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業績回暖難掩困境:營收增長緩慢,付費用戶流失風險加劇快訊
在數字音樂流媒體的激烈競爭中,騰訊音樂(TME)與全球巨頭Spotify的業績對比,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騰訊音樂在國內市場的困境與挑戰。
在數字音樂流媒體的激烈競爭中,騰訊音樂(TME)與全球巨頭Spotify的業績對比,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騰訊音樂在國內市場的困境與挑戰。盡管兩者都發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但市場反應卻大相徑庭,騰訊音樂的股價并未如其業績表現那般受到投資者的青睞。
騰訊音樂的營收規模與Spotify相比,差距明顯。盡管在2024年三季度實現了70.2億元的總收入,同比增長6.8%,結束了此前連續五個季度的下滑趨勢,但這一增速與Spotify的18.8%相比,仍顯遜色。更為關鍵的是,騰訊音樂的營收結構正面臨巨大挑戰。過去,社交娛樂服務曾是騰訊音樂的盈利支柱,貢獻了五到七成的營收。然而,隨著監管趨嚴和短視頻等新興娛樂形式的沖擊,這一業務板塊的收入出現了明顯的收縮,進而拖累了公司的整體營收表現。
在付費用戶方面,騰訊音樂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盡管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同比增長15.5%至1.19億,但這一增速與前幾個季度相比已經出現放緩。更為令人擔憂的是,騰訊音樂的超級會員(SVIP)數量僅占付費用戶數的8.4%,滲透率極低,僅占總月活躍用戶數的1.8%。這表明,盡管騰訊音樂在嘗試通過增加更多權益來吸引用戶升級為SVIP,但這一策略并未取得顯著成效。隨著付費用戶和付費率同比增速的放緩,騰訊音樂從付費用戶身上獲取價值的能力將越來越弱。
在內容方面,騰訊音樂也面臨著同質化的挑戰。在內容質量和服務體驗未能顯著提升的情況下,頻繁漲價很可能導致用戶流失。當用戶發現其他平臺提供更便宜且質量相當的服務時,他們很可能會選擇轉投他處。因此,漲價策略雖然能夠短期內增加平臺收入,但長期來看卻可能損害用戶的忠誠度和平臺的口碑。
此外,騰訊音樂還面臨著來自國內外音樂流媒體平臺的激烈競爭。在國內市場,網易云音樂、蝦米音樂等平臺都在不斷發力,爭奪用戶資源和市場份額。而在國際市場,Spotify等巨頭也在不斷擴大其影響力,對騰訊音樂的全球化戰略構成威脅。這些因素都使得騰訊音樂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
綜上所述,騰訊音樂在營收增長、付費用戶增長、內容同質化和市場競爭等方面都面臨著諸多挑戰。盡管公司正在嘗試通過調整業務結構、增加付費權益和拓展國際市場等方式來應對這些挑戰,但未來的道路仍然充滿荊棘。騰訊音樂能否成功突破困境,講出更好的“故事”,仍需時間給出答案。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