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干掉”市場部:營銷雖好,可容易寒了市場部的心觀點
周鴻祎說要干掉“市場部”,就像是馬云說對錢不感興趣,就那么一聽得了。重要的話永遠在后面那一句:紅衣大叔表示,一個人要完成一場完整的新產品發布會。
文:互聯網江湖 作者:劉致呈
你可以不認可老周的眼光(花椒直播、哪吒汽車.......),但是一定不能低估老周搞流量的能力。
這不,一句“干掉360整個市場部”又吸睛無數。“流量游戲”紅衣大叔不僅愛玩,而且會玩。
市場部能被干掉嗎?
干不掉。
馬斯克干掉了公關部,然后呢,還不是老老實實又建了一個?
紅衣大叔心里門兒清,真把市場部干掉了,AI寫的發布會PPT能用嗎?雞毛蒜皮的事難道真要董事長來干?
周鴻祎說要干掉“市場部”,就像是馬云說對錢不感興趣,就那么一聽得了。重要的話永遠在后面那一句:紅衣大叔表示,一個人要完成一場完整的新產品發布會。
最后還是圖窮匕見了:原來是為了這碟醋,才包的這盤餃子。
360市場部員工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
也許你要問,大叔非要整這么出有什么意思呢?
可這就是新聞學的魅力時刻:直接說發布產品多沒意思?直接喊話“干掉市場部”才有關注度。
從邏輯上看,老板親自喊話干掉市場部,是不是就多了一絲勞資對立的情緒?
情緒有了,免費的傳播不就來了?
這波啊,是一場教科書式的營銷。跟早些年,谷歌搞得人機大戰,本質上一個邏輯。
紅衣大叔才不是那個要干掉市場部,干掉幾千萬成本的“紅衣劍客”,而是一個善于玩弄注意力的流量客罷了。
在網上玩流量,除了雷軍,那就是紅衣大叔,江湖地位放在那。可要真跟雷總比,周總還是棋差一招。雷軍玩流量,是聚焦產品,曬個照片、分享一段SU7的駕駛體驗,是跟網友們互動。
周總玩流量,是折騰自己人。
我們不妨腦洞一下,從項目思維的角度講,“干掉市場部”這個炸裂的想法,一定不是市場部提出來的策劃案,原因很簡單:萬一老板真有了這個念頭怎么辦?
你看三六零財報,2024年市場推廣費增加了兩個多億,全年營收下滑12.2%,歸母凈利潤增虧6個億。
啥意思呢?
市場部錢花出去了,業績反倒下滑了。
不難想象,紅衣大叔看了這份財報之后可能還真有“干掉市場部”的念頭,然后轉念一想,這不跟360搞的AI產品完美契合嗎?AI要是能夠替代人,還要市場部干什么?
于是大手一揮,“干掉市場部”的熱啟動方案出爐了。
老板拍板市場部跟進,這個策劃案里,最受傷的可能莫過于360市場部的“打工人”們了。
當然,以上純屬個人腦洞,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老周搞這么一出,也是有代價的。干掉市場部?360市場部的同學們,是怎么個想法?360市場部的負責人又是個什么滋味?
更魔幻的是,老板聲稱要“干掉市場部”,市場部的打工人還要配合著做傳播,這事要擱在胖東來,“委屈獎”肯定得按著頂格發了。
不過越是設置委屈獎的企業,老板越不會讓員工受委屈。
這種事也就互聯網企業能干的出來。
但職場里,打工人是沒有話語權的,付航脫口秀中那個被動物保護組織無視的馬,具象化了。
猴沒有人權,牛馬也沒有。
360市場部有沒有干出成果?
第三方機構 aicpb.com 最新發布的 AI 產品榜 4 月榜單中,360的納米搜索僅次于微軟 New Bing,位列全球第二。
納米搜索位列全球第二,這里面沒有市場部的一丁點功勞?但有時候現實就是很殘酷,你干得再有成績,一句“干掉市場部”,你也得對老板笑臉相迎。
從老板的視角看,在新產品、新戰略面前,再大的功勞也得讓路。
2025年雖然才過了一半,但是干掉市場部這個策劃,絕對能排得上年度十大魔幻新聞。工資是員工的精神損失費,獎金是員工的窩囊費,在這一刻具象化了。
玩笑歸玩笑,紅衣大叔“開炮”市場部的另一層深意,其實是用將要發布的納米AI超級搜索來干掉成本。
當大叔在微博上喊出“干掉市場部、干掉數千萬的成本”,就已經把市場對新產品的期待值拉滿了。
但做技術、做產品的都怕一件事兒,營銷調門起得太高,最后實現不了,營銷上吹牛皮最后給吹破了,可能還是得產品研發來背鍋。
納米AI超級搜索智能體有沒有那么神?
