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回港二次掛牌,三分機遇,七分挑戰互聯網+

二次元與破圈的雪崩效應 B站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由二次元與破圈所引發的一系列雪崩式問題,2.脫離二次元的擴張之路成為可能性 B站發家于二次元,二次元依然與這一問題脫不了干系。
3月18日,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在港招股,全球發售。B站的歸港IPO如愿。
從目前已披露的招股書得知,此次B站(股份代號:9626)將發行2500萬股,其中香港發售股份占比3%,國際發售占比97%。公司發行價上限為988港元/股,較目前美股價111.35美元溢價14.28%,以一手20股為單位計算,其一手入場費將為19959港元。以發售價每股988.00港元為基準,并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全球發售募集資金凈額預計約為24,332.20百萬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獲悉數行使,則約為27,992.06 百萬港元。
在招股書中B站方面表示:公司擬將全球發售募集資金凈額約50%用于內容建設,以支持健康和高質量的用戶增長,約20%用于研發以改善用戶體驗和加強以用戶為中心的商業化能力,約20%用于銷售及營銷,約10%用于一般企業用途及運營資本需要。
愈發雄厚的實力讓B站以更長遠的目光審時度勢,IPO三尺,非一日之寒。據B站2020Q4及年度財報顯示,2020財年B站總營收達12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7%,其中第四季度營收3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高達91%,更是實現了連續七個季度的環比增長。以發展的眼光來看,這無疑這是一份相當漂亮的答卷。
B站在營收屢創新高之際,早已不是曾經的小破站了。然而隨著凈營收總額的飛速增長,營收成本也在以同樣的腳步增加。尤其是近幾年仍在虧損的實際情況,成為了資本市場對其最大的質疑。B站目前主要的營收來源依然是以二次元為基礎的游戲、增值、廣告及電商業務,但越來越多的垂直圈層正在淡化二次元這一曾陪著“睿帝”打下江山的主要群體,擴張與割裂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這正是目前B站的現狀。
三分機遇:資本與可能性
1.資本的寵兒
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曾說:中國的用戶是最可愛的,因為中國有太少的企業把用戶當成一個平等的人來看。你只要把他當成一個平等的人對待,他對你是很維護的。
這樣的戰略使得B站有著深厚的用戶基礎,從數據方面來看亦是如此。其2020年度報告數據顯示,B站平均月活用戶達1.86億,較2019年增長36.8%,即將突破兩億大關,付費率為8.0%,單個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更是達到了80分鐘以上。
可觀的用戶增速與付費率,超高的用戶黏性使B站穩穩坐牢了用戶大盤。
用戶飛增,黏性十足,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其內容的豐腴。數據方面,2020全年B站投稿數量超過四千萬,越來越多的up主參與到了原創內容的制作與發布中,與B站的發展進程形成了良性循環。
至于B站在近幾年營業虧損且不斷擴大的問題,棘手卻并非致命。棘手的問題后文會進一步研究,并非致命則是肯定的。企業處于不同的發展時期,應當用不同的眼光邏輯來看待,若是一個已經處于平緩期的企業仍舊虧損,其必然是一個危在旦夕的局面,但目前的B站仍在發展期,而且從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小破站還是一個“潛力股”,正如當年的拼多多與滴滴一樣,用虧損迅速占領市場,為穩定期囤積糧草。
