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疫后艱辛、美團漲傭收割,“偽生態”下的騎虎難下?觀點

社會零售總額中,實體商業仍占據七成以上,并消化掉了社會大量的就業崗位,它們的緩慢回春,為經濟的整體趨勢帶來好的“兆頭”。
進入4月,餐飲業來到“至暗時刻”。
4月初,海底撈、西貝因漲價“被迫”道歉,將價格下調回疫前,才平息了消費者的“怒火”。近日,多省地區相關餐飲協會又向美團“喊話”,要求減免傭金和取消獨家合作,再次將輿論焦點拉到餐飲行業,并揭開了疫情下餐飲中小商戶惡劣的生存境遇。
受疫情影響,餐飲行業的原料、人工、房租等成本上漲,消費者到店就餐的減少也導致商戶對外賣渠道的依賴加深,“關鍵時刻”美團的漲傭與“二選一”無疑雪上加霜。相比餓了么開放各種資源,謀求平臺和商戶一起“冬”。美團一方尚沒有更改策略的意向,美團內部人士在回應外界關于“漲傭”問詢時,甚至叫苦(外賣)每單利潤不到兩毛錢。
餐飲商戶夾在平臺、消費者之間,“不友善”的平臺規則,正在成為壓倒他們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按照美團過往的財報數據,外賣一直是支柱業務,甚至承擔著為全平臺“導流”的重擔,由于高毛利的到店旅游業下滑,向餐飲“動刀”穩定營收利潤可以理解,可這種“殺雞取卵”的做法,讓人質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更深層次的去思考,或許美團“Food+Platform”平臺戰略缺陷在這個特殊時刻爆發,經歷一年股價上漲的美團,長期價值的“夢”要破了嗎?
餐飲疫后為“生”而戰
4月10日,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在官方微博、公眾號等渠道發文《廣東餐飲行業致美團外賣聯名交涉函》,掀起了餐飲商戶向巨頭的“喊話”。《函》中透露,由于陸續收到數百家餐飲企業針對美團外賣的投訴,故代表餐飲企業對美團外賣提出書面交涉意見,并要求美團在4月17日前給出明確回應,否則將進一步采取維權行動。
餐飲行業的中小商戶一直是弱勢群體,面對美團這樣的巨無霸,通過行業協會發聲也是無奈之舉。廣東省餐飲協會在《函》中提出,呼吁美團立即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其他壟斷條款,并減免疫情期間減免所有餐飲商戶外賣傭金5%或以上。
想要理解中小商戶為何會“忍不住”反抗,要先了解疫情對餐飲行業帶來的打擊。根據中國烹飪協會最新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93%的餐飲企業選擇關閉門店,僅此一項就損失慘重。相比于去年春節,78%的餐飲企業營收損失達100%以上。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20年前兩個月,餐飲業注銷企業高達1.3萬家。
在這個特殊時期,縮減運營成本、增加更多“獲客”渠道,事關數百萬餐飲中小商戶的生死,對美團說“不”,其實是為“生”而戰。
正因如此,疫情期間向美團“喊話”的也不止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一家。不完全統計,自2月中旬開始,美團已經陸續收到了多省地區相關餐飲協會的5份相關聲明,而聲明的要點多圍繞減免傭金和取消獨家合作。
餐飲中小商戶生存艱難,外賣平臺傭金已成為一個不小的負擔,據美團平臺上的一些餐飲老板透露,2019年底美團就已將傭金由16%提高到21%,新開餐飲商戶的傭金最高甚至達到26%。高強度競爭使得餐飲業本身毛利就不高,過高的傭金,導致許多餐飲企業甚至需要“倒貼錢”維持生存。
對中小商戶更為致命的是,美團的“獨家合作限制”等條款,廣東省餐飲協會《函》中控訴,(疫情期間)美團卻依舊強勢要求餐飲商家做“獨家經營”,否則就強制注銷、下架門店。雖然,美團外賣市場占比在65%上下,可餓了么同樣是中小餐飲商戶“獲客”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與支付寶、淘寶、天貓、高德等多個國民級流量入口打通,對于中小餐飲商戶而言,擁抱阿里生態的潛力遠高于前者。
所以說,獨家合作的規則,更利于美團,在對手平臺尚未形成絕對優勢的時候,逼迫商戶選擇獨家能“釜底抽薪”。可對于艱辛求“生”的中小商戶,這種“愚蠢”的做法,無疑自斷其臂,況且美團外賣傭金的持續提升,已經讓很多餐飲商家開始“警覺”,更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各地餐飲協會“喊話”美團,不過是為餐飲商戶求一個“生存”機會。
作為美團而言,在尚有優勢的時候,通過激進的策略,快速收割、逼迫商戶“二選一”,是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等到競對壯大,美團外賣就再無“翻身”機會。或許正是基于這種考慮,美團才會無視數百萬處在“生死存亡”絕境的餐飲商家。
畢竟,老商家“死”了,還可以割新商家的“韭菜”。
商戶艱難求生,美團緣何執意“收割”
很多人無法理解,在餐飲業遭遇“黑天鵝”重創時,向中小商戶拋出友好的“橄欖枝”,既能夠在行業里“叫好”,又能埋下長期發展“種子”。例如,剛剛餓了么就包下80城4萬廣告位給中小餐飲商家免費打廣告。疫情期間,也持續的通過減免傭金、金融支持、外賣急速上線等舉措,幫助本地生活商家復工復蘇。反觀,本就是“燒錢大戶”的美團,為啥反其道而行之,執意的要“收割”呢?
