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美團延遲IPO,疑受累外賣無錫戰敗觀點
睿財經4月17日消息,財新和AI財經社同時爆出一則消息,原計劃今年年內在香港IPO的美團點評,或受資金壓力攀升影響,推遲其上市時間。
睿財經4月17日消息,財新和AI財經社同時爆出一則消息,原計劃今年年內在香港IPO的美團點評,或受資金壓力攀升影響,推遲其上市時間。
據報道,美團點評正考慮啟動新一輪30億美元的私募融資,估值約400億美元。上月有媒體報道,美團正在討論最早于今年年內在中國香港IPO,預計市值為600億至800億美元。按照其原計劃,在IPO之前不會再進行任何私募融資。但現在似乎有的新的變化。
因為滴滴外賣的強勢進攻,美團外賣在無錫被迫燒錢補貼應戰,如果戰火繼續蔓延到其他城市,那么美團賴以上市的主營業務--外賣,就可能從虧損狀態到陷入巨虧的黑洞。
也許,這是美團IPO延遲的原因之一。
在過去的一個月中,美團的戲碼太多,美團打車上海開城,美團并購摩拜,美團外賣無錫失守……喧囂背后的主線,其實還是IPO進展。
1、 美團要IPO,這點很明確
并未在國外開展業務的美團,其創始人增加了在外賣發聲的頻率。比如,王興4月6日美國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專訪,這是其自2015年以來首次接受國外媒體的采訪。
The Information的原標題為《A Chinese Startup’s Big Ambition: Amazon for Services》(一個中國創業公司的野心:服務業的亞馬遜)。
為了IPO造勢,努力貼一個標簽挺重要的,比如亞馬遜這種“根紅苗正”的。當然,外媒報道也提到了美團主營業務不夠扎實,業務太過于“多元”以至于有些投資者希望其對非盈利業務進行“切割”。
當然,這些投資人想多了。美團旗下的業務,能賺錢的空間不夠,比如貓眼、酒旅,空間夠的現在還在貼錢,比如外賣。
至于“閉環”和協同效應,首先,美團屈指可數的交易閉環——外賣、酒店、打車三個品類,但是這也算不上真正的閉環——電商賣貨品不同品類之間協同效應很強,訂單模式一致,支付模式一致,所不同的只是商品物流中的包裹大小不同而已,商戶的管理系統基本可以通用,但在美團,外賣、酒店、打車三個品類是一個商戶管理系統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其次,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商戶管理系統,何談真正的閉環,也更談不到協同效應。
如果這種拼湊的邏輯真可以走得通,那把58同城早就應該把自己包裝成Google for services,是不是也很性感?或者把Yelp、Groupon、Grubhub幾個萎靡的公司合并,算是外國版的Amazon for services,真牛!躺著賺估值,賺錢原來這么容易。
但這些也沒有美團什么事兒。美團想IPO(甚至背著對賭協議),但是辛苦這么多年,市值還趕不上新晉“網紅”公司滴滴,所以要發力網約車業務,從對方身上咬下一塊肉,增加自己的估值故事。
盡管外國人不一定聽得懂“衣食住行”到底如何關聯起來的,但對于美團IPO來說,2018年都是一個重要的窗口期,不管是去紐交所、納斯達克,還是去香港,拖下去恐有變動。
2、 計劃趕不上變化,外賣無錫失利影響全局
人生如戲。
如果完全按照美團預設的戲碼進行就好了,上海打下三分之一的市場,杭州、成都……外加幾個三四線城市,分別咬一點份額下來。
即使只有10%,那也有近60億美元的市值估值可以講,你看餓了么拼死拼活打到現在,才賣了不到100億美元。何況,還可以增加“協同效應” 的戲碼,也許可以在訂單基礎上,再多來一點談判空間。
可是真那么容易么??
也許上海的勢能確實給了美團這樣的幻覺,以為自己真的可以拯救對出行不滿的大眾,樹立一面英雄的旗幟,去安撫投資者等待了這么多年,焦慮、脆弱的心。
可惜“人設”很快就崩塌了,無錫外賣被直接干翻。
滴滴外賣進軍無錫,8天測試,第9天正式上線,當日訂單充破33.4萬,份額反超美團。無錫不是大城市,但無錫是美團一直做得很好的城市,一記反手耳光,抽得響亮。
因為滴滴外賣的強勢進攻,美團外賣在無錫每天要燒150萬美元,預計月虧損4500萬美元。
美團一手瘋狂補貼分食部分網約車份額,一手傳播“技術壁壘”,外賣技術優于打車,這個故事差點兒有人就信了。
但是,在瘋狂補貼面前,談技術有點早。既然說補貼,那就應該先把補貼說明白,既然都是全力補貼來進行“承壓”測試,那就得先比較下“補貼”的戰果。
美團在上海補貼到了30萬,自稱拿到三分之一份額,然后回落,后滴滴稱美團份額在15%以內,美團沒有出來反駁。
滴滴外賣無錫宣布第一的時候,美團出來也說自己是第一,攪局的架勢十足,但未公布訂單,無法繼續比較。
就算退很多步,也可以清楚,滴滴外賣在無錫這場仗,打得漂亮。網約車的壁壘多高不清楚,但外賣的壁壘是真的不高。
商戶還是那些商戶,商戶最希望自己和多個平臺同時對接,以保證自己的獨立性。用戶流量補貼即可得,騎手更是比司機的門檻還低,當天美團外賣無錫被打得很慘,周邊城市的騎手們都來馳援。
一次失利帶來了連鎖的負面結果,給本來就脆弱的美團帶來更多麻煩。本來美團外賣是虧損的,但外賣業務有增速,有盈利的預期。隨著滴滴進入,美團賴以上市的主營業務--外賣,突然從虧損狀態陷入巨虧的黑洞。
3、財報堪憂,美團“大餅”隨時會崩裂
科技媒體虎嗅發布的一篇文章提到,美團在攤一張隨時會崩裂的大餅。作者仔細研究了美團的財務結構,真是搖搖欲墜。
團購沒有增速,成為“昨日黃花”,外賣持續燒錢,打車的故事被寄予厚望,但進展不順。關鍵是,盡管有點弱,但外賣本來是美團IPO的主營故事,結果外賣被打得那么慘,慘到讓人惶恐。
美團四處征戰,四處都燒錢。四處招惹敵人,個個都強大。
餓了么被收到阿里巴巴,如果美團足夠幸運,可以在阿里巴巴整個餓了么、口碑與盒馬新零售的當口,繼續往前進一步。這個時間窗口很短,但值得利用。本來美團有這個機會的,但美團非要去多貪一口網約車的肥肉,結果馬上被打慘。
不算是IPO還是融資,美團都是急需要錢的,目前所有戰場,只要停止輸血投入,分分鐘丟失陣地。
所以王興硬做打車這件事兒,真是得不償失。不管現在上市,還是融資,2018年注定會過去,2019年注定會來。希望王興拿到的瓶蓋兒,數量多到能蓋得住他掀開的瓶口。
(來源:睿財經 作者:凌小天)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