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調整盒馬與B2B打通?錯!是新農業觀點

智慧農業與零售生鮮結合,實際是對資源的再度整合。
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幾天,隨著阿里巴巴內部組織架構調整,行業里的風也開始抖動,作為零售生鮮行業頭部的盒馬鮮生,也被裹挾到了焦點中央。
12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宣布新一輪組織架構調整,業務戰略、文化戰略和組織戰略三位一體,確保全阿里數字經濟體能“一張圖、一顆心、一場仗”,以實現更加完美的戰略一體化。
具體的架構調整如下:蔣凡在現有淘寶天貓總裁的職責基礎上,將代表集團分管阿里媽媽事業群,總裁張憶芬(趙敏)向蔣凡匯報;建鋒(行癲)將卸任阿里集團CTO工作,繼續擔任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達摩院院長、阿里云智能事業群總裁;程立(魯肅)將擔任阿里集團CTO,向張勇匯報。
不得不提的是,集團B2B事業群總裁戴珊(蘇荃)在負責ICBU、1688、村淘、零售通、速賣通業務基礎上,將代表集團分管盒馬事業群,盒馬總裁侯毅(老菜)向戴珊匯報,由此也引發一群吃瓜群眾的腦洞遐想,盒馬與B2B產生了關聯?實則不然。
作為阿里部署在新零售的”排頭兵“,盒馬實際承載了阿里很大一部分資源。在上一輪組織架構調整中,盒馬升級為獨立事業群,但彼時侯毅向張勇匯報,此次盒馬調整為由集團B2B事業群總裁戴珊分管,外界看作是盒馬與B2B形成關聯關系,但實際上是阿里對盒馬資源的更進一步調配。
其實早在今年10月份,侯毅的職稱就已經是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字農業事業部總裁、盒馬事業群總裁,而戴珊負責的智慧農業囊括了數字農業事業部,從這點來看,侯毅向戴珊匯報屬于正常操作。另外,B2B作為阿里事業群,盒馬也屬于阿里獨立事業群,只不過盒馬屬于集團下分管的一個單元,由阿里巴巴總裁分管,而不是由B2B事業群分管,至于盒馬與B2B兩者之間,依舊屬于并行存在關系。
從戰略角度來看,阿里巴巴的此番架構調整,也是為后續資源優化做的“最優解”。要知道,巨頭公司在內部溝通以及資源銜接上成本比較高,新零售業務歸集在一起,有利于資源打通,同時,也從側面折射出阿里“一顆心”原則。如今的盒馬鮮生已經過了初期增長階段,進入到增量市場擴充階段,無論是市場規模上還是盈利能力上,已經成為行業領頭羊,如何把新零售蛋糕做大,是阿里在調整企業架構時需要考究的事。
張勇在內部信中提及集團此輪調整所要實現的主要目標,在阿里成立20周年之際,重申了阿里數字經濟體未來三大戰略:全球化、內需、大數據和云計算。其中,擴大內需的部分,將由包含盒馬在內的大農業肩負。農業和農村的發展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支撐,這一領域的數字化能開拓優質農產品供給的新增長空間,有效助力興農脫貧。渠道供應鏈打通后,能夠更好地為農村和農業、上游消費者帶來的經濟利益,技術支持和優質便捷消費。
智慧農業與零售生鮮結合,實際是對資源的再度整合。阿里智慧農業(數字農業)將建立產、供、銷三大中臺,在全國落地1000個數字農業基地,對農業產業進行全鏈路數字化升級。而盒馬則肩負新消費中最基礎、最高頻的生鮮消費品業務重任,此外還要承擔重構農村,農業,農產品與城市,商業,商品新關系的歷史責任。撬動阿里千縣萬村下沉市場重任,阿里1000 個縣級運營中心和 10 萬個村級服務站,都將和盒馬戰略協同。未來,盒馬將輸出農產品和供應鏈能力,在阿里大農業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
在2019年雙12期間,盒馬全國范圍內的第200家門店落子南京,12月20日盒馬再次宣布一天內上海3家門店同步開業,分別位于上海黃浦區、浦江新區、長寧區。作為新零售標桿的盒馬鮮生持續保持著開店勢頭,進一步的擴充盒區房的覆蓋。
另外,在整個實體零售業還在數字化過程中,盒馬新零售業內部已經作業數字化了,使整個零售業作業過程可視、可評估、可優化、可控制,使零售業效率遠遠超過了原來傳統的零售業和傳統電商。這也是盒馬到了每一家城市都得到了消費者認可的原因,盒馬提供了原來傳統電商和傳統零售業不能提供的實實在在的價值。
新零售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創新,也是商業邏輯的變更,更是供應鏈的重構。此番架構調整后,盒馬在資源優配的前提下,或將給新零售行業帶來新的商業模式。
江湖老劉,TMT行業觀察者,社交電商行業分析師,知名IT評論員。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