平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行業艱難時期,如餓了么一樣主動減輕商戶負擔,已是平臺型企業的一種慣常做法。面對各省地區餐飲協會或相關機構的“喊話”,美團外賣不但未進行策略調整,甚至開始利用叫“苦”來博得外界同情。
4月13日,美團高級副總裁王莆中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美團外賣誕生后5年連虧,即便在剛剛盈虧平衡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也不到兩毛錢,占收入的2%。
其實,這種訴苦混淆了平臺運營效率和提升傭金的“合理性”之間的關系。
過去幾年中,美團外賣傭金收入其實增速很快,根據美團財報顯示,2019年整年,美團傭金收入達到655.3億,相較于2018年整年470.1億的收入同比增長了39.4%,其中餐飲外賣商戶為美團貢獻了496.5億元的傭金收入。
美團執意在“最困難”的時期堅持“收割”,主要是由于運營效率不高,加之“Food+Platform”平臺戰略失誤,流量增長停滯,不得不靠“收割”外賣業務進行輸血。
首先,酒旅業務受重創;在美團財報中共分為三大業務線,餐飲外賣業務、到店酒旅業務、新業務及其他。在美團的業務邏輯里,通過高頻的餐飲外賣業務獲取流量,將這些流量導入高毛利的到家酒旅業務獲得收益。受疫情影響,美團酒旅業務遭受重創。
據美團CFO陳少暉透露,與外賣遞送業務相比,美團到店、酒店和旅游業務表現更差,店內服務/堂食在2月份基本上全部沒有了,2月份的交易量,營收和廣告收入都急速下降,3月份開始有一定恢復。
其次,流量增長停滯;根據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四個季度,美團交易用戶環比增速,分別為2.85%、2.62%、3.12%、3.37%,這一數字在2018年分別是5.27%、9.55%、7.12%、4.73%。用戶增速放緩,意味著傳統的由外賣-到店酒旅-新業務的三級火箭增長模式見頂。作為上市公司,為了給市場一個“交代”,戰略方向就會轉向注重營收的增長。餐飲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就成了首個被“犧牲”的目標。
最后,競爭環境愈發惡劣;2019年初,支付寶生級成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口碑餓了么成為最大的“ISV”,阿里大生態下,保守估計日均為口碑餓了么“導流”1個億,隨著整個體系協同效率的優化,這一數據還將提升。
另一方面,作為美團背后潛在最大的“流量”支柱,騰訊因為小程序戰略,加緊了對吃喝玩樂等本地服務企業的扶持,進一步惡化著美團外部的競爭環境,至少來自騰訊的流量扶持將越來越困難。面對未來,提高利潤,保存彈藥才能夠有“反擊”機會。
從2018年耗巨資收購摩拜,并導致虧損被擴大開始,美團的流量問題就已經顯露,2018年虧損的85億元,一半虧損因摩拜。從美團打車開始,美團的“無邊界”就已進入了疲態,保擴張和保營收成為了一個“單選題”。
外有強敵餓了么,內部騰訊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相比于AT讓人“嘆為觀止”的龐大流量,已經進入增長瓶頸的美團,手里的牌越來越少。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美團日活用戶數達到6985.86萬,即將突破7000萬大關。這一數字,和動輒數億日活AT旗下的超級App,幾乎沒有可比性。
經歷2019年的高曲線,2020年初美團股價也開始下滑,2020年1月15日美團股價達到114港元,幾個月來,最低掉到71港元。
如今的美團,已不是當初那個可以任性“燒錢”的破壞者,它要考慮長期的發展。頭鐵“收割”商戶,是一種無奈,卻為本就艱辛的數百萬商家,帶來了“滅頂”的危機。
一切難題,皆因“偽生態”短板
疫情這個“特殊時期”,強硬的“收割”策略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在各省地區相關餐飲協會的“喊話”中,美團想要通過“訴苦”博得同情,證明也知道中小商戶的難處。
之所以不能降傭金,要逼迫用戶“二選一”,是商業模式上有巨大缺陷。外賣、酒旅、共享單車各個業務協同效應差,直接導致整體效率低下,特殊時期仍堅持高抽傭,雖然會讓平臺商戶持續流失,但已經是“最好”的策略了。
如果能夠“重來一次”,美團或許會放棄當初引以為傲的無邊界戰略,而選擇專心的去夯實外賣業務,這樣的話,就不用因為各個“包袱”,被迫的為了短期利益,犧牲長期發展的可能性。
從當年“千團大戰”中廝殺出來的美團,已經形成了一種強依賴“燒錢”換增長的商業模式,這樣導致學不會如何“低成本”高產出,遇到問題就只剩下提傭金來解決。
每一次遇到增長危機,美團并不是像滴滴一樣,通過整合市場、優化效率渡過難關,而是不停地的去做+法。
團購業務做不到絕對的領先,就開啟外賣業務,外賣業務做不到“獨一份”,又“覬覦”打車。攤子鋪的越來越大,多線作戰,一旦某個戰場“失速”,就需要將優勢業務的“兵力”調遣出來,一旦平衡術玩“脫”,就面臨著全面潰敗的危險。
簡單的加法背后,暴露了偽生態的短板:各業務間無法實現協同效應,仍然依靠單個業務的“抽傭”獲取商業利益,就無法走的長久。
如此來看,美團外賣“收割”平臺商家業是被迫抉擇,生態無法閉環的負面效應將是長期問題。可以預知,美團上的餐飲商戶仍然將過得很艱難,美團依舊需要持續的回血,對于它而言,新業務故事講不通,對支柱業務的收割是必然的。
只是苦了餐飲商戶,好在美團之外還有餓了么、微信小程序,也許屬于美團的故事,已從今天開始漸進入尾聲。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