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集團的多元化戰略:創新還是負擔?互聯網+

康佳集團的營收已經連續4年同比下滑,尋求通過這些多元化的業務領域實現公司的跨越式發展,康佳集團的半導體業務顯示出一絲生機。
2023年,康佳集團豪賭“一軸兩輪三驅動”戰略,企圖以消費電子和半導體為馬,來驅動業績的快車,但2024年的半年報如同一盆冷水,讓所有期望化為泡影。
財報顯示,康佳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只有54.13億元,同比下滑48.31%;歸母凈利潤虧損高達10.8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462.81%。彩電業務雖小幅增長,卻依舊陷在虧損的泥潭掙扎。
曾經康佳試圖通過“多元化戰略”“做加法”帶來樂觀預期,現在看來不過是一場空。半導體業務營收銳減九成,投資楚天龍迄今未能收回成本,加上債務減少的速度遠不及資產的縮水,使得資產負債率仍高居不下,無異于肩上擱置了一座沉重的負債大山。
康佳集團如何在不斷的虧損和高企的負債中找到平衡,重新贏得市場的信任和投資者的心,將是擺在康佳面前的一大難題。
業績連年虧損
康佳集團的202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如同一面鏡子,反映出公司內部運營的種種困境。
細覽各項業務,白電業務盡管相對穩健,營收為22.47億元,同比下滑1.69%,在總營收中占比達41.52%。彩電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0.25%,達到21.16億元,占比39.09%,卻依然無力回天,虧損的陰影仍舊籠罩。半導體及存儲芯片業務收入僅為8296.27萬元,同比下滑95.93%。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康佳的這一領域顯然是步履維艱。
從銷售地區來看,康佳的境外銷售亦表現不佳,同比下滑64.97%,僅錄得13.66億元。境內市場雖然較為堅挺,但同比下滑38.42%,營收為40.46億元。總體而言,康佳的市場表現正遭受雙重壓力的考驗。
更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彩電業務的毛利率略有上升,錄得2.21%,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86個百分點;白電業務的毛利率卻從去年的11.61%下降至10.35%。
康佳集團近年的經營表現如同其彩電市場的液晶屏——光明不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导鸭瘓F的營收已經連續4年同比下滑,自2020年至2023年,其營業總收入從503.52億元急劇下降至178.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2.87%。歸母凈利潤也連續兩年下滑,可見公司面臨的財務壓力巨大。
上半年,康佳集團還將資產減值準備增至2.55億元,也導致利潤減少。與此同時,壞賬、存貨跌價及應收賬款的減值準備也創新高,進一步顯示出公司資產質量下降的趨勢。公司資產總額為343.24億元,同比下滑4.19%,而負債總額296.73億元,幾乎持平,僅輕微下降0.82%。這種不平衡的變動導致了資產負債率的激增,從去年同期的78.92%上升至86.45%,無疑加大了公司的財務風險。
康佳的財務困境已非偶然事件,而是成為了一種常態。過去三年間,公司因其定期財務報告而被交易所問詢多達三次,涵蓋了2021年的半年度報告、2022年和2023年的年度報告。這一連串的問詢可見康佳在資產質量、盈利能力等財務狀況已被敲響警鐘。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如何調整戰略,優化業務結構,提高效率和競爭力,將是康佳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
“多元化”的副作用
康佳集團的多元化之路顯得必要而迫切,但這一策略的副作用似乎持續顯現。盡管彩電業務的營收和毛利率有所上升,顯示出核心業務的向好趨勢,這一部分卻依舊未能扭虧為盈。這種虧損狀態與康佳過去幾年激進推進的多元化戰略似乎密切相關。
