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超100城書店集體上餓了么送圖書外賣,新華書店也來了互聯網+

新華書店在餓了么“批量”上新30家門店送圖書外賣,實體書店逆勢擁抱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來。
新華書店在餓了么“批量”上新30家門店送圖書外賣,實體書店逆勢擁抱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來。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上海新華傳媒以一場在線發布會,正式宣布旗下“30家新華書店、上海書城上餓了么”。在全國,上海新華傳媒成為同一城市上線外賣門店最多的品牌,成為文化產業的擁抱數字化的標桿。
在上海打開餓了么,搜索“新華書店”或者“上海書城”,就會顯示離消費者最近的門店,隨后,像點一份晚餐一樣,選擇想要的書,下單,最快半小時,餓了么騎手就會把書就會送到消費者手上。
如何從一樁7層樓高,擁有25萬多個圖文影音單品的門店中,找到消費者點的那一本書?為了讓這一套流程更順暢,上海最大的新華書店福州路店創新了一套適用于新零售的數字化方案。
據該店店長趙鋒介紹,他們專門為餓了么設置了數字化貨架,將上線餓了么的書籍提前挑揀出來,放置在貨架上,再在餓了么后臺輸入庫存數量。這一數字化的貨架被放置在書店最顯眼的服務臺里,由服務臺的工作人員負責接單。“一個轉身就能把圖書外賣打包好”趙鋒說。
“書店外賣是新生事物,我們會和餓了么一起探索經營。” 上海新華傳媒相關負責人介紹,新華書店的優勢在網點密,基本上幾公里就有一家實體店,而餓了么作為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擁有大流量和即時配送能力。雙方的優勢的“無縫對接”是一種強強聯合。未來,隨著更多新華書店上線,讓當地消費者隨時隨地下單,30分鐘到貨有了可能。
據餓了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北京、濟南、沈陽、合肥在內的超100個城市的書店轉戰餓了么,從言幾又到三聯書店、大隱書局、中版書房等圖書品類商家紛紛跟上。上線餓了么這樣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成為實體書店實現新零售蛻變的第一步。
業內人士指出,線下實體店接入外賣平臺,并非是抗疫“自救”的一時之策。其背后的“門店數字化+即時配送”,是商家擁抱數字化經濟的創新機遇,也將是全新風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