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催熟的生鮮第一股每日優鮮,為何走到了退市的邊緣?觀點

每日優鮮雖搶一步上市,但卻遭遇了出道即巔峰,開盤即破發,毫無疑問的是,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中的每日優鮮,當下正站在退市邊緣。
短短一年時間里,每日優鮮作為曾經風光無限的生鮮第一股,如今卻正面臨退市危機。
近日,北京每日優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532.95萬元。與此同時,每日優鮮股價也展示著“跌跌不休”的狀態。截至收盤,每日優鮮報0.157美元/股,與開盤價13美元/股形成巨大反差。
每日優鮮雖搶一步上市,但卻遭遇了出道即巔峰,開盤即破發,毫無疑問的是,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中的每日優鮮,當下正站在退市邊緣。
市值縮水,增長停滯
2020年,生鮮電商在資本的助推下,迅速發展壯大。2021年6月,每日優鮮搶先成為“生鮮電商第一股”,卻在甚至上市不足一年后股價接連走低,今年4月,股價更是跌破1美元/股,跌了98.2%,面臨退市風險。
招股書數據披露,2018年~2020年,每日優鮮分別實現營收35.5億元、60.0億元和61.3億元。雖然營收規模不斷在擴大,但每日優鮮正在全方面“收縮”。2018年~2020年,公司凈虧損分別高達22.32億元、29.09億元和16.49億元,三年累計虧損67.9億元。到了2021年,其虧損局面竟進一步擴大,2021年一季度凈虧達6.1億元,相較上年同期1.95億元凈虧損額擴大超3倍。
如今的每日優鮮,股價暴跌、市值蒸發,“千億級生鮮企業”之夢也逐漸破碎。無論是誰,都對每日優鮮失去了信心。
鏡面商業認為,隨著多個互聯網平臺降維打擊式入局,再加上線下商超的電商業務快速發展,國內生鮮電商市場搶奪激烈。每日優鮮也并沒有帶來驚喜,反倒是將其推向了燒錢虧損的電商老路。
投訴不斷,多事之秋
今年以來,每日優鮮還出現了因拖欠貨款被供應商斷貨的事件。據相關報道,每日優鮮因拖欠2020年貨款被供應商訴至法庭,最多的欠款金額接近千萬。
另外,據工信部消息,每日優鮮等APP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違規收集及超范圍使用個人信息,以及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
不僅如此,事實上不少消費者也曝光出在每日優鮮平臺上購買到了有質量問題的商品。在投訴平臺上,每日優鮮的相關投訴高達3101條,其中,有消費者投訴在平臺上面買的粽子吃出異物、買到劣質羊肉卷、快過期的酸奶、洋蔥腐爛發臭、甚至有的用戶表示吃完后出現腹痛腹瀉等問題……
鏡面商業認為,作為生鮮電商平臺,每日優鮮卻無法保障“新鮮”、甚至產品出現許多劣質問題,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健康問題,難以把控好產品質量問題。在供應商與消費者兩端之間,每日優鮮陷入了嚴重的信任危機。
加速失血,退市風險
當下,每日優鮮正陷入資金鏈緊缺、賠本賺吆喝但收效甚微的尷尬境地。回首疫情時期,在市場需求暴漲下的每日優鮮并沒有給出理想的做法,在供應鏈上下游把控和調度上都有所欠缺,以致于開始出現明顯的“資金困難”。
自2014年成立以后,每日優鮮每年都會出現凈虧損和經營活動現金流的凈流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每日優鮮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僅剩下21.72億元,但其流動負債高達32.23億元。第四季度,虧損再次擴大,每日優鮮的現金流已經不足以支撐其還債。
與此同時,每日優鮮增加了向顧客提供的折扣、優惠券等,因此加大了銷售和營銷的開支。2021年二季度,銷售和營銷開支為3.047億元人民幣(約合4720萬美元),而2020年同期為1.392億元人民幣。到了第三季度,銷售和營銷開支為2.562億元人民幣(約合3980萬美元),而2020年同期為1.703億元人民幣。
不難看出,每日優鮮通過加大營銷和購物折扣優惠來吸引客戶、增加消費者的粘性,從而也進一步壓縮了其利潤空間。鏡面商業認為,事實上,在低利銷售和價格戰的高成本壓力之下,盈利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每日優鮮。而連年虧損后,每日優鮮似乎有些撐不住了,從而走向了退市的邊緣。不能忽視的是,靠造概念、講故事就能獲得融資的時代已經過去,想重拾資本的信心,每日優鮮還要拿出實打實的成績。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