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離職員工感慨:押金不退是作孽觀點
最近摩拜吹著號角進軍共享汽車、共享電單車,背靠滴滴的ofo也在悄然布局,這兩大巨頭的野心顯然不止于共享單車。當巨頭高歌猛進時,第二梯隊的玩家卻面臨著諸如退押金難、合并的處境,可謂是冰…
王強告訴億歐:“如果押金退不出來,我覺得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用法律保護自己,去起訴,別無他法。實際上,押金不退就是欠錢不還,不管是99、199還是299,本質上沒什么區別。”
最近摩拜吹著號角進軍共享汽車、共享電單車,背靠滴滴的ofo也在悄然布局,這兩大巨頭的野心顯然不止于共享單車。當巨頭高歌猛進時,第二梯隊的玩家卻面臨著諸如退押金難、合并的處境,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當熱點成了火葬場,陪跑的第二梯隊在風光中褪去光環,在他們中間,有這樣一群人曾奮戰共享單車第一線,帶著希望來了,抱著失望離開。“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講得就是這批離場的一線員工們。他們稱行業魚龍混雜、壓力巨大,語氣中滿是唏噓和感慨,他們選擇了退場,共享單車的戰事仍在繼續。
共享單車退押金難,離職員工稱“作孽”
自酷騎在退押金風波中一蹶不振后,共享單車頹勢盡顯,尤以第二梯隊的玩家們最為突出,小鳴單車、小藍單車等曾風光過的玩家如今也難以全身而退,退押金問題讓他們捉襟見肘,也讓退不回押金的用戶扎了心。
本來是一項政府支持、全民受益的綠色出行方式,結果到了最后,共享單車剩了一地雞毛,令人唏噓不已。
在優拜工作一年后,李海提出了離職,他對億歐透露,之所以離開這個行業是因為共享單車前途未知,“如今有些共享單車企業押金難退,真的是作孽。”
王強不久前離開了hellobike,行業老三的位置讓他壓力巨大,除了感知到行業競爭的殘酷外,他自言學到了很多行業知識。談到押金難退的問題,他表示:“如果押金退不出來,我覺得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用法律保護自己,去起訴,別無他法。押金退不出,對于公眾就是損失,損害的也是社會公共利益,畢竟誠信體系缺失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實際上,押金不退就是欠錢不還,不管是99、199還是299,本質上沒什么區別。”
如今看來,某些共享單車APP里那句“你的押金將被妥善保管”成了最諷刺的話,收取押金似乎成了玩家的資本游戲。“追風者”們趁機大撈一把,捅出窟窿后,一個個都事了拂衣去,最后倒讓“用戶至上”的“用戶”成了買單俠。那些投訴無門、退不回押金的用戶不得不在寒風中排起長隊,等待一個根本沒有結果的結果,殊不知他們的錢早就用作了補洞的石頭。
王強目前所在公司附近有一個大型的露天停車場,停滿了各家公司的單車,皆是因為無序投放等各種問題被收繳的,“我每天都在想,這些車最后會去哪兒?是當破爛回收?還是就這樣放著風吹日曬?這些單車是對資源多大的浪費啊。”
其他玩家要么艱難度日,要么等死
與摩拜、ofo的華麗出海不同,更多玩家選擇低線城市進行深耕。但在曾浴血奮戰于一線的員工眼里,共享單車企業的未來真的一片光明嗎?
曾在共享單車行業一線工作過的李海認為,共享單車魚龍混雜,速度和團隊很重要,有的創業者人不錯,但做CEO需要補很多東西。王強則認為時機最重要,次之是資金和團隊,還要加一點運氣才能成為最后贏家。顯然,最后的贏家已經笑傲江湖了。
2017年9月份,有媒體爆出優拜獲得海外融資的消息,李海搖了搖頭表示,“其實那不算融資,就是賣車的錢,優拜把車和鎖賣給別人,就像代加工廠一樣,能撐一段是一段,至于能撐多久,就不好說了。但也是一種活法。”李海向來不信任共享單車領域的流量,“流量是可以吹的,什么都是假的。吹出來的數據和流量的真實性,誰又能去核實呢?”
