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飛了,經濟確定性多了”:徐洪才解碼2017中國十大經濟新聞智能
徐洪才在展望2018年中國經濟時表示,2017中國十大經濟新聞,2017中國十大經濟新聞。
本報記者 秦漠 北京報道
“之前黑天鵝太多,現在看明顯在減少,全球經濟的確定性遠大于不確定性。”中國國際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1月6日在“2017中國十大經濟新聞”發布會現場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他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2018年的日子肯定比去年要好過得多。
當天上午,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在北京發布“2017中國十大經濟新聞”,分別為:一.黨的十九大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提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三.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GDP有望高于全年6.5%的預期目標;四.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五.雄安新區啟動建設,成為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國家級新區;六.我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新成效,脫貧人口超過1000萬;七.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八.國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九.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國產919大飛機試航成功、復興號高鐵投入運營等多項世界級成果,成為中國制造新名片;十.中央首次以專門文件聚焦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明確優秀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
據中國經濟傳媒協會會長莫新元介紹,十大經濟新聞評選活動始于2015年,由中央主要新聞媒體、業內專業資深人士共同推薦和評選產生。徐洪才在對“2017中國十大經濟新聞”解讀時表示,此次評選出的十大經濟新聞十分具有典型性,基本涵蓋了過年一年我國經濟領域的熱點、亮點。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整個2017年經濟發展穩中向好,質量和效益呈現雙提升;同時,世界經濟出現強勁復蘇的勢頭,外貿進出口好轉,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徐洪才認為,中國是制造大國,但還不是制造強國,只有加速國企改革,加大智能制造,才能在“一帶一路”的引領下讓中國經濟真正走向世界強國之路;而在國內,“千年大計”雄安新區的設立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徐洪才在展望2018年中國經濟時表示,經濟發展的主體是企業,不久前中央首次發文明確優秀企業家精神的地位和價值,這為中國的實體經濟復蘇奠定了 基礎;2018年,經濟逐步感受到暖意。
基于此,他甚至已開始預測資本市場即將到來的春季行情了。“嚴防金融風險,杠桿率將趨于平穩,智能制造、環保等行業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新一輪結構性牛市正在醞釀。”徐洪才稱。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