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獨角獸即將上市:硅谷風投將迎來收獲季觀點
《紐約時報》近日撰文稱,由于Uber、Airbnb、小米、美團等頂尖“獨角獸”都有可能在未來一兩年上市,風險投資家也將迎來收獲季。
《紐約時報》近日撰文稱,由于Uber、Airbnb、小米、美團等頂尖“獨角獸”都有可能在未來一兩年上市,風險投資家也將迎來收獲季。
以下為原文內容:
上周四早晨,當軟件公司Zuora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時,詹森·普萊斯曼(Jason Pressman)在紐交所的陽臺上大聲歡呼——因為他在2008年入股了這家企業。
截至當天收盤,Zuora股價大漲43%,使得他的風險公司當初1700萬美元的投資增值到大約1.5億美元。
“還不錯。”普萊斯曼周四晚上接受電話采訪時說,他馬上要去切爾西的一家高檔意大利餐廳跟60人一起舉行慶功晚宴。作為Shasta Ventures的一名風險投資家,普萊斯曼表示,他前一晚熬到大半夜,但還是想去喝幾杯。“我還有點腎上腺素。”
普萊斯曼和其他硅谷風險投資家都預計,他們今后還將繼續收獲果實。其中很多投資者都曾經支持小型創業公司,希望對方有朝一日能夠上市,或者以9位或10位數的價格賣出。事實上,他們最近幾年也的確收獲了巨額的賬面收益。但卻很少有人真正能夠變現,因為Uber和Airbnb這種快速增長的創業公司依然保持私有狀態。
這種情況可能終將改變。投資者、銀行家和分析師都預計,一批估值最高、最受市場認可的創業公司將在未來18至24個月相繼上市——他們的高管和投資者也將因此獲得數十億美元的回報。但在此之前,他們經過了長達數年的等待,而在此期間,大量的創業公司在私有市場積累了史無前例的高昂估值。
2018年已經開了個好頭。有兩家頂尖創業公司已經上市——在線存儲公司Dropbox和瑞典流媒體音樂服務Spotify都在過去一個月成功IPO。根據市場數據公司Dealogic的信息,今年的科技IPO融資額已經超過70億美元,超過2015和2016年的總和,也已經超過2017年130億美元的一半。
但去年的狀況有些糟糕——Snap上市后股價疲軟,外賣服務Blue Apron去年IPO之后股價也出現大跌。
但風險投資家認為,風險已經轉變。“我一直跟銀行家溝通,他們的態度是:‘我們有料,準備安排會有很多交易。’”First Round Capital普通合伙人羅布·哈耶斯(Rob Hayes)說,他在2010年領投了Uber總額150萬美元的融資,當時對該公司的估值只有400萬美元,但現在卻高達680億美元。
之前的大牌私有科技公司最近都計劃在未來一兩年上市。Uber CEO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曾經表示有意在明年上市。網約車公司Lyft也在與投行溝通上市事宜。Airbnb也引入了獨立董事,這通常也是在為上市做準備。
一大波科技公司IPO將對硅谷的創業生態產生影響。一旦創業公司上市,幫助員工獲得巨額財富,他們的高管和工程師就可以獲得更多資源創辦自己的公司。這也可以為風險投資家帶來一批新的投資標的,從而重啟硅谷最核心的創新循環。
IPO還將為風險投資家帶來巨額回報和討價還價的籌碼。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B Insights的年度風險投資家排名,很多頂尖投資者支持的公司都在2017年IPO,包括軟件開發商MuleSoft、郵寄服裝服務Stitch Fix和Snap(雖然Snap在股市表現欠佳,但投資者的買入成本都很低)。
比爾·格里(Bill Gurley)已經連續第二年成為CB Insights榜單上排名第一的風險投資家,他所在的Benchmark是Stitch Fix的支持者,還是Uber的大股東。
今年排名第二的Baseline Ventures史蒂夫·安德森(Steve Anderson)也支持Stitch Fix。而排名第10的光速創投的杰里米·劉(Jeremy Liew)則排名第10,他曾經支持Snap,其同事、排名第8的拉維·馬特里(0Ravi Mhatre)支持過MuleSoft和Stitch Fix。
“即使多數公司過去四五年有過創紀錄的數字,但依然是紙面財富。”格里說,“歸根到底,能變現才是硬道理。”
雖然私有資本已經為創業公司提供了大量資金,使之不必為IPO而頭痛,但投資者和銀行家卻表示,現在卻出現了幾項因素鼓勵企業上市:公共投資者都渴望購買高成長企業的股票,早期員工也急于變現。
而且,由于Facebook的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Twitter的杰克·多西(Jack Dorsey)透露上市令公司紀律性得以加強,并把更多精力放在盈利問題上,使得一些創業公司高管也希望證明自己作為上市公司CEO的領導能力。
“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考慮是否要在今明兩年上市。”摩根大通投資銀行副董事長諾亞·溫特羅布(Noah Wintroub)說,“現在的環境會引導人們這樣思考,還有很多公司都達到了上市的標準。”
Renaissance Capital分析師馬修·肯尼迪(Matthew Kennedy)表示,幾乎所有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私有公司都很有可能在未來兩年上市。他預計,中等規模的創業公司可能加快速度,企業消息軟件開發商Slack(估值51億美元)和電子簽名公司DocuSign(估值30億美元)兩家公司都在去年提交IPO文件。
肯尼迪表示,大型中國私有公司也有可能IPO,包括估值460億美元的小米和估值300億美元的美團點評。
投資者認為,一旦這一代創業公司上市,就有可能緩解富豪家族、養老基金和大學基金的焦慮情緒,因為他們都向風險投資基金投入了不少資金。這些所謂的有限合伙人一直都渴望獲得回報。
“他們顯然渴望獲得現金回報。”普萊斯曼說。IPO對風險投資家同樣很有好處。“這是肯定的。”他說,“我們的行業就是給投資者賺錢。投資者賺錢了,我們才能賺錢。”(編譯/長歌)
(來源:騰訊科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