我體驗了一下,有了結論:產品上確實有創新,但離“干掉市場部”可能還差得有點遠。
比如,讓納米AI搜索超級智能體寫一篇行業報告,確實能寫得很詳細,而且圖文并茂,報告能夠自動生成統計圖,最后還能直接生成doc格式和PDF格式的文檔。
但是,在使用中也有一些問題。在使用統計圖類型上,還是不夠精準,比如,該用扇形圖的數據反而用了柱狀圖,該用折線圖反而用了扇形圖。
雖然幾分鐘就能做一個PPT,但內容太過簡單,相當于初中生電腦課作業,要想達到可以交付的水平,還是得靠人力來調整。
總體用下來的感覺是,納米AI搜索超級智能像是把智能體應用跟語音大模型做了一個整合,能解決一部分效率問題,但“干掉市場部”還遠遠不夠。
當然,這只是納米AI搜索超級智能公測版本,后續正式版能不能帶來驚喜,還是得看實際用起來怎么樣。至少,目前公測版的納米搜索還做不到“干掉市場部”,甚至“干不掉”做PPT的文員。
那么問題來了,周鴻祎既然已經“開炮”了,市場期待也拉滿了,假如發布會效果不如預期,這場子該怎么收?
“干掉市場部”之后,誰來“干掉”周鴻祎?
多年前,馬化騰在談論3Q大戰時,曾經說,360做的事兒,很多家都能做,所以當初3Q大戰,360是更著急的。
言下之意,騰訊做的社交是獨一份的生意,安全行業,不只有360一家,同樣搜索行業也不只有360一家。
今天360做納米搜索,也是一樣。
說穿了,移動互聯網時代,360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超級入口。
360的王牌應用,過去就兩個:殺毒、搜索。
互聯網進入移動時代之后,殺毒應用逐漸銷聲匿跡了,搜索入口被APP分流,360還是缺超級入口。
這么些年就這么過來了,如今短視頻火了,不甘寂寞的紅衣大叔開始做網紅,拍賣邁巴赫,抽獎送車、去哪吒工廠搞直播。
至此,周鴻祎就是360的超級流量入口。
走雷總走過的路,并沒有錯。化身為網紅大叔,周老板說“干掉市場部”也沒什么問題,身為大網紅,360內部沒有誰比周鴻祎更懂怎么做市場。
但問題是,折騰來折騰去,直播搞了不少,熱點也搞了不少,有幾次真正幫到了360業務?恐怕360市場部小伙伴的心里跟明鏡兒似的。
周鴻祎干掉了“市場部”,那誰能來“干掉”周鴻祎?
這些年老周一把年紀做網紅,也不是沒有一點價值。
你看,對Kimi的推廣做得就很好。
周鴻祎并不吝對Kimi的贊美。只可惜Kimi不是自家的。天眼查APP顯示,Kimi的母公司是月之暗面。
那么,周鴻祎為什么還那么喜歡談大模型?
其實還是為了自家生意。
現在,360攢了個局,集合了十幾家市面上的大模型,然后周鴻祎力推自家的納米搜索,說穿了,是想要給360找個長期飯票。
如果納米搜索成了,AI超級入口就有了。360的業務就還能做下去。
畢竟,這年頭,360業務層面但凡十足的想象力,也不至于讓紅衣大叔天天去網上刷臉....
花這么大力氣做納米AI搜索智能體,360其實是想打兩手牌。
第一手牌是保住現有業務。
你看24年財報,三六零安全業務下降33.48%,智能硬件業務大幅下滑35.44%,占到半壁江山的廣告業務同比下降7.85%,基本盤都快守不住了。
這年頭企業做營銷、做投放,誰還不用個AI?
何苦三六零自家AI始終直不起腰,反倒是隔壁百度AI牌打得火熱。去年四季度,百度核心業務還同比增長了1%。
這第二手牌,就是給市場一點想象力。
有了大模型之后,搜索行業都在做AI,做智能體,都要做AI第一入口,反倒是有點當年大家爭奪超級APP入口的那個感覺了。
AI超級入口這事兒成了,360之前欠下的流量入口的課就算是補上了。只要業務不掉隊,360的這盤棋也就活了。
所以,今天的紅衣大叔,比以往都要對360的業務更加上心。
紅衣大叔如此上心的事兒,馬化騰一夜就做成了。
你看微信全面接入DeepSeek,一夜之間全民跨入了AI時代。騰訊的AI超級入口其實早就誕生了。
騰訊的社交永遠是無數個0前面的1。
做安全起家,看起來360的優勢是在B端,那to B市場還有沒有機會呢?
恐怕也不多。
DeepSeek時代大家擔心百度被顛覆,實際上,在B端,百度AI能力早就有自己生態體系。
百度服務B端的能力,也是無數個0前面的1。
今天爭AI入口,紅衣大叔面前的問題,其實不單單是個流量入口的問題,是360在AI時代如何找到0前面那個1的問題。
現在來看,紅衣大叔可能還沒有找到一個解決方案。
其實根本上,還是底層能力的差異。今天360做納米搜索,其實也是做上層的應用。
做AI應用,本質上是做1、兩種生意:
販賣生產力,販賣焦慮。
很多企業看似是在賣生產力,但更多時候是販賣AI焦慮。
比如,to C賣課、ToB賣解決方案,看似在賣生產力,其實也是在賣焦慮。
納米搜索這個產品,老周到底是賣生產力,還是再賣焦慮?也許市場終會給出答案。
可以肯定的是,接下來,360還有很多硬仗要打。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