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紅米Note的充電、屏幕、拍照堪稱怪物,結果性能拉了。。。互聯網+
導讀
托尼挑一個拍照好的,還真的有些困難。
托尼挑一個拍照好的,還真的有些困難。
今天晚上紅米發布了新一代的紅米 Note 12 系列。
按照慣例,Note 系列是單數主打性能,雙數主打拍照、顏值,還有其他花里胡哨的技術。
Note 12 系列也的確玩了很多花活,比如這次搞了個全系 OLED,Pro 和 Pro+ 都加入了膠片風格攝影等等。
這次托尼也是搞到了這次花活里搞得最酷的一款,Redmi Note 12 探索版,主打 210W 快充。
這款手機號稱從 2% 起充,9 分鐘就能充到 100%。
為了達到前所未有 210W 的充電速度,小米給這款手機整了一塊特別牛逼的雙芯 4300mAh 電池,還安排了 3 顆并聯的 100W 充電芯片。
托尼大概算了算,用 210W 5V 充一個 4300mAh (4.3Ah) 的電池,就意味著電池的充電倍率妥妥接近了 10C。(C是一個說明電池充放電能力的值)
就這么講可能不太直觀,讓我們看看其他常見鋰離子電池的數據。
特斯拉 250kw 快充看起來非常離譜,但其實換算成 model 3 電池組的充電倍率,也不過 2 到 3C。
給大功率小型電機供電的航模電池,即使可以做到放電 20 到 40C,充電一般也就 5C 到頭,不敢再高。
這么一對比,是不是顯得小米這次的電池強得有點離譜。。。
而除了特別設計的電池之外,小米的工程師還用了一些其他手段。
比如為了散熱,三顆充電芯片分布在兩個位置上,避免熱量集中。
還是為了散熱,總共用了 30000mm2 的散熱材料,還把中框換成了鋁合金材質。
鋁合金中框,好耶 ▼
而且這次的充電線和充電器也是定制的。
充電線采用定制 10.5A 規格,同時 Type C 接口內端子采用增強型鉑金電鍍工藝,更能抗大電流的電解腐蝕。
而 Note 12 探索版充電器更是個重量寄,里面是灌膠散熱的,以至于重量能和一些筆記本電腦充電器一較高下。
左:紅米Note 12 210W
右:華碩幻13 100W ▼
那這個和筆記本同等級別的手機充電器,能否給筆記本充電呢?
為此,托尼跑了個測試,結果如下:
這款電源支持小米私有的 PPS( 可編程電源 )協議,支持 3.6-20V 擋位,最大 10.5A 電流。 210W 就是這么算出來的。
但是如果你想給其他設備充電,那它最高也就支持到 65W 的 PD 快充,夠不著市面上多數筆記本的 100W 充電功率。
雖說 65W 也不是不能用,但托尼還是希望未來這些充電頭能更多的兼容公開標準,而不是圈地自萌。
看完了這個巨無霸的兼容性,咱們回到正主身上。
拿原裝充電器給 Redmi Note 12 探索版充電,能不能做到小米宣稱的九分鐘充滿呢?
直接上測試結果:
手機從2%開始充電,峰值 170-180W,維持了 35 秒;再到 140W,20 秒;然后是 130W,一分鐘;
之后震蕩下行到 65W,12 分半時開始涓流充電。
最終用 14 分半充滿,比 9 分鐘這個宣稱值慢了 61%。
這個結果太出乎意料,我們懷疑是一些默認的設置沒有調整到“跑分”狀態。
于是托尼想盡辦法,花了五個甚至四個小時,把 14 分鐘充滿的電給造完,調整設置,試圖再跑一次。
然后半途中,托尼一腳給記錄數據的電腦踹死機了。。。
所以,由于一些小失誤,我們的確沒有得到九分鐘充滿的數據。
但我們可以拿這個 14.5 分鐘的成績,和友商一加 Ace Pro 的 160W 快充成績對比一下。
一加 Ace Pro配備了一塊 4800mAh 的電池,原裝充電器則采用了160W 的SUPERVOOC 閃充。
這次充電從 5% 開始,充電峰值功率 130W,大多數時間維持在 50-60W 之間,大約 22 分半充滿,這么看下來,它的平均充電功率只有 Redmi Note 12 探索版的 70%。
更重要的是,托尼發現,在頭兩分鐘里,Note 12 探索版的充電速度特別離譜。
托尼去辦公室門口拿個外賣的時間,Redmi Note 12 探索版的電量就從 10% 以下直接飛到了 30%+。
但從總充電時間來看,22 分半已經相當令人滿意了,和 14 分半或 9 分鐘比起來,體驗上并沒有太大差別。
要我說,小米這次在手機上實現了 210W 快充,是真的強,但我也有點擔憂: 在這個充滿電都不用半小時的時代,這么卷快充,真的是個好選擇嗎?
