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和蘋果競相收購最有發展前途的AI初創公司觀點
據外媒報道,人工智能迅速成為各家科技公司發展戰略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正因如此,很多大公司開始競相收購AI初創公司。
據外媒報道,人工智能迅速成為各家科技公司發展戰略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正因如此,很多大公司開始競相收購AI初創公司。
合并和收購的AI初創公司數量已增長了四倍,從2013年的22家增長到了2017年的115家。其中,谷歌和蘋果收購的AI初創公司最多。
谷歌收購了14家AI初創公司,現在它又開始發起了新的沖鋒。該公司最近收購的公司包括商務對話平臺Banter。該平臺幫助企業通過一些流行的通訊平臺如Facebook Messenger、Twitter和Snapchat與其客戶聯系。
在2017年,谷歌收購了初創公司Halli Labs和Kaggle。其中,Halli Labs是一家印度AI初創公司,專注于打造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系統。數據科學初創公司Kaggle則致力于匯聚數據科學家和機器學習愛好者,從而創造最準確的預測模式和市場模式。
去年,谷歌還收購了白俄羅斯初創公司AIMatter。AIMatter打造了一個神經網絡AI平臺和一個識別和處理圖像的軟件開發工具包(SDK)。AIMatter的照片和視頻編輯應用Fabby則允許用戶拍攝富有創意的自拍照片。
谷歌物色AI初創公司早已不是新鮮事
從2012年以來,谷歌就一直在努力收購具有發展前景的AI初創公司。在2013年,谷歌收購了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初創公司DNNresearch,以期對其圖片搜索功能進行重大升級。在2014年,該搜索巨頭還斥資5億美元收購了英國學習算法初創公司DeepMind。谷歌后來將這家英國初創公司更名為谷歌DeepMind。谷歌DeepMind的阿爾法狗(AlphaGo)能夠在圍棋中打敗人類世界冠軍。在2016年,谷歌收購了自然語言處理初創公司API.ai,以用它來支持開發谷歌語音助手Assistant的新功能。
蘋果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成為谷歌強勁對手
在AI競購中,谷歌最強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蘋果。在2010年,蘋果收購Siri,從而讓AI語音助手變得流行起來。蘋果是最早進入AI領域的公司之一。但是,在收購Siri之后的幾年,蘋果合并和收購的步伐開始變得緩慢。事實上,有人甚至批評蘋果“在AI領域變得步履維艱”。這個問題可能與該公司在隱私問題上的強硬立場有關。與谷歌和Facebook不同,蘋果并沒有搜集用戶數據資料。而要發揮出AI的潛力,改善現有的服務,數據收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蘋果打造AI驅動的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強大的隱私保護政策形成了障礙。
盡管蘋果對其收購活動顯得非常慎重和保密,但是它的收購頻率仍然與谷歌不相上下。在2017年底,蘋果確認收購位于奧克蘭的初創公司 Pop Up Archive。該初創公司負責開發搜索和組織音頻文件的工具,利用機器學習將語音轉化為文字,并眾包校對謄寫錯誤的任務。在2017年,蘋果還收購了好幾家AI初創公司,包括斥資200萬美元收購RealFace公司,斥資2億美元收購Lattice公司以及收購SensoMotoric Instruments公司和Regaind公司。
Lattice公司專注于利用AI將“暗數據”轉換成具有結構性的數據。RealFace則是一家以色列AI初創公司,致力于用全球領先的面部識別技術來革新用戶身份認證過程。德國初創公司SensoMotoric Instruments則負責開發眼球跟蹤技術,這種技術對于蘋果的虛擬和增強現實業務具有很大的幫助。在過去,SensoMotoric公司還兼容Facebook的Oculus Rift VR開發套件。蘋果還收購了法國計算機視覺技術初創公司Regaind;該初創公司可以通過機器學習來分析照片內容,簡化圖片搜索和整理過程。除了收購創新型的AI初創公司之外,蘋果還收購了Init.ai公司的團隊,幫助開發其Siri語音助手。
結語
AI驅動型解決方案和大數據的需求不斷增長,大大促進了人們對各個行業AI初創公司的興趣。
整體而言,10家最大的科技公司已收購了逾50家AI初創公司。大企業面臨著AI人才的嚴重短缺問題,這成為了AI推廣普及的重要障礙。在未來,AI領域的競爭必將會變得越來越激烈。(編譯/樂學)
【來源:騰訊科技】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