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宣布獲武漢《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觀點
2月28日消息,滴滴出行正式獲得武漢市客運出租車管理處頒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這意味著滴滴出行在武漢具備了線下服務資格,未來在當地開展業務也將更加順暢,能更好的為廣大武…
2月28日消息,滴滴出行正式獲得武漢市客運出租車管理處頒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這意味著滴滴出行在武漢具備了線下服務資格,未來在當地開展業務也將更加順暢,能更好的為廣大武漢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服務。
2016年7月,交通部、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顯示,網約車應當具備線上線下服務能力。之后,滴滴出行率先在天津取得網約車線上服務能力認定結果,可在全國通用。目前,滴滴出行已經在北京、深圳、武漢、廈門、合肥等數十個城市獲得網約車牌照,具備線下服務資格,從而能夠更順利地在當地開展業務。
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滴滴出行提供了超過74.3億次的移動出行服務(不含單車及車主服務),相當于全國平均每人使用滴滴打過5次車,日訂單規模達到2500萬單以上,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的4.5億用戶。其中在武漢,每天都有數十萬車主服務于數百萬乘客的日常出行需求,使廣大市民享受到便捷的出行體驗。
目前,滴滴已基于AI技術設立了3000萬個推薦上車點,并可根據實際情況實時更新,分析出最適合停車的位置,節省司乘通話的成本。而借助機器學習、大數據等能力,滴滴還可以對不同時空下有限運力和海量需求進行預測,截至去年年底,滴滴于對15分鐘后的出行需求預測準確率已超過85%。
在改善大眾出行體驗的同時,滴滴出行也為廣大網約車司機、車主帶來了靈活的收入機會。從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共有2107.8萬人通過滴滴平臺獲得收入,相當于2016年全國第三產業就業人員的6.2%。在新就業人群中,來自去產能行業的職工數量為393.1萬,涉及煤炭、鋼鐵及煤電、水泥、化工、有色金屬等其他產能過剩行業。此外,滴滴平臺上還有178.8萬司機是復員、轉業軍人,可以說起到了就業蓄水池的作用。
據了解,滴滴已在武漢落地智慧信號燈、智慧誘導屏、潮汐車道、滴禹交通信息平臺等多個智慧交通項目,緩解交通擁堵成效顯著。以智慧信號燈為例,截止目前已優化175個信號燈,江發路、京漢大道平均延誤時間下降15%左右。未來,滴滴還將與武漢方面繼續深入合作,利用滴滴大數據優勢和人工智能技術,幫助政府進行前瞻性的市政規劃和基礎設施布局,提升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居民出行體驗,賦能城市交通治理。
滴滴方面表示,將發揮自身行業地位和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技術及大數據上的優勢,積極促進網約車行業健康發展,也會進一步探索實現網約車與出租車行業的融合發展。繼續推進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的投入應用,持續為武漢地區的廣大用戶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服務。
【來源:騰訊《一線》 作者:相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