不過,即使不提 210W 充電,Redmi Note 12 探索版和 Note 12 Pro+ 仍然有很多亮點,拍照就是其中一個。
這次 Redmi Note 12 探索版首發了2億像素的三星 HPX 1/1.4 英寸大底傳感器。 無論是兩億像素,還是 1/1.4 英寸大底,以往都是影像旗艦的配置。
而且主攝還配備了 7P 鍍膜鏡片,f/1.65 大光圈以及 OIS 光學防抖,優化了運動中拍攝以及暗光逆光中的表現。
除此之外,這個主攝還支持 4 合一 1.12μm 像素,16 合一 2.24μm 大像素,可以實現1250 萬像素 /5000 萬像素 /2 億像素三種拍照模式。
兩億像素 ▼
向左滑動
1250萬像素 ▼
向左滑動
廣角 ▼
向左滑動
更有特色的是,小米這次推出了多款膠片相機,一定程度上還原了膠片的質感。
膠片對比 ▼
向左滑動
當然,托尼覺得目前的膠片質感稍微有點。。。均勻,并不像真正的膠片。期待后續 OTA 能接著優化。
除了拍照,Redmi Note 12 探索版還搭載了一個很不錯的國產oled屏幕。
這塊屏幕采用了幾個國內廠商的類鉆排列,有著峰值亮度 900nit,支持 16000 萬級調光、10bit 色深、100%P3 色域、硬件級低藍光、Dolby Vision、HDR 10+ 等等特性。
這堆東西之前得在中高端機上才能找得到。
當然,DC 調光還沒輪到它,不過 1920Hz 的高頻 PWM 也是業內不錯的水準。
不過啊,作為一款 2000+ 檔位的手機,在拍照、屏幕以及花里胡哨的地方狠狠的堆了料,那么性能。。。
其實沒太糟糕,總體上和上一代 Note 11 Pro 相似。
Redmi Note 12 探索版首發的天璣 1080,安兔兔跑分 50 萬,作為參考,類似價位手機常見的高性能 SOC 驍龍 870 大約 72 萬分。
直接跑一跑能代表實際游戲體驗的 miHoYo® BenchMark: Genshin Impact。
在中畫質下解鎖 60 幀,實際幀率屬于剛剛滿足 30 幀 “ 電競 ” 要求。
但真要說也不是沒優點。歸功于堆料散熱和 “ 低功耗芯片 ” ,在須彌城逛街 30 分鐘之后,機身溫度仍然非常溫和舒適。
(但真要托尼拿這手機打原神,還是饒了我吧。。。)
至于一些其他的配置,Redmi Note 12 探索版仍然延續了紅米系列的優良傳統,配備了 全功能NFC,非常先進的紅外遙控和領先時代的3.5mm耳機接口。
這些小功能屬于用過都懂,離開都痛,希望這個好傳統紅米能繼續保持。
總而言之,紅米這次對 Note 12 系列的定位是非常明確的。在 2000 到 2500 的價位上,有太多能用來好好打游戲的手機了,但要托尼挑一個拍照好的,還真的有些困難。
而紅米這次就打算賣你這個,在 2000+ 價位上給了囊中羞澀的魔法師一個很好的選擇。
目前,Redmi Note 12 探索版只比它的原型 Redmi Note 12 Pro+ 貴200元,卻能直接入手一個兼容 65W PD 的充電器,還有手感更好的鋁合金中框。
托尼建議希望入手 Redmi Note 12 Pro+ 的差友,直接加錢上探索版吧。
撰文:鶴然 編輯: 面線
圖片、資料來源:
特斯拉官網
小米官網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