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簽約華為海信海爾,蘇寧易購818要“放大招”了?觀點

隨著818日益臨近,蘇寧的“朋友圈”正在迅速擴大。
隨著818日益臨近,蘇寧的“朋友圈”正在迅速擴大。
8月11日,史上“規模最大”的蘇寧易購零售云合作伙伴大會正式召開,同日,蘇寧易購與海爾青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敲定3年內1010億銷售規劃。12日,華為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到訪南京蘇寧總部,雙方簽訂訂3年全場景生態合作協議;同日,蘇寧與海信達成合作。
818大促之前,華為、海爾、海信等企業與蘇寧密集簽約合作背后,透露出怎樣的信號?今年蘇寧818又會有怎樣的變化,我們不妨深入探討一番。
“朋友圈”擴容的背后,供應鏈效率升級的“蘇寧范式”
英國管理學家查爾斯·漢迪認為,在企業第一曲線到達巔峰之前,找到帶領企業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企業就有可能實現“永續增長”。
對于電商平臺來說,增量時代結束之后,供應鏈效率則是開啟“第二曲線”的關鍵。那么,如何提升供應鏈鏈效率?
蘇寧給出的答案是,以818為觸達,一方面規模整合供給,一方面鏈接規模化的需求端,從而提升整體人、貨之間的流通效率。
從供需的角度來看,平臺的本質是做渠道,是鏈接生產者、消費者的第三方渠道,本質是鏈接供需,而平臺能否有效的鏈接供需主要看是不是提高了供需的鏈接效率。
由此不難推斷,蘇寧作為鏈接供需的平臺方,“朋友圈”不斷拓展的背后,蘇寧其實是在做供給端的資源整合,從而在接下來的818中,以規模供給,匹配規模需求,從而提升供需的鏈接效率。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供應鏈效率提升帶來的最直接的變化就是,同等品質的商品價格更加便宜。
這一點,從前些天羅永浩直播帶貨上也可以窺得一斑,蘇寧作為老羅帶貨的供應鏈合作方,在部分產品上真正達成了“全網最低價”,最終老羅打了一場漂亮的直播帶貨“翻身仗”。
如今818臨近,蘇寧這樣的供應鏈效率釋能得以進一步擴展。這也是今年蘇寧818的一大看點:聯手華為、海爾、海信,蘇寧“朋友圈”進一步擴容之后,今年蘇寧818到底能夠帶來怎樣的低價好物品,十分令人期待。
從大環境上來看,疫情之下出口萎靡不振,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而蘇寧供應鏈效率升級之后,越來越多的低價好貨在幫助消費者省錢的同時,也能帶動消費經濟增長。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不斷拓展“朋友圈”,深挖平臺供需匹配效率升級的蘇寧,實際上也是幫助品牌商從存量市場中發掘增量。華為、海爾、海信為什么會選擇蘇寧?實際上,主要還是看上了蘇寧在渠道、品牌上的獨特優勢。
在蘇寧的全渠道全場景覆蓋下,一是在銷量上有保障,作為家電第一渠道,用戶忠誠度、信賴度有獨家優勢,二是對于品牌商來說,存量增長時代,渠道的重要性凸顯,優質渠道的鋪貨帶來的則是實實在在的銷量。
這樣的優勢,也體現在蘇寧的市場份額占比上。根據中國家電研究院家電市場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蘇寧易購以23.9%市場份額位居家電行業第一。反過來看,其實此次與華為、海信、海爾的合作,也進一步夯實了蘇寧行業第一渠道的地位,從而強化了蘇寧的品牌實力。
不俗的成績背后,蘇寧本質上以供應鏈為根基,以場景、金融、技術等多方位的服務優勢為著力點,真正打通供給與需求兩端,打通了存量市場的商業節點,以人貨供需的高效匹配,結構性重塑供應鏈生態,從而實現供應鏈的生態效率。
以優質、高效的供應鏈效率為核心,蘇寧其實正在構建起企業增長的“第二曲線”。有望在電商增長的存量時代,逐步釋放新的增量紅利,從而促進行業實現進一步增長。
蘇寧聯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智賦零售”樣板間
“一項技術的許多組成部分被其他技術共享,大量的進步就會自動產生。”著名經濟學家布萊恩·阿瑟在《科技的本性》這本書中寫到。
數字化技術,其實就是這樣的“被共享的技術”,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技術、商業上的變革。在零售領域,供應鏈的數字化,則是這場由技術變革引發商業變革的映射。
在供應鏈數字化能力上,蘇寧也走在行業的前列。
“這是一場上游廠商和蘇寧從各自為戰自建終端走向專業協同共拓市場的渠道革命,是蘇寧從零售商邁向零售服務商的重要升華。”在蘇寧易購零售云合作伙伴大會上,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在致辭中說道。
蘇寧深知,要完成從零售商邁向零售服務商的升級與轉型,關鍵在于與合作伙伴們一起,構建起一個數字化供應鏈的賦能生態。
如果說,與華為、海信、海爾等企業建立深度合作,是在深入完善蘇寧的供應鏈生態能力,那么,供應鏈的數字化,則是把這種生態能力數字化,從而實現“數據生產力”下的供應鏈效率,進而釋放數字效率紅利。
而這樣的紅利,實際上是雙向的。
對于C端來說,高效的數字化供應鏈能力意味C2M模式下更多的個性化產品,以及貨的品質與性價比的極致平衡。說白了就是好貨更多,價格也更低。對于B端來說,則意味在B2B的貨物流通環節中,成本更低,貨到人的距離更短,賣貨效率也就更高。
比如,蘇寧零售云,就是這種數字化賦能生態能力的一種體現。比如,疫情期間,零售云借助社群、直播、微店線上能力,幫助線下門店運營,在數字化能力下,以C2M產品與品牌供應方深度協同,共同沉淀零售數字化的價值增量。
明尼蘇達大學的赫維茨教授在1972年創立的“機制設計理論”中提出了“激勵相容”的概念:“通過制度實現集體價值最大化的效果。”
以數字化的供應鏈生態為觸達,蘇寧實際上貫徹了“激勵相容”原則,聯合品牌商和渠道商,提高全鏈路效率,實現產業共贏。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無論是整合供應鏈生態,還是發力零售數字化,蘇寧實際上都是在搭建一個“智賦零售”的能力中臺,通過搭建基礎設施、智慧賦能的方式,促進整個零售行業的供應鏈效率以及數字化效率的深刻變革。
可以確定的是,即將到來的818大促,將成為蘇寧數字化供應鏈實力的“秀場”,在這場燈光四溢,凝聚著無數消費者的關注和期待的舞臺之上,蘇寧易購能夠為人們帶來怎樣的驚喜,頗為值得人們期待。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