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的“季報詛咒”還要持續多久?觀點
可能每次說起陌陌,大家都會有一個謎之微笑。
可能每次說起陌陌,大家都會有一個謎之微笑。
但實際上陌陌近幾年的營收可以用“風生水起”四個字來形容。這主要還是因為它轉型成了一個直播平臺,而且是那種比較草根式的陌生人的直播平臺,所以說,陌陌也不是以前的陌陌了,言下之意是說,它也不是那個約什么的軟件了。
但接下來的問題是,每次財報的公布之后,陌陌的股價就像有詛咒一般暴跌,不僅又讓人懷疑,直播的動力可以持續嗎?
陌陌的“季報詛咒”依然存在
幾乎與Q2季報時股價走勢如出一轍,一份靚麗的財報反讓陌陌的市值一天蒸發掉近12億美元。
2017年11月28日晚間,移動視頻社交應用陌陌發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的財報。在第三季度,陌陌營收達到3.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6%。其中,直播業務為陌陌帶來了3.026億美元的營收,占比達到86.4%。
這份財報原本看起來無比亮眼,但意外還是發生了。
當日陌陌在盤前就一度大跌20%,低迷的股價在交易時間絲毫沒有反彈的跡象,最終陌陌收盤股價下跌5.82美元至25.08美元,跌幅達18.84%,創下三個月最大跌幅。
有分析認為,陌陌又在發布財報當日股價暴跌主要原因是公司第四季度營收預期不及市場的預估。
但除這一因素以外,付費用戶增速停滯問題、阿里系股東離場以及陌陌單一的視頻直播也并沒有良好的用戶體驗,這些都加劇了市場的恐慌。
視頻直播撐起半邊天,但產品體驗并不佳
眾所周知,正是直播業務讓陌陌峰回路轉。
陌陌與2014年12月上市,此后月活躍用戶數從歷史的最高點7840萬逐漸下降到2015年底的6980萬,隨之而來的,股價也一度跌至上市首日的50%。
2015年底正式上線直播后,陌陌不僅營收利潤大漲,月活躍用戶量也輕松突破8000萬大關,自然而然股價也節節攀升。
在直播風口的帶領下,陌陌搖身一變成為“搖錢樹”。但是從今年第一季度開始,陌陌就出現了營收與股價背道而馳的現象。那么,一直保持高增長的陌陌,為何會與收入放緩的唯品會有同樣的遭遇?
先拋開深層原因不說,首先在用戶端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陌陌已經開始不得人心了。
11月28日晚間,陌陌科技官方微博發了這樣一條微博,向眾人交出自己Q3的完美答卷。
但翻開下面僅有的22條評論里,大概有98%都是在吐槽陌陌的廣告太多,產品體驗不佳。
的確,一款靠約P而紅的社交軟件,雖然滿足了少數人的一種所謂的獵奇和身理需求,但這個充滿負能量的東西,換了一種模式似乎也并不能脫去之前的外衣。
付費用戶增速停滯
當然,單單的用戶體驗問題不足以決定股價的高低,陌陌自身的業務問題或許也讓資本失去了信心。
從陌陌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視頻直播業務維持著增長的勢頭,在第三季度營收中帶來了3.026億美元的營收,占比達到86.4%。
陌陌也在財報中顯示,視頻直播業務之所以營收增長迅速,是源于季度支付用戶的增加,其中每個季度中每位付費用戶帶來的平均營收也在增長,這主要是虛擬禮物的一些新場景的推動。
但事實上,陌陌視頻直播服務的第三季度支付用戶數量為410萬,而今年前兩個季度,該類型用戶數量也是410萬左右。這就不知道陌陌所說的付費用戶的增長用戶在哪里?
