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Facebook等競相布局電視劇市場,會給美劇帶來什么改變?觀點
而在這場產業變革中,新舊兩派無論最終誰更勝一籌,都會將整個行業推向一個更高的形態。
電視劇似乎進入了“黃金時代”。除去傳統電視臺之外,以流媒體為代表的新興媒體越來越成為電視制作領域的主力軍。他們投入巨資出產劇集,進而挑戰傳統商業模式,甚至企圖顛覆原有電視行業的游戲規則。
在國內,以愛奇藝、騰訊、優酷等為首的視頻網站競相入局網絡劇,便可見一斑。而在國外,這樣的勢頭也愈演愈烈……
就在剛剛結束的戛納電視節上,Facebook宣布了對挪威電視劇《羞恥》(Skam)的改編計劃。這也標志著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在《妮可的寫意人生》、《人在紐約》和Ball In The Family三個紀實類劇集后,終于正式進入電視劇制作領域。
事實上,除了Facebook,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蘋果公司、Netflix、亞馬遜等行業巨頭也紛紛加入了電視劇的制作隊伍。
那么,當各路資本紛紛涌入這片看似前景光明的新領域,會給美國傳統電視制作公司、電視臺帶來怎樣的沖擊力呢?
Facebook正式入局電視劇制作,項目超24個
Facebook進軍電視行業,早就有跡可循。今年8月份,Facebook在博客中宣布,公司正在為網站、移動、電視應用增加一個名叫“Watch”的新空間,這里將會存放許多原創節目。
從Watch界面可以看出Facebook在原創內容方面下了血本。節目由劇集(episodes)組成,要么是直播,要么是錄制的,觀眾可以根據主題或者故事情節追看節目。而為了讓用戶及時跟上節目的進度,Watch增加了“Watchlist”,這樣就不會錯過新劇集了。
所以,當Facebook在戛納電視節上宣布對挪威電視劇《羞恥》進行改編時,大家并不會覺得很意外。畢竟,Facebook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已經準備了很久。
據介紹,《羞恥》是一部講述普通青少年生活的劇集,此前主要通過在Instagram和Facebook發布個人狀態來展開,該劇由挪威本土電視臺NRK播出后反響熱烈,每周平均收視率高達126萬人次(挪威總人口為500萬人),許多歐洲電視臺都有意將該劇集本土化。
Facebook的全球創意團隊負責人Ricky VanVeen表示“當我第一次看過這部劇時,我仿佛找到了未來講述故事的新途徑,所以我們決定盡全力將它全球化”。
Facebook對于原創劇集不斷增長的胃口也是娛樂產業里的熱門話題。這個社交媒體巨頭正在不斷購買可以在短時間內制作完畢的虛構類、非虛構類劇本,據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約有超過24部項目正在開發制作。
在題材的選擇方面,Facebook緊貼著兩條思路:一種是單集時間長,成本高昂的大制作;另一種是5-10分鐘長度,花費少更新快的短視頻。面對當下大量青年用戶轉向Snapchat這類短視頻為主的社交媒體這一現狀,Facebook將有高質量劇本基礎的視頻看作維持用戶數量的重要渠道。
根據估算,這樣的發展模式也能節省下用于投放傳統電視臺所付出的廣告開支。其盈利將主要集中于視頻中貼片廣告所獲效益,而非像Netflix等流媒體巨頭依靠付費訂閱收益。
在內容選擇方面,Facebook不會過度關注原創劇本,而是會有選擇的側重互聯網話題里的流行趨勢,亦或是例如先前在Facebook播出的《人在紐約》系列這樣網民關注度較高的題材。
而考慮到社交網站的互動性,Van Veen在周三的講話中也表示,Facebook將不斷上架新劇來培養自己的Watch視頻平臺,同時也鼓勵第三方提供商以及個人用戶上傳視頻。
蘋果加注原創內容,投資10億美元拍攝10部劇集
眼下,以蘋果為代表的硅谷精英,正在成長為好萊塢的新貴。而隨著在內容生產端的投入增大,科技公司在影視內容分發上的話語權也在日漸增長。
據外媒報道,蘋果已經和大導演斯皮爾伯格主導的 Amblin Entertainment 電影出品公司、NBCUniversal 電視網絡公司達成了協議,將重啟經典科幻劇作《驚異傳奇》(Amazing Stories)。新一季將拍攝 10 集,每集制作費用在 500 萬美元左右,斯皮爾伯格將擔任制片人。
實際上,蘋果加注原創內容已經不是什么行業秘密了。
今年 6 月,蘋果從索尼影業挖來了 Jamie Erlicht 和 Zack Van Amburg 兩位高管,專門負責管理蘋果的節目內容,直接向蘋果高級副總裁 Eddy Cue 報告。Jamie Erlicht 和 Zack Van Amburg 均是業內知名的制作人,曾執掌過《絕命毒師》、《火線救援》等人氣劇集。
Eddy Cue 曾表示,Jamie 和 Zack 是世界上最才華卓著的兩位電視業務主管,在推動開啟電視劇黃金時代的歷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為用戶準備了激動人心的計劃,熱切盼望他們為 Apple 注入更專業的力量。
在此之前,蘋果已經在《Planet of the Apps》、《Carpool Karaoke: The Series》等節目上小試牛刀,不過這些節目僅在 Apple Music 上線,受眾人群相對比較有限。隨著兩位業內人士和斯皮爾伯格的加入,相信不會再有人去質疑蘋果的動機了。
