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頻“老三”荔枝擬上市!曾遭下架30天,版權掣肘打色情擦邊球觀點
經過幾年大浪潮沙,如今在線音頻市場基本形成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三強爭霸的格局。
經過幾年大浪潮沙,如今在線音頻市場基本形成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三強爭霸的格局。
近日,據“IPO早知道”報道,在線音頻平臺荔枝”計劃于今年內完成赴美上市,募集資金規模約1億美元,如果上市成功,其將超越喜馬拉雅、蜻蜓成為國內“在線音頻第一股”。
荔枝(原名荔枝FM)創辦于2013年,起初定位于網絡電臺播客,2016下半年,荔枝研發出了云直播技術,讓更多用戶可以同時參與聲音的直播互動;同時,去年荔枝宣布品牌升級戰略,正式“去FM化”更名為荔枝。
賴奕龍表示,現在許多年輕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收音調頻,去掉公司名字中的“FM”,“我們要脫離傳統音頻局限,全面布局聲音的更多領域?!?/p>
據官網聲稱,截至2017年12月,荔枝擁有超過1.2億的全球注冊用戶,600萬日均活躍用戶,簽約了500位聲音主播,以及1億期音頻節目,成為中國領先的聲音互動平臺。創始人賴奕龍表示,平臺的語音直播收入達到1億元規模,新方向被市場認可,宣布主營業務轉為語音直播。
打色情擦邊球
轉型為語音社交直播為荔枝拓寬了盈利渠道,但正如其slogen“人人都可以做主播”的口號一樣,內容的大爆炸也滋生了許多低俗違規的亂象。
就在今年6年,荔枝就遭遇了一次下架整頓危機。在網絡音頻亂像整治行動的處理名單中,網信辦公布了包括網易云音樂、荔枝、喜馬拉雅、企鵝FM在內的四款應用程序存在有害信息,相關的應用程序被責令下架30天(2019年6月29日至2019年7月28日),前日方才自行恢復上架。
網信辦羅舉的罪證包括有:音頻直播平臺藏污納垢,任由主播傳播性暗示、“嬌喘”等色情淫穢信息,甚至引誘用戶跨平臺從事違法違規交易;有的音頻即時通訊應用以私密社交、一對一社交為賣點,公然傳播招嫖賣淫等違法犯罪信息;有的網絡音樂平臺傳播所謂“色系神曲”,宣揚“二次元文化”、“亞文化”;一些有聲讀物平臺宣揚歷史虛無主義,傳播驚悚恐怖、神仙鬼怪、僵尸、冥婚等怪力亂神的網絡小說,散布封建迷信思想。
此類內容屬于淫穢色情信息或者低俗信息,即使由用戶單獨發布,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荔枝也沒有盡到基本的管理義務,違反了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
對于荔枝來說本身商業模式是做音頻社交,平臺上的主播是吸引用戶的重要內容,但主播內容把關很難做到平衡。荔枝如何做好內容監管的同時又能夠不影響平臺用戶增長這是個很大的難題。
版權掣肘難行
2015年,荔枝試圖加入音頻平臺的版權混戰中,卻遭喜馬拉雅訴侵權而從App Store下架。被侵權官司纏身的荔枝,最終放棄了PGC的爭戰,轉型為UGC語音直播平臺。
UGC模式最大的優勢是能夠最大量地挖掘優質的內容生產者,但UGC模式也有版權漏洞,這個問題始終是一塊絆腳石。
以音樂為例,在荔枝搜索一些歌曲關鍵字后,會發現有不少主播將一些知名歌手的歌曲轉制成音頻格式上傳到自己的節目中,有的音頻內容是用戶翻唱的,而有的明顯是歌手的原音。
據小編發現,在最新的荔枝APP中,以“周杰倫”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時就檢索出大量歌單,其中就有用戶將周杰倫的原音歌曲上傳,有部分是背景音樂,也有以串燒形式存在的。
業內人士指出,正版音樂維權過程較為麻煩且有一定成本,多數情況下版權方管不過來或不想管,但這不意味荔枝無責任,身為平臺方有告知、刪除的義務,否則就構成間接侵權,也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
此外除了涉嫌侵權正版音樂,荔枝上的翻唱音樂也存在隱患。
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規定,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作品,這些行為都侵犯他人著作權。
通過企查查平臺統計數據顯示,荔枝因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由被起訴的官司有56條、因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案由被起訴的官司有28條、因侵害錄音錄像制作者權糾紛案由被起訴的官司有3條、因知識產權與競爭糾紛案由被起訴的官司有1條。
很難統計,荔枝平臺上到底有多少內容存在版權問題,這些不合法的內容確實為其吸引了許多用戶,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其滋生擴散,下一次亡羊補牢,或許為時已晚。
語音直播還有未來?
根據QuestMobile數據統計顯示,從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移動互聯網用戶時長增速從22.6%降至11.8%,到了2019年6月,增速已經滑到了6%,人均單日時長358.2分鐘。
從這組數據來看,在線音頻行業在未來也將會面臨用戶增長的天花板,各平臺的用戶爭奪也將會更加激烈。
在在線音頻行業經過一輪淘汰跟洗牌后,市場形成以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三強爭霸的格局。從這幾家平臺公布的數據來看,荔枝面臨很強的競爭對手,尤其是喜馬拉雅綜合實力優于荔枝。
在用戶規模方面,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喜馬拉雅FM用戶規模已突破4.8億,市場占有率超70%。來自易觀千帆指數顯示,荔枝的月活躍用戶2019年上半年從1025.4萬人增長到1149.7萬人,增長幅度僅為12.13%,當前月活躍用戶數僅為喜馬拉雅的約八分之一。目前來看,荔枝跟喜馬拉雅存在的差距是還不小。
而資本市場也處于觀望階段,自從去年1月份完成D輪融資后,荔枝沒有進行新一輪融資,也沒有公布最新語音直播月收入流水數額。如果上市消息屬實,荔枝目前依舊渴望得到資本的助力。
語音直播到底有沒有未來外界似乎還看不懂。不過荔枝創始人賴奕龍則認為找到了新方向。其曾認為,“抖音用圖像配合聲音,變革了整個視頻行業的展現方式,而我們(荔枝)希望不斷拓展聲音新的玩法,長短結合?!?/p>
確實,聲音不只有電臺模式,但相比視頻直播,語音直播的受限邊界也顯而易見。其實,多人聊天,唱歌,陪聊,游戲開黑,甚至對戲,荔枝的語音直播,看起來和PC時代的YY很像。但大家都知道,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YY最終也繳械投降,加入視頻直播的大營。
如今,荔枝彌補了聲音直播在移動端的一塊空白,但未來他又將成為下一個YY?還是屹立不倒呢?我們拭目以待。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