成立近6年的時間,如今的陌陌希望用“視頻社交”這個詞來定位自己,我們從以下數據就可以看出,目前陌陌的戰略方向也是以視頻直播為主。
2017年第三季度的營收方面視頻直播占比已經占到總營收的85.37%,這一數字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時候只有30.65%。
實際上,雖然直播業務占比越來越重,但陌陌的直播業務營收環比增長率卻一直降低。
2016年陌陌業績爆發時,直播業務的環比增長率達到271.15%,剛剛發布的第三季報顯示,如今直播業務的環比增長率已經下降至16.65%。
陌陌做直播的優勢,在于它的用戶都有很強的交友目的性,而不純粹是為了打發時間。這種目的性,使得陌陌在長尾直播內容的分發問題上處理得比其他平臺更好。
但視頻直播本是一項耗費成本巨大的業務,因此付費用戶數量停滯,用戶的參與度也不高,這也是令投資者擔心的又一個主要因素。
當然,陌陌也正在努力的尋找新的增長點,比如說7月,發布了陌陌8.0版本,上線了快聊、派對、狼人殺等新功能,力求幫助用戶通過視頻、娛樂的方式交友。正式開啟轉型之路,以減少對直播的依賴性。
但所謂的“視頻社交”在當下的中國市場到底能不能成為下一個“直播”還有待檢驗。
至于除視頻以外的業務狀況,主要還是包括會員訂購以及虛擬禮物上面的增值服務收入,不過這些似乎還并不能吸引投資人的眼光。
其實對于資本市場來說,陌陌的營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陌陌是否還有穩定的用戶增長,未來是否有上升的空間。就目前陌陌的商業模式來看,一方面付費用戶增長滯緩、一方面營收結構過于單一,找不到新的突破點,在直播紅利褪去的當下,得不到資本市場的親睞也是情理之中的。
阿里系股東離開的又一信號
巧的是,在公布財報的前幾天,陌陌也發布了一條關于人事變動的公告。
陌陌在公告中稱,11月24日,張思川、虞鋒、蔡崇信因個人原因從陌陌董事會辭任,并即刻生效,陌陌董事會的成員人數降至6人,分別為陌陌創始人唐巖、李勇、張穎、沈南鵬、齊大慶和Bing Chung Tam。
其中虞鋒是云鋒基金的創始人之一,馬云是云鋒基金的另一位創始人。蔡崇信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之一,現為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
虞鋒是在2014年5月開始任陌陌董事,并于2015年12月任獨立董事,而蔡崇信是在2016年2月開始加入陌陌董事會。
其實說這么多,只想證明一件事——他們都屬于“阿里系”。
就在陌陌已經連續11個季度盈利,阿里系的股東撤離似乎也對投資者對陌陌的信心造成一定的影響。
關于阿里巴巴和陌陌的淵源,要從馬云的“社交夢”說起,可能投資陌陌的終極目的是收購。但陌陌在直播有大規模盈利之后,阿里想要控制陌陌的希望便落空,雙方利益難以達成一致,只能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阿里當年投資陌陌,無非也是看中了陌陌這一社交平臺的屬性,但是如今的陌陌太專注于直播平臺了,直播行業的天花板已到,陌陌仍繼續專注直播,不在直播發展的基礎上打造當下新的產品,那么對于阿里巴巴來說,或許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阿里巴巴在2017年3月就開始大幅減持陌陌。而在3月31日,阿里巴巴已經消失在陌陌主要股東之列。
但阿里已經在5年內獲得了27倍左右的回報。
其實阿里的退出也并不能代表著其放棄了社交的夢想,我們只能說阿里或許是對于社交執念有了新的認知。
比如在共享單車大戰中展現的思路:一個做入口、做超級工具的支付寶,讓外界再次看到那個當初好用實用的阿里旗艦應用。把自己最熟悉和擅長的用戶體驗當做是新的增長點。
只不過他對社交認知有了新的變化,可對陌陌來說就意味著釜底抽薪,離開了阿里這個大靠山,陌陌的直播業務似乎也得到了一個瓶頸期。
而對于現在的陌陌來說,如何保住現在“好看”的數據也成了至關重要的關鍵。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