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掉隊真相:戰略迷失,還是利益內耗?觀點
在白酒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洋河股份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2024年,洋河股份營收、凈利雙雙大幅下降,成為白酒五強中唯一業績雙降的企業,收入和凈利均滑落至第五位,與白酒第三把交椅的距離越來越遠。
在白酒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洋河股份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2024年,洋河股份營收、凈利雙雙大幅下降,成為白酒五強中唯一業績雙降的企業,收入和凈利均滑落至第五位,與白酒第三把交椅的距離越來越遠。
營收凈利雙降,掉隊明顯
2024年,洋河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88.76億元,同比大幅減少42.5億元,降幅達12.83%。這是自2021年以來,公司首次出現年度收入下滑,且規模在近四年中處于倒數第二。此前三年,洋河股份均保持雙位數增長,增速分別為20.14%、18.76%、10.04% ,反差巨大。
分季度來看,2024年洋河股份各季度收入分別為162.55億元、66.21億元、46.41億元、13.6億元。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增長8.03%,但隨后三個季度同比分別大幅下滑3.02%、44.82%、52.17%。進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為110.66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1.92%,增速已連續四個季度同比下滑,經營挑戰嚴峻。
反觀其他白酒巨頭,貴州茅臺2024年實現收入1741.44億元,同比增長15.71%;五糧液收入為891.75億元,同比增長7.09%;一直與洋河股份爭奪第三把交椅的山西汾酒、瀘州老窖,實現收入分別為360.11億元、311.96億元,不僅收入均遠超洋河股份,同比還分別增長12.79%、3.19%。
在利潤方面,洋河股份的跌幅更為驚人。2024年歸母凈利潤66.73億元,同比減少33.43億元,降幅高達33.37%,利潤水平與2017年的66.27億元相當。分季度來看,2024年各季度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0.55億元、18.92億元、6.31億元、-19.05億元,其中第一季度同比增長5.02%,后三個季度同比分別大幅下滑9.75%、73.03%、915.9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為36.37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9.93% ,已連續四個季度同比大幅下滑。而其他白酒巨頭的凈利潤均實現增長,茅臺2024年凈利潤862.28億元,同比增長15.38%;五糧液凈利潤318.53億元,同比增長5.44%;瀘州老窖、山西汾酒凈利潤分別為134.73億元、122.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1%、17.29%,均實現對洋河股份的反超。
核心產品受挫,市場份額被擠壓
一直以來,中高檔酒是洋河股份的頂梁柱,收入占比普遍在85%以上,2022年更是高達約89%。然而在2024年,中高檔酒收入僅243.17億元,同比減少42.22億元,降幅14.79%,成為導致公司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2021 - 2023年,中高檔酒收入雖保持增長,但增速逐漸放緩,分別為21.95%、21.87%、8.82% ,到2024年更是出現大幅下滑。
普通酒表現同樣不佳。2021 - 2023年,普通酒收入均保持增長,2024年卻出現微降,收入為39.31億元,同比微降0.49%。
從市場區域來看,江蘇省作為洋河股份的大本營,市場優勢正逐漸被動搖。2024年,江蘇省內市場為洋河股份貢獻超45%的營收,但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1.43%至127.48億元。拉長時間線,2019年、2020年,洋河股份江蘇省內市場便曾連續兩年出現下滑,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下降11.30%、7.18% ,2021 - 2023年雖恢復增長,但同比增速逐年放緩,分別為20.87%、15.28%、8.05%。今世緣在江蘇市場的迅猛發展擠壓了洋河的市場空間,2019 - 2024年,今世緣江蘇地區營業收入由48.52億元增至115.4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6.81%,遠高于洋河股份同期在江蘇地區4.36%的年復合增長率。
在省外市場,2024年洋河股份同樣出現雙位數下滑,同比減少14.35%至155.00億元,且毛利率同比減少3.35個百分點至73.72%。在巔峰時期的2021年,其省外毛利率可達78.86%,“以價換量”策略在全國區域擴展中已逐漸失效。
費用反常增長,研發投入驟減
在營收凈利雙降的情況下,洋河股份的多項費用卻反常上升。2024年,公司銷售費用支出高達55.16億元,同比增加1.29億元,增幅2.4%,其中廣告促銷費金額高達36.49億元,同比增加1.88億元,增幅5.44% 。管理費用為19.25億元,同比增加1.6億元,增幅9.09%,職工薪酬8.26億元,同比增加0.92億元,增幅12.55%,主要是生產人員數量大幅增加所致。財務費用更是大漲了19.04%。
而投資者普遍認為不該下降的研發費用卻驟降至1.05億元,同比減少1.8億元,降幅63.2%。公司稱主要系本期研發項目減少,研發費用發生額相應下降。
股權爭議與激勵隱憂
洋河股份披露2024年財報之時,正陷入股改合規性爭議。洋河上市前改制,管理層持股平臺公司合并為江蘇藍色同盟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持有洋河股份17.59%股權。天眼查顯示,洋河兩位前董事長楊廷棟與張雨柏,均各持有江蘇藍色同盟股份有限公司16.8636%的股權,前董秘叢學年持有4.9905%的股權 ,原一眾高管出現在股東名單中。圍繞洋河改制的合規性問題,引發激烈爭議,但江蘇藍色同盟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洋河股份的第二大股東,仍繼續享受分紅。
按照洋河股份2024年的分紅預案,全年將分紅超70億,而歸母凈利潤為66.73億,分紅率為104.90%。江蘇藍色同盟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洋河股份的17.59%股權,2024年將拿到稅前分紅款12.31億元。如按兩位前掌門人楊廷棟與張雨柏的持股比例,兩人每人將拿到的稅前分紅款超過2億元。前任掌門人憑借股改獲得的股東身份獲取巨額分紅,而現任掌門張聯東持股數為0(未計算員工持股計劃中的6萬余股),僅拿到150萬的年薪。這樣的分配格局,引發部分投資者擔心現任高管會因利益差距而缺乏動力,甚至有“擺爛”的傾向。
洋河股份在2024年的業績大滑坡,暴露出其在品牌、產品、營銷以及管理層等多方面可能存在問題。未來,洋河股份能否扭轉局勢,重回增長軌道,還有待觀察其在戰略調整、市場拓展、產品創新等方面的舉措與成效。
出品丨經濟格局
撰文丨九裘小妹
編輯|鄒貓小妹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