綜上來看,B站如今成為資本的寵兒并非無稽之談,這也正是B站可以布局未來的堅實基礎。
2.脫離二次元的擴張之路成為可能性
B站發家于二次元,如今的主要營收也是二次元的培養皿中萌生出來的,依然帶有濃厚的二次元色彩。“小而美”的戰略永遠是與巨頭對立的,從各方變化都可看出,B站的目光并不局限于此,從目前B站在各垂直領域的布局可以看出其希望走向進一步破圈的多元化。
逐步走向多元化的B站似乎已經可以與一些企業對標,但又有著些許違和感。
首先沒有貼片廣告的B站就與主流視頻網站產生了重要區別,再拿最為相似的Youtube來說,同樣的主打UGC,同樣的發展增值服務,同樣的視頻網站,B站卻有一個以游戲為主的王牌營收和彈幕體系。那優愛騰來說,雖是同樣做視頻,但主打PGC從本質上就有了差異性。曾經可與B站對標的A站如今已經完全不在一個重量級了。這造就了B站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也在資本持續“輸血”的前提下,給了B站諸多的可能性。
陳睿曾說過他希望最終將B站打造成一個像迪士尼一樣的文化品牌公司,這是否會是B站確切的方向?其實依然是一個未知數。畢竟B站的獨特性造就了其未來的諸多可能性,而在這些可能性中,必然存在著一眾不確定性。B站的未來究竟走向何方,公司布局,時間檢驗,似乎是唯一的方法。
七分挑戰:二次元與破圈的雪崩效應
B站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由二次元與破圈所引發的一系列雪崩式問題。
目前,市面上對于二次元的定義五花八門,談B站繞不開二次元,談二次元就要先明白二次元是什么,畢竟不明所以的批判是耍流氓。在互聯網江湖看來,二次元是一種以ACGN為基礎但并不完全涵蓋且并不局限于其中的亞文化,其構造的是一個脫離主流社會的烏托邦式的次元圈層。因此,這注定了其非主流的文化特性。
1.當肥宅(非貶義)遇上飯圈
在B站不斷地破圈進程中,其獨特的文化特性引發了一次次“排異反應”。情色、戀童等二次元文化的軟色情表現手法及其與主流相悖的價值觀呈現是二次元被大眾口誅筆伐的最根本原因,B站的破圈也使這些問題不斷進入大眾視野。
拿最有名的兩次事件為例,第一件是B站Up主LexBurner對二次元動漫《無職轉生》情色與三觀輸出的吐槽,這件事最終導致了肥宅們與LexBurner粉絲的開戰。第二件是一部以肖戰為對象的二次元同人文將原主形象扭曲導致的肥宅們與肖戰粉絲們的開戰。肖戰的影響力不言而喻,LexBurner則是曾在B站擁有900余萬粉絲的頭部Up主,曾代表B站動畫區到納斯達克敲鐘。
B站的壯大導致著類似的“戰爭”頻發,大眾無法認同二次元文化,擁護二次元的小肥宅們死守自己的精神家園,和解的可能性愈發渺茫,這似乎成為了一個死局。如今在B站上不難發現,曾經濃厚的二次元氛圍已經淡化了不少,陳睿精心培育的互愛互夸精神也日漸蕩然無存,大量的引戰彈幕頻出,這其實也是B站以用戶增長為核心所必須面對的嚴峻問題,即用戶不相容。
不過,二次元是不能和軟色情劃等號的,裸露與情色,僅僅是其需要的表現形式。《編輯部的故事》中有一句臺詞:裸體一旦成為藝術,便是最圣潔的;道德一旦淪為虛偽,便是最下流的。讓大眾真正消除對二次元的誤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源所在,但這需要的是漫長的時間與精力成本。
2.福壽螺式的諭告
2020年以來,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舉報中心共接到群眾反映B站問題的線索逾五百條。按照轉辦線索,上海市相關部門對B站行政立案處罰6次,約談10余次。
不多贅述,二次元依然與這一問題脫不了干系,因為這是其重要的文化輸出手法。但更主要的問題,是在B站UGC模式與用戶體量增大兩個現實情況中滋生的。
盡管目前的B站已經推出相當多的Up主激勵計劃,鼓勵新人Up主的創作,但手無寸鐵的新人即使拿出再精美的作品,與坐擁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Up相比,還是沒法打。在2020年末的一篇采訪中,三位年輕人裸辭做Up主,殊途同歸,最終還是回到了工作崗位。這樣的情況下,不少人就將“色流”提上日程。如今打開B站舞見唱見分區,“B站看片,指日可待。”“B站成P站”等B站人的自創梗顯得毫不違和。
