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這場反壟斷戰有沒有必要?通信
?這個春天,我們被“網藍”咖啡瑞幸狠狠的刷了幾個月的存在感。5月8日,剛剛宣布已完成525家門店布局的瑞幸,5月16日以反壟斷的名義將星巴克告上法庭。
這個春天,我們被“網藍”咖啡瑞幸狠狠的刷了幾個月的存在感。5月8日,剛剛宣布已完成525家門店布局的瑞幸,5月16日以反壟斷的名義將星巴克告上法庭。
瑞幸動真格的 星巴克不參與也得參與
在5月15日時,瑞幸發布公告指責星巴克壟斷市場將采取法律手段,而星巴克輕描淡寫回應:“我們無意參與其他品牌的市場炒作”,直接diss瑞幸作秀。由于早前的宣傳中一直想比肩星巴克,因此本次事件外界也對瑞幸的這一舉動也視為“碰瓷”。
沒想到僅過了短短一天,5月16日,瑞幸咖啡起訴星巴克中國涉嫌壟斷案件已在相關城市人民法院正式立案,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同時,相關投訴材料也已經向國家反壟斷執法機構提交并被受理。瑞幸咖啡人士也證實了這一消息的真實性,并表示不再就此事做過多評論,星巴克方面也暫未對此進行置評。
場景重疊 想實現無限場景戰必打?
此前星巴克對瑞幸的回應中對表示歡迎有序競爭,但并沒有否認“二選一”的條款。在彭博商業周刊的《圍剿星巴克》一文中曾有這樣的描述:“一名太平洋咖啡高官也提到,2007年之前沒有太多品牌競爭時,星巴克甚至會要求與業主簽訂排他性協議,即該處只能有星巴克一家咖啡店,不準許其他品牌進駐。目前這種情況只會在二、三線城市出現。 ”
瑞星咖啡以“無限場景”為品牌戰略,對門店布局進行差異化布局,分為旗艦店、悠享店、快取店,外賣廚房店四類,其中,旗艦店和悠享店定位為中高端人群提供一個除了家庭和辦公室外的去處,這與星巴克的門店場景、定位高度重合。
如果此前瑞幸咖啡公告中提到的星巴克采用物業排他性條款與對切斷供應鏈的描述屬實的話,未來瑞幸咖啡的生存空間將過于狹小,如果不想坐以待斃,采用法律手段對應成了必然之選。
公司樓下星巴克附近的瑞幸咖啡,4月就掛出了牌子,至今尚未開業
“帶資進組” 與外賣咖啡前輩較量
在咖啡圈里,瑞幸咖啡還有位跟自己很像的前輩――連咖啡。之前筆者一度都忘記了連咖啡的存在,而在瑞幸咖啡進入市場以來,連咖啡給用戶發活動短信的頻率明顯增多。
瑞幸咖啡與連咖啡的不同在于,瑞幸咖啡采用“線上+自提”模式,連咖啡只在線上銷售;瑞幸不僅賣飲品還提供輕食和沙拉;瑞幸咖啡的定價更低;最后,最本質的一點,連咖啡兩次融資相加才兩億元,而瑞幸咖啡進場自帶10億元。
因此我們看到,瑞幸咖啡的優惠活動從上市到現在沒有任何改變,短期內500+家門店開業,并且用了非流量明星做代言,無形中提高了品牌調性。這種強勢如局的姿態,連咖啡望塵莫及。
最后
打造“無限場景”的瑞幸目前來看在線上銷售咖啡方面,似乎更勝一籌。
但在門店方面,與星巴克的較量才剛剛開始,作為咖啡飲品來說,瑞幸咖啡送來后常出現分層現象十分影響口感,以目前優惠的價格來說還可以接受,但當優惠結束,27元一杯的瑞幸,與34元的星巴克相比,前者的優勢就不明顯了,加之星巴克中國區CEO曾表示:我迫不及待地要在中國推出外賣服務了。瑞幸咖啡未來的路想必會更加曲折。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