事實上,一個月前,就已經有外媒報道蘋果將投資 10 億美元拍攝 10 部原創劇集,很多好萊塢的頂尖人才已經出現在了蘋果的獵頭名單上,并且蘋果計劃會租用加州的卡爾弗工作室作為影視部門的辦公場地——種種的動作已經展露了蘋果在原創內容上的野心。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陸續傳出過一些蘋果要收購影視公司的傳聞。現在來看,這些可能不只是捕風捉影,只是目前階段蘋果已經下定決心自己去「尋找內容」。從好萊塢的反響來看,雖然 10 億美元被認為只是蘋果“上牌桌”的入場費,但毫無疑問蘋果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不久的蘋果發布會上,蘋果發布了 Apple TV 4K 版本。新款 Apple TV 支持 4K 和高動態范圍(HDR)顯示,可以在 iTunes 上觀看畫質更加出色的視頻。可以說目前在影視內容的播放硬件(移動設備+Apple TV)和分發平臺(iTunes)方面,蘋果已經搭建起了比較完備的系統。
涉足原創影視節目,構建自有的流媒體平臺,意味著蘋果這將會和 Netflix、Hulu 等主流視頻流媒體平臺展開競爭。和它們相比,擁有直接觸及消費者的硬件設備是蘋果的巨大優勢,當然,在自制內容上,蘋果距離這些先行者還有著一定的距離。
流媒體平臺正在彎道超車,爭奪影視內容的獨占權
事實上,除了Facebook、蘋果之外,其他財大氣粗的硅谷巨頭面對電視劇“黃金時代”的到來也都躍躍欲試,踏入電視劇領域只是時間問題。眼下,另一家社交媒體巨頭Twitter就有意將自己制作的短視頻拍攝為電視劇或者電影。
而目前 Netflix和亞馬遜等流媒體平臺一方面繼續和傳統的電視廣播公司競爭,另外一方面也在原創內容上展開廝殺,平均每年都會投入幾十億美元的資金。
據了解,亞馬遜計劃投入45億美元用于內容開發,近期正著手將Larry Niven的《環形世界》、Neal Stephenson的《雪崩》以及Greg Rucka的《Lazarus》等三部科幻小說改編成電視劇,致力于打造屬于“亞馬遜的《權利的游戲》”;
而流媒體巨頭Netflix ,繼2013年推出《紙牌屋》之后,一直在原創視頻內容的制作上頻頻發力,今年其在原創影視劇內容的投入上已經達到60億美元,而明年計劃的投入將達到80億美元,其中電影項目的預計開發數額也達到了令人驚嘆的80部。
除了花費巨資布局市場,回顧最近幾年的頒獎季可以看到,頭部內容的背后出現了越來越多流媒體平臺支持的身影。《海邊的曼徹斯特》甚至為亞馬遜搬回了奧斯卡的小金人。
而就在不久前,第69屆艾美獎剛剛落下帷幕。Hulu的原創劇集《使女的故事》拿下了 5 座艾美獎杯,而 Netflix 的原創劇集《怪奇物語》此前也是奪冠的熱門候選。
對于傳統的內容分發平臺來說,從主流制作公司購買版權內容,再通過付費服務帶給消費者,是目前最為主要的商業模式。隨著平臺競爭的加劇,這種依靠競價來獲取優秀內容的競爭手段是比較傳統和單一的,而且很容易就會被出價更高者踢出局。
眼下,渠道和平臺掠奪內容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未來優秀的內容一定是短缺的,并會朝著“內容獨占”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想要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吸引更多的訂閱用戶,爭奪獨占權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而內容獨占權重要性的提升,反向會促進渠道和平臺加大對于內容的把控能力,增加原創內容的比例(投資、簽約或者自制)毫無疑問是一個可行的手段。
就蘋果公司而言,擴充自己的影視內容軍火庫,也可以進一步將用戶留在自己的生態圈內,同時在文化層面吸引更多的新用戶入坑。此次,聯合斯皮爾伯格拍電視,砸向好萊塢的 10 億美金只是蘋果開啟新戰場的第一步。
眼下,坐擁大批資金的科技和新媒體新貴們正在馬不停蹄的開拓領地,在UGC內容之外,如何為海量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影視內容,是這些社交巨頭共同關心的問題。而傳統電視臺在面對資金不靈活和創作人員轉投新媒體等因素所導致劇集數量大幅減少、收視率下滑和廣告收入變少等問題的同時,也為突破現狀絞盡腦汁。
事實上,面對新媒體領域的后來居上,以傳統電視臺為代表的老牌玩家也不甘示弱。NBC環球最近宣布了與新興社交媒體Snapchat平分持股建立制片公司的計劃;因CSI等犯罪劇集而為人熟知的CBS電視臺則通過收購澳大利亞的Ten Network震驚了市場……各家廠商對于原創內容的渴求已經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在文創資訊看來,現如今各大流媒體平臺已經解決了影視節目“在哪看”的問題,互聯網公司在影視內容領域展開“軍備競賽”的背后,實際上爭奪的是用戶在“看什么”上的選擇權。
而在這場產業變革中,新舊兩派無論最終誰更勝一籌,都會將整個行業推向一個更高的形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