在過去的幾年中,康佳試圖曾涉足手機、供應鏈管理、環保等多個領域來實現增長和風險分散,但結果似乎并不如預期。盡管近兩年康佳進行了戰略調整,其營收下降反映出這種調整是出于對市場優化的必要考量。這也意味著康佳需要進一步加快其新戰略的執行和業務的專業化整合。
據不完全統計,康佳自2017年起就一直強調“科技+產業+城鎮化”以及“硬件+軟件”、“終端+用戶”、“投控+金融”的發展模式,尋求通過這些多元化的業務領域實現公司的跨越式發展??导言岬綄⑼七M科技產業園、多媒體、供應鏈管理、白電、互聯網業務等多個板塊,試圖構建一個多元化的商業帝國。
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2018年康佳宣布將該業務提升為重點,但2020年,半導體業務的營收僅為2.83億元,占總營收的0.56%,遠遠低于公司的預期。2021年,康佳集團的半導體業務顯示出一絲生機,營收達到3.22億元,同比增長13.78%。但好景不長,2022年該業務急劇下滑,營收只有1.35億元,同比大跌58.2%。到了2023年,盡管公司嘗試通過將半導體業務更名為儲存芯片貿易及半導體業務,進行一些戰略調整,業績仍舊不容樂觀。這一部門的收入從2022年的104.11億元驟降至33.97億元,同比下降67.37%。
在面對連續的業務挑戰和市場壓力后,康佳集團在2023年8月28日進行了一次顯著的管理層重組。原董事局主席劉鳳喜、董秘吳勇軍和副總裁李宏韜辭職,公司總裁周彬升任董事局副主席并主持董事局工作,曹士平被提升為總裁,而財務總監李春雷轉任董秘,聶勇新任財務總監。這一系列的人事變動被視為是對管理層進行年輕化和專業化的重要調整,旨在為公司帶來新的活力和更專業的管理策略。
康佳在追求轉型與發展的過程中,也似乎走進了一條艱難且充滿荊棘的小路。每一次的策略調整和高層變動,都像是在茫茫大海中重新調整航向的嘗試,試圖找到通向光明的航道,卻也暴露出其在風浪中搖擺不定的窘境。
過于激進的多元化可能導致資源的過度分散,使企業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便貿然進入新領域,最終可能因為技術不精、市場不熟而功敗垂成??导鸭瘓F如果想要突破現狀,走出困境,就必須敢于面對自身戰略上的缺陷,勇敢地改革創新,才能在科技日新月異、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負債率創新高,未來堪憂
相比營收和利潤雙降,債務問題才是康佳集團當前面臨的主要難題。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的現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總額約為58億元,與其龐大的負債總額296.73億元形成鮮明對比,其中流動負債就超過160億元。
康佳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已攀升至歷史新高的86.45%,較去年同期上升了7.53個百分點,而與去年年底相比,增幅達2.94個百分點。此外,今年上半年,公司面臨巨額的資產減值問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高達1.8億元,信用減值損失1.63億元,以及資產減值損失0.92億元,總計4.35億元的損失創下歷史新高,這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財務壓力。
在運營效率不佳和資產持續減值的背景下,康佳集團的債務風險日益加劇。為應對這一挑戰,公司已開始實施一系列財務策略,包括調整優化有息負債結構,尋求中長期融資機會以改善長短債比,以及通過全面的成本控制措施壓降融資成本。具體措施包括強化預算全流程管控,優化費用結構,并提升采購效率以降低成本。
當前,康佳集團當前的財務狀態不容樂觀,面臨著資金枯竭、造血能力持續減弱、負債率高企,以及對大量資金的迫切需求等問題。此外,公司最近的高層人事變動,標志著管理層對當前危機的重視。新任董事長周彬上面臨的,不僅是公司運營的日常挑戰,而是需要從根本上審視和調整康佳的戰略方向。如何有效地調整公司結構,修正或重塑發展戰略,以求在逆境中尋找新的生機,是擺在他面前的緊迫任務。康佳這艘巨輪是否能在風雨中穩健航行,甚至實現鳳凰涅槃般的重生,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康佳的未來走向不僅關系到公司本身和其員工的命運,還將對相關行業產生廣泛影響。我們將持續關注這場戰略重塑是否能帶領康佳走出困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