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霸非洲的這款國產手機,絕大部分人沒聽過、沒見過通信
當國產手機巨頭們在國內市場廝殺得難分難解的時候,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國產手機品牌另辟蹊徑,跑去非洲占據了40%的市場份額,成為國內手機廠商的“出口冠軍”。
當國產手機巨頭們在國內市場廝殺得難分難解的時候,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國產手機品牌另辟蹊徑,跑去非洲占據了40%的市場份額,成為國內手機廠商的“出口冠軍”。
“我看到那里鋪天蓋地,從近到遠,密密麻麻,全世界都是Tecno Tecno Tecno Tecno Tecno Tecno,每個店面的poster,每個bill board,每塊玻璃上,每個店面都是Tecno的廣告。”這是一個到非洲旅行的中國人在東非商品大市場卡里亞庫(Kariakoo)看到的場景,“這是我走了這么多國家,第一次見到一個中國品牌做到如此讓人服氣。”
Tecno是什么?這是一款出自深圳傳音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音控股”)的國產手機,你可能聞所未聞,這不奇怪,雖然它誕生于深圳華強北,但不在中國銷售,只用于出口。
“非洲之王”
當國產手機巨頭們在國內市場廝殺得難分難解時,一個很少有人知道的國產手機品牌脫離這場廝殺,另辟蹊徑,跑去非洲占據了40%的市場份額,成為國內手機廠商的“出口冠軍”。
傳音控股(前身是傳音科技)于2006年成立于香港,如今旗下擁有Itel(低端功能機)、TECNO(大眾智能機)、Infinix(高端智能機)和Spice(介于功能型與智能手機之間)等四個手機品牌。這些品牌在“品牌非洲”(Brand Africa)調研統計的“2014年最受歡迎品牌”榜單中與蘋果、肯德基比肩。
這些年來,傳音控股在非洲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在實體經濟下行的趨勢下,2014年,傳音總出貨量4600萬部,成功躋身全球手機廠商第一陣營。2015年,傳音的手機出貨量超過5000萬部,在國內手機出口量中排名第一。到2016年,傳音手機出口量已經超過8000萬部,全部外銷,成為中國國產手機外銷冠軍。
知名研究機構Counter Point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銷量前五的手機品牌中,中國品牌已占三席,其中,在印度的市場份額超過50%,在歐洲市場超過了20%,在非洲超過40%。
不同于其他市場上份額是由多家國產手機品牌合力實現,非洲市場這40%幾乎是傳音憑借一己之力替中國制造打下的。傳音控股在非洲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超過蘋果、三星、華為。
產品不在國內銷售而是集中精力占領非洲市場,成為傳音一直堅持的戰略。從其產品發布會的地點上可見端倪,2017年3月在肯尼亞;2016年8月在埃及;2016年4月在尼日利亞……
傳音控股CEO劉俊杰表示,非洲有54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1億人口,傳音2015年在尼日利亞等重點國家的市場占有率已達40%,2016年在主要國家的市場份額也超過40%。并且,目前非洲的智能手機銷量仍在高速增長,據悉,2017年傳音手機出口有望突破1.3億部。
傳音方面的資料顯示,目前其在全世界范圍內有超過10000名工作人員,全球銷售網絡已覆蓋尼日利亞、肯尼亞、坦桑尼亞、埃塞俄比亞、埃及、阿聯酋(迪拜)、沙特、印度、巴基斯坦、印尼、越南、孟加拉國等58個國家——幾乎都是亞非拉的發展中國家。
目前,傳音在4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辦事處,全球擁有5家制造工廠,手機生產制造業主要放在中國,但公司所生產的手機全部用于出口。
“美黑”“四卡”征服黑人兄弟的心