B站大量的軟色情內容還是與二次元相關的,這成為了一個惡性循環,大眾更加憎惡二次元,小肥宅們則更加憎惡大眾將B站搞得烏煙瘴氣。做“色流”的Up深諳B站獨特的二次元土壤,也是因此,打著二次元旗號的軟色情在B站猖獗了起來。
在國內,色流之于互聯網來說就像福壽螺,無節制會快速蔓延。首先,色流會瘋狂擠占其他用戶空間,諸如許多女性用戶會在網站氛圍巨變時迅速離開。b站作為UGC平臺,對up主而言,稿件播放量意味著往后的諸多可能性,色流相較于其他流量確實更加好做,更何況Up主基數的不斷增大使得稿件曝光難度相應增長。網站一旦情色化勢必會迎來用戶流失和強監管,不重視的話網站基本也就垮掉了。
鮮活的歷史就在不久前。曾經的快播吃了“福壽螺”打牙祭覺得味道不錯便開始了精心培育,迅雷則及時止損。
B站如今確實面臨著情色危機,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B站未成年用戶的體量是非常大的,這無疑讓這一問題再度升級。如果說消除大眾對二次元的偏見需要時間,那杜絕色流則需要企業的戰略目光和執行力。“福壽螺”是潛在風險巨大的小利,并且這種利益因為國情根本無法生態化發展,堅決摒棄才能造就良性生態。
3.UGC的版權困境
據天眼查信息數據,近日愛奇藝對B站的起訴將于2021年3月29日開庭,案由為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B站曾因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而被起訴案件共有124條,從2020年8月4日的優酷起訴B站原被告訴辯得知:原告經合法授權取得了綜藝節目《德云社丙申年開箱慶典2016》的獨占性信息網絡傳播權。被告為網絡服務提供商,B站是短視頻分享網站,由用戶上傳內容。涉案節目頁面右側顯示上傳者信息,標簽也是用戶自行設置,被告難以注意到。
B站作為目前以UGC為主的視頻平臺,存在著巨量的版權問題。目前國內的版權意識正在逐步加強,這是一顆定時炸彈。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參照Youtube的處理方式。從2019年開始,Youtube就針對版權問題為Up主提供了一系列輔助工具,規避版權糾紛的同時,也為自己的盈利提供保障,這是UGC內容平臺應當著力的地方。
資本與情懷,能否在BiliBili干杯?
B站擁有天然的社區屬性與二次元根基,這帶給了“睿帝”第一波肥宅紅利。如今的破圈正在“殺死”肥宅,B站的主要營收卻依然還是依靠著他們。肥宅與新用戶怒目相對,引得微博豆瓣大瓜不斷,同時也引來了資本的質疑。
從B站的營收方面來看,其商業化渠道顯得相對狹窄了很多,沒有貼片廣告這樣傳統視頻網站的支柱營收,重度依賴游戲等泛二次元業務,寬度不夠。這一系列困境似乎把問題指向了出圈這一行為本身,出圈帶來一系列“排異”,主要營收也無法吃到出圈紅利。從“Z世代”到“Z+世代”,出圈的意義究竟何在?這也是B站依然虧損這一問題為何棘手。不過既然走到了這一步,想必陳睿是有自己的一番思考的。
二次上市的新一輪資本供給給了正在“風口”階段的B站擁有可能性的三分機遇,而這僅是一個加法邏輯。破圈與二次元引發的雪崩,風口下濃霧難散的漫漫前路,將未來的挑戰以定數難尋的乘法邏輯體現了出來。
b站究竟是會如“睿帝”所言帶領肥宅們在時間洪流中不忘初心將b站做成品牌文化公司,像郭德綱拯救草根文化一樣把二次元做成主流文化?還是先將肥宅“圈養”再“慢慢殺”,在資本的輸血中實現脫離二次元的商業化之路? 目前沒有人知道。
我們知道的僅僅只是:資本是逐利的,公司也許有情懷。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互聯網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轉載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