容,同時,關于電影話題的問題和回答頁也新增了電影信息卡片。
新版本的電影話題共分為四個板塊,分別是討論、精華、簡介、視頻和圖片。不過,目前知乎評分調用的還是貓眼和IMDb的評分,并沒有上線自己的評分系統,這個功能目前還處于新上線的嬰兒期,各部分板塊還比較基礎。
圖片來源于知乎
雖說是個小功能的更新,但“從無到有”是一個巨大的轉變,誰知道它以后會發展成什么樣子呢?所以才有了眾網友“來搶豆瓣生意”的說法。
“樹大招風”的豆瓣
關于電影評分,豆瓣可以說是國內最權威的機構了,就拿小編自己來說,身邊的同學、朋友、同事決定去看什么電影,豆瓣評分都是一個參考標準。
引用一位知乎網友的回答:“豆瓣電影評分里,高分的不一定是好片,低分的一定是爛片。”這個回答贏得了幾萬知友的贊同。
使用豆瓣評分作為電影好壞參考的重要標準,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俗話說“樹大招風”,嚴格的豆瓣電影評分標準在掄起大斧的同時也遭到了很多質疑與批評。
在去年元旦、春節期間,3部賀歲檔國產影片《長城》、《擺渡人》、《鐵道飛虎》,雖然大咖云集,但是電影口碑卻連差強人意都談不上。
圖片來自豆瓣
而在電影罵聲一片中,人民日報客戶端將矛頭直指以豆瓣為代表的幾家電影評分網站,指其惡評傷害國家電影產業。
隨后豆瓣、貓眼電影對此事做出了“回應”,后來貓眼電影直接下線了其“專業評分”的功能,對于一些比較“特殊”的電影,豆瓣也關閉了評分功能。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遑論誰對誰錯,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新媒體時代,人人都可發聲,每個人都是自媒體。
這個時候,來自人民大眾的相關評價就變得非常重要。在以前,基本上是導演們拍什么,觀眾才能看什么,覺得不好還無處吐槽。現在每個人可以直接上相關網站評分,吐出自己的好壞感受。
量化這些好壞感受的“評分”就越來越能夠代表一部電影質量的好壞,從而影響到這部電影的票房,“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最近有一部因“低分”而出名的電影,在豆瓣上僅得到了2.1分的成績,而這個電影的制作公司則將豆瓣網告上法庭,稱其“一天毀了別人十二年心血”。
圖片來源于豆瓣
當然,結局可想而知,網友群起而攻之,這個電影的臺前幕后也被扒得一干二凈。
電影沒火,火了自媒體
評價一部電影好壞的權利,回到了觀眾手上,除了產生豆瓣電影這樣專業的評分網站外,還產生了很多大受歡迎的電影批評類自媒體。
在清博指數網站搜索“電影”這個關鍵詞,出來的結果高達10371個,清博指數系統日常監測的活躍微信公眾號數量為64萬+,電影類的公號數量就占到了1/64,這個比例是相當可觀的。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