手機市場,從來不缺競爭對手,能在眾多知名品牌中突圍而出,傳音成為“非洲之王”的秘訣是本地化、差異化、貼近消費者需求。
自拍“美黑”
智能手機的普及掀起了全民自拍的熱潮,全世界人都愛自拍,但非洲人民似乎被手機廠商和美顏修圖軟件給遺忘了。
由于非洲人民自身肌膚顏色的因素,在光線不佳的情況下,自拍出來的照片效果很差,經常畫面是周圍一團漆黑,只看得到一口白牙。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傳音大量搜集當地人的照片,進行臉部輪廓、曝光補償、成像效果的分析。
最終通過眼睛和牙齒來定位,在此基礎加強曝光,幫助非洲消費者解決了自拍困擾。
“我們針對當地市場做了非常深度的調查研究,產品研發更是高度重視本地化的特色,包括本地語言、本地聲音、本地審美觀在內,畢竟臺灣人喜歡的辣,與湖南人喜歡的辣一定有所不同。”傳音的創始人竺兆江在媒體采訪中談道。
防汗防摔
眾所周知,非洲氣候非常炎熱,時間稍微一長,拿著手機的手就容易出汗,黏糊糊的感覺并不舒服。傳音又開發出具有防汗防摔等功能的手機,讓消費者可以盡情挑選。此外還有防滑、開機時音樂非常長、來電鈴聲超大等等特點。
音樂
為了迎合非洲人天生熱愛音樂,能歌善舞的特性,Tecno專門推出適合非洲人音樂口味的音樂手機,并隨機贈送一個定制的頭戴式耳機。因此在非洲用戶中非常受歡迎,手機一上市便被瘋搶。
四卡四待
非洲用戶大多有兩張以上的SIM卡,卻受消費能力所限,大多只有一臺手機。
傳音率先在非洲推出雙卡手機,后來甚至推出了四卡手機,不出意料,產品很受歡迎。
神秘老板為波導前員工
從大陸手機廠商波導公司走出的竺兆江,是傳音公司的創始人,也是一手打下傳音非洲江山的關鍵人物。
竺兆江生于浙江奉化,1996年畢業于南昌航空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進入了當時被稱為“手機中的戰斗機”的波導公司。
他從銷售傳呼機的小業務員做起,三年后,晉升為波導華北區首席代表。2003年前后,竺兆江成為波導銷售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
后來,他主動提出開拓波導國際業務。當年國內市場競爭激烈,要做成品牌難度較大,走遍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竺兆江常常看到一些日韓品牌的廣告,卻很少在國外看到中國手機的廣告,于是他立志做一款讓全世界矚目的手機,希望有朝一日中國人自己的品牌也能在國際上受到關注。
2006年,竺兆江成立了傳音科技,專業從事移動通信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初期,傳音為了生存也干過代工,早年給一些印度和東南亞的手機品牌做貼牌(ODM)。
2007-2008 年的時候,竺兆江發現國內的手機競爭太過激烈,如果再擠進去很難分到一杯羹。事實證明,竺兆江的策略是極具前瞻性的。
經過考察,竺兆江發現非洲市場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底子雖薄,但發展潛力巨大。在他看來,非洲是僅次于中國、印度的全球人口第三多的市場,人口數達到10億等級,“而非洲市場的發展又比大陸慢,如果能夠運用大陸的技術與資源,推出適合當地市場的產品,應該會有不錯的機會。”
當一些人對非洲的印象還停留在貧窮、原始、野蠻、戰亂、封閉時,竺兆江觀察到非洲手機市場只有三星、諾基亞等少數品牌,當地人用手機就像中國人早年使用“大哥大”一樣是身份的象征。看準了這個市場大而競爭不激烈,竺兆江決定“轉移陣地”。
2007年,傳音試水非洲市場,利器之一就是在國內市場并不稀奇的雙卡手機。當時的非洲市場只有單卡手機,“傳音的想法也很簡單,非洲不同運營商之間通話很貴,一部雙卡手機等于兩部單卡手機,這對消費者來說更劃算。”一位了解傳音的人士稱。
有了產品,初來乍到的傳音如何讓黑人兄弟心甘情愿付錢呢?竺兆江選擇了打廣告。打廣告的方式就是“不停的刷存在感”,除了在電視上做廣告,還在路邊電線桿上貼廣告,甚至直接用油漆在墻上刷廣告。從內羅畢的機場道路到坎帕拉的貧民窟,從肯尼亞的邊境小城Kisii到盧旺達的旅游城市Rubevu,只要有墻的地方,就少不了傳音旗下手機品牌Tecno的涂墻廣告。
