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邊到CBD,51信用卡研究院解析當代“續命水”觀點

以上對話來自杭州某寫字樓內的一家互聯網公司,類似的場景在無數個辦公室里上演,奶茶儼然已經成為職場新貴。
“開奶茶車了,誰要上?”
“我昨天健身了,今天必須來一杯表揚一下自己!”
“OMG!我這周的奶茶份額已經用完了,哭泣……”
以上對話來自杭州某寫字樓內的一家互聯網公司,類似的場景在無數個辦公室里上演,奶茶儼然已經成為職場新貴。
從街邊到CBD
毫無疑問,奶茶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現象級產物。從喜茶門店排隊幾小時一茶難買,到經典國民老牌大白兔聯手快樂檸檬開設奶茶快閃店,掀起一波回憶殺,就連海底撈、肯德基也都紛紛賣起了奶茶。
資本逐熱。據不完全統計,在市場整體資金趨緊的大環境下,2018年僅幾家明星奶茶品牌的全年融資就已超過10億元,其中喜茶單輪融資額達到4億元,奈雪の茶更以A+輪60億估值成為我國現制茶飲行業第一個獨角獸企業。
這與市場對奶茶的歡迎程度不無關系。來自51信用卡研究院的《誰的日常“續命水”》報告(以下簡稱“51信用卡研究院報告”)顯示,作為職場中堅力量的80后、90后們在奶茶市場占據半壁江山,“奶茶社交的背后,意味著職場人渴望并在努力建立一種平等、輕松、積極、更具溝通性的職場氛圍。”
奶茶店的選址也開始從街邊蔓延進駐至CBD,職場成為奶茶業瞄準的重要場景。被戲稱為“續命水”的奶茶,其實反應了當代職場人工作壓力大、強度高,平價奶茶實在是一種再實惠不過的慰藉方式。如果說中年男人到家后喜歡在車里坐一會是一種避世,奶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當代上班族們自我安撫的一種方式。
不難理解,甜食更容易俘獲女生的心,51信用卡研究院報告顯示,女生購買奶茶的次數較男生高5.3%,而男生的奶茶客單價則比女生高36.4%。
就地域而言,一線城市對于奶茶更加偏愛,排名前十分別為上海、深圳、杭州、廣州、北京、南京、蘇州、武漢、鄭州、長沙。
從全年時間來看,奶茶的消費金額在3月達到最高峰,過完年后不管是手握壓歲錢或年終獎,大家在奶茶的消費力上都有了質的飛越。處于炎熱夏季的7月則成為消費頻次最高的月份;同樣,在寒冷的12月,大家對于熱飲的需求更強,消費人數達到峰值。
奶茶進化史
在市場需求和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奶茶業也在不斷發展演變。
公開資料顯示,奶茶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0時代是彩色粉末沖調(1990~1995年),2.0時代是真茶實葉加奶沖泡(1995~2016年),3.0時代是新中式高端定制(2015年至今)。
奶茶行業正在擺脫“廉價”標簽,逐步走向正規化、高端化。美團點評發布的《2017年我國飲品店發展報告》顯示,較高品質、服務和環境的飲品店正在一二線城市飛速發展,其中奶茶店增長迅速,經估算,我國現制奶茶行業潛在規模接近1000億元。
外賣的高速發展也成為了奶茶業的助推器,幫助各大品牌觸達更多消費者。借助移動互聯網,大部分奶茶店都已經開設了以外賣為主要形式的線上銷售渠道。
在大眾追求健康化的當下,3.0時代的奶茶也開始主打健康品質,摒棄原先以茶粉、奶精作為主材料,更多以水果、茶、奶蓋、牛乳等代替。這與大眾對自我健康管理的需求相契合,51信用卡研究院報告顯示,每5個奶茶青年中,就有1個在堅持健身。
演變至今,奶茶不僅完成了自身的迭代升級,對于大眾而言,也已經從簡單的口腹之欲跨越到了精神慰藉。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