因為騎唄年初轉型做輸出共享單車軟硬件解決方案,張路選擇了提前離場,“至于這些玩家的發展,我覺得夠嗆,資金壓力那么大,中小型玩家要么倒閉,要么開始抱團取暖,hellobike和永安不是合并了嘛,但還是難以撼動摩拜和ofo這兩個巨頭。”
王強從行業角度向億歐強調了共享單車的本質,“它其實是租賃,既然本質是租賃,就應該認真遵守國家的各地的法規政策,比如各城市相繼出現的限制投放的政策,不能因為共享單車屬于創新的業務就寬容甚至縱容,任由其無序投放加劇惡性競爭而破壞城市秩序,這對其它行業是不公平的。”
他認為經過前期的野蠻發展,共享單車行業已經涇渭分明了,頭部玩家就是ofo和摩拜,其他玩家已經完全不具備和頭部競爭的可能。
王強坦承,共享單車最終還要回歸到業務本身,它只是城市慢交通的一個補充,同時也是對低碳出行的一個踐行。“但城市交通是立體的,不可能因為單車的出現而從根本上解決諸如擁堵、運力不夠等焦點問題,這也是所有城市的發展過程避不開的問題”。
對于共享單車的未來,王強認為,中國區域屬性很明顯,地大物博,不可能一家公司獨大。未來如果ofo和摩拜合并,市場份額會有所提高,但不至于其他良性運轉的公司立即就會退出,不過日子會過得很艱難。
最后他感慨道:“希望那些指望拿用戶押金投資賺錢的投機者千萬不要創業了。”
戰略失誤是致命傷,分久必合是趨勢
趙明算是小藍單車的資深員工了,他戲稱自己是最底層最前線的執行人員,見證了共享單車的崛起,離開這個行業也是思慮已久的選擇。趙明告訴億歐,小藍其實存在著戰略性的失誤,“就算是小藍的車特別好騎,它也不可能成功。”
主要原因在于小藍單車的供應鏈出現了問題。
據他介紹,生產共享單車的大型工廠都被ofo和摩拜占用了,其他共享單車只能找小鎮工廠代工,這就會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品質很難把控,二是產能跟不上。
“其他家單車的零配件是比較普通的,人家有十幾家供應商,雖然品控差一點,多找一些代工,至少能保證產能。小藍比較特殊,它的每一個零部件都有特定的供應商,一家工廠一年就那么多產能,除了正常銷售,能有多少提供給小藍。所以即便是小藍單車拿到了融資,也很難既保證質量,又保證產能,估計投資人也看到了這一點,即使投了資,小藍也產不出多少車,根本比不上摩拜和ofo,時間拖得越久,對自身對不利,所以也不愿再去投。”
趙明透露,小藍單車推出來的變速車Pro其實已經生產出來了,但Pro用的是高端配件,導致配件價格高,供貨商少,產能偏低,“越進化越高端,量產能力越小。這就跟共享單車的理念出現了偏差,小藍走到死胡同里去了。”
今年5月份,小藍單車的供應鏈和現金流就已經出現問題了,本來有一筆3億美金的融資,結果到賬只有一筆2000萬元的過橋款,“這筆錢,對共享單車而言,頂多燒十幾天就沒了。小藍單車一輛車的成本在700元左右,早期在深圳投放了6萬輛左右帶機械鎖的車,基本上放任不管了,不缺錢的時候,小藍單車一個月花在全國運營和市場的成本大概在150-200萬左右。你算一下ofo前一輪融資金額和兩次融資相隔的時間,就知道這個行業有多燒錢了。”
在趙明看來,小藍單車最后死掉的原因將在于戰略方向的失誤,“據我所知,ofo內部也是有些混亂的,這也沒辦法,ofo是大學生創業,團隊管理經驗的缺失肯定會導致一些問題,比如說與投資方以及與迅速擴張的團隊之間的矛盾,但只要大方向是對的,哪怕有很多小毛病,總有能力可以克服掉的。這就是正向和逆向的問題。”
對于其他玩家,趙明認為與支付寶緊密合作的hellobike還有一些希望,“在三四線城市,hellobike的車像是為支付寶打廣告似的,如果行業里出現一個行業老三,那有可能是hellobike。至于其他家大概只能是等死吧!”
在共享單車的風口中,他們是身在其中的見證者,風吹在身上,他們的知覺更加敏感,但選擇離開這個行業,他們就不想再進去了。“談不上失望,畢竟在所謂共享經濟熱潮中,共享單車是真正第一個玩出頭的。”趙明很慶幸見證了一個行業從0到1的成長。
“一開始共享單車各玩家出現的時候,每個人心里都有數,這場比賽早晚是有輸贏的,就像是古代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割據,但每一方諸侯都清楚,未來肯定是要統一的,只是時間問題。但至少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玩得都是很有意思的。我算是行業里的一個見證者,可只見證了它上升的那一刻,至于未來如何我也不知道。”
【來源:億歐網 作者:禾牧】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