除了打廣告,服務也得跟上。在這個市場,Tecno設有專門的辦公室,隨叫隨到,負責銷售及售后維修。
有別于山寨機廠商追求快錢,抄襲成風、手機質量欠佳、操作不規范或走貨不正規的做法,竺兆江從一開始就走正規路徑鋪貨做品牌,他希望一點一點將渠道做扎實。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做法之一就是緊緊地綁住了非洲的手機代理商。
竺兆江選擇以化整為零的各級代理商作為渠道,加快現金流的流通,這更適應在非洲大陸的銷售工作。傳音有很多小批量發貨的客戶,為了方便彼此的運輸,節省物流成本,他們還找上了當地的倉儲物流系統。此外,他不但在大城市的市場里賣手機,還讓銷售員把手機裝進大箱子,直接帶到鄉下去銷售。
大手筆的廣告營銷,靈活的分銷系統,也讓傳音有了足夠的話語權:代理商只能代理傳音的手機,同時代理商需要向傳音交一定的押金,用于制約排他性。
即使傳音如此強勢,可依然有很多代理商爭搶著代理傳音的手機。
根據IDC集團數據,傳音在非洲賣出的手機絕大部分是帶物理鍵盤的非智能手機,其中最便宜的售價不過10美元。傳音在非洲主打的機型,大多售價在100美元(約合人民幣670元)左右。
竺兆江對傳音的定位很明確:“收入最高的有錢人不是我們的目標客戶,那些人一般會去選擇蘋果或者三星。”
腳踏實地,穩扎穩打,突然有一天,已經賣出2億臺手機的竺兆江發現,傳音竟然不知不覺中掌握了非洲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入口。2011年,傳音的Tecno被譽為“非洲雙卡手機第一品牌”,距離傳音正式進入非洲市場不過3年。
傳音的成功之處
因為非洲市場的成長動能,讓主要芯片業者、行動平臺廠商甚至因特網業者,都爭相與傳音合作,傳音被業界視為最具潛力的新興手機品牌之一。
2011年,傳音旗下的TECNO品牌就被譽為“非洲雙卡手機第一品牌”,當時距離傳音正式進入非洲市場不過3年。
正是不斷滿足非洲消費者的需求,傳音在2015年度被非洲消費者最喜愛品牌100強,位列第16位,領先于索尼、微軟等品牌,大漲國產品牌的臉。如今,傳音在全球累計已售出超過2億部雙卡手機,在非洲積累了數以億計的粉絲。
創業的本質,是滿足需求,不管有多少人認為傳音做的手機很Low,但是它的確滿足了非洲消費者的需求,這就是傳音成功的原因之一。
其次,抓住了先機也是關鍵因素,被問及為何能夠成功,傳音的答案是“不過早走半步”。當年諾基亞和三星也都在非洲市場有布局,但都沒有把非洲市場當成重點。
此外,這與創始人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和完備的商業策略也是分不開的。如果傳音不是提早認清國內的市場行情,在國內如此折騰,未必會如此成功。
在業內人士看來,傳音的故事并不神奇,這是由創始人的風格和能力決定的:傳音首先是一家營銷型公司,技術并不領先,商業模式也談不上創新,但貴在認真。
“傳音在非洲的營銷方式非常傳統,就是廣告投放加發展傳統經銷商。相比其他山寨廠商,它的高明之處在于做得比較早,工作比較細致,而且幫它做貼牌的都是優秀企業。可謂集齊天時、地利、人和。”一位為傳音做牌的廠商總結說。
據接近傳音的人士稱,傳音從創立之日起就明確“不能賒賬”的原則,并堅持“先收款再發貨”。“傳音一起步就比較正規,注重品牌,致力于研究本地用戶使用習慣,培養用戶和渠道商的忠誠度,不僅自己賺了錢,還教會當地人怎么做生意。相對三星這樣的大企業,傳音更接地氣。”例如,傳音的功能機可以做到和智能機一樣下載游戲等多種應用,這種玩法三星就不會。另外,傳音所植根的土壤也是一個重要的基礎,這源于深圳華強北在手機研發、設計、生產上形成的一整套完備、高效的供應鏈體系。
竺兆江則常常談到,中國民營企業征戰非洲的最大優勢,即擁有世界水準的中國制造產業鏈,可以近距離吸收中國這個十億級市場的紅海實踐經驗,并且,比國際巨頭更靈活。他在內部會議上常提到一句話:“我們是長跑型企業,絕對不會為了短期利益出賣未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