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虧51億下高調反腐,小鵬汽車自救開始?互聯網+
導讀
巨虧51億下高調反腐,小鵬汽車自救開始?
巨虧51億下高調反腐,小鵬汽車自救開始?
反腐的“火”最終還是燒到了汽車行業。
10月10日,市場面有消息稱,小鵬汽車內部宣布采購部門負責人李豐停職,多名員工配合調查。此事涉及小鵬汽車內部供應鏈反腐,牽涉多個層級,亦有警方介入。
一石激起千層浪,隨后官方緊急回應表示,“公司采取行動是正常的反腐倡廉行為,對于腐敗行為,發現一起、糾錯一起,絕不姑息。此次事件涉及面小,不影響商務、生產環節。”
盡管小鵬方面宣稱涉及面較小,但在消息被公開報道前一晚小鵬在美股大跌超10%,當天在港股也跌幅超過5%。
顯然,此次內部反腐給其資本市場帶來的震蕩并不小。
一、亂象不止,痛定思痛大刀反腐“刮骨療傷”
其實拉長時間線來看,小鵬內部所曝露出的亂象也早有跡可循。
此前,CEO何小鵬曾多次公開表示:“以前許多高管都讓我放權給他們,就不要管他們了,我不知道他說把事情做了,是做了30分還是60分、80分,我看不出來。”
這句話恰好反映出小鵬內部協同方面的確存在欠缺,高管各自為政、利益至上的不良風氣充斥管理層。
隨著2022年新品車型G9首發上市失利,銷量一直處于低迷狀態,較預期相去甚遠,小鵬也不得不為自身內部管理缺失亂象“買了一筆大單”。
G9戰力失敗,何小鵬將原因歸咎于配置、價格、營銷、渠道、組織、交付六個大問題,重點強調核心在于組織、架構和經營出了很大問題。同時也表示,降低成本、用更低的研發投入來產出更多產品、降低營銷費用、降低資本開支等都將是小鵬汽車未來的重點。
于是乎,小鵬開啟了大刀闊斧的組織變革。第一步就是從整合開始,于2022年底將原來的供應鏈服務部、營銷服務采購部及零部件采購部整合為采購部,并統一由李豐負責。
而不料不到一年時間,如今隨著李豐被查,也給小鵬變革成效澆上一盆涼水,不禁讓業界擔憂其未來走向。
眾所周知,供應鏈采購于企業而言至關重要,是實現降本增效的第一道關卡,但彼時,李豐在腐敗高發的供應鏈采購上手握大權,一旦觸碰底線,無疑是給自身還有企業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但好在今年起,小鵬內部開始了“二次創業”,一場浩浩蕩蕩高管人事大換血就此展開,期望能通過此舉促成小鵬在組織架構、產品、營銷等方面的正向調整。
高管人事更迭中最受市場關注的,當屬何小鵬煞費苦心挖來了在長城汽車服務了30年的前長城汽車總經理王鳳英,擔任公司總裁要職,成為中國汽車行業幾十年來唯一一個女總裁,王鳳英也順勢成為小鵬汽車的二號人物,負責公司的產品規劃、產品矩陣以及銷售體系。
二、三大難題猶在,該如何破局而上?
“鐵娘子”王鳳英的加入,能解小鵬目前困局嗎?
在我們看來,能解,但需要時間,原因有以下三點:
其一,最新業績為歷史最差,需靜待后期改革成效來進行修正。
今年二季度,小鵬汽車實現營收90.96億元,同比下降38.92%,凈虧損進一步擴大至51.9億。
進一步分析可知,小鵬汽車之所以營收大幅下滑,主要是受主營的汽車銷售收入銳減的影響所致。上半年小鵬汽車來自汽車銷售的收入為79.4億元,相較上年同期的139.4億元大幅下降43%。
與此同時,小鵬汽車經營方面的核心指標毛利率也出現嚴重下行,創下了上市以來的“首負”情形。截至今年6月30日,小鵬汽車上半年綜合毛利率為-1.43%,去年同期則為11.55%。其中,汽車毛利率為-5.9%,去年同期這一數值則為9.7%。
而同期理想和蔚來的汽車毛利率則分別為21.22%和1.28%,已經能夠保證相對穩定的盈利能力了。
結合此次反腐事件來看,也不難發現小鵬汽車毛利率之所以罕見為負值,核心還是在于成本高企,也難怪在8月18日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上,何小鵬就不斷提及要“降本”,并制定了到2024年公司整體成本將降低25%的宏偉目標。
因此,經過市場的慘痛教育后,小鵬汽車終于逐漸意識到了公司的成本控制出現了問題,但及時止損之路也并非好走,離盈利仍有一段距離。
其二,高端上探折戟,產品靠價格戰維持高銷量。
正如前文提到的,被小鵬寄予厚望的高技術含量的高端車型G9首發上市,由于車型配置過于復雜和混亂,并沒有在市場上取得很高凡響,這不僅浪費了小鵬汽車大量的研發費用,也延遲了自身品牌向上之路。
此外,根據小鵬汽車公布的2023年9月及第三季度智能車交付數據來看,總計交付15310輛智能車,環比增長12%,其中G6車型的占比超過了50%, 9月交付量達8132輛,是小鵬汽車的核心主力產品。
然而小鵬汽車9月銷量的恢復,主要是通過大降價的流血式增長實現的。比如,今年6月上市的小鵬G6以低于眾人預期的20.99萬元起售價格,打出高性價比優勢,上市四天就收獲2.8萬訂單。9月剛上市的2024新款小鵬G9相比老款售價進一步下調超6萬元。
在居高不下成本未得到很好控制下,小鵬卻給產品大幅降價,不免讓人擔憂其是否會犧牲掉產品價值來換銷量的情況發生。
其三,向混亂渠道“動刀”,改革勢在必行。
據悉,小鵬直營店和加盟店在設立之初是為了降低渠道擴張成本,并分攤銷量低迷時的財務風險,但因錯誤將其分屬兩個部門,形成混亂渠道,兩套系統內耗嚴重。尤其是直營門店,意味著重資產,小鵬本身承擔著大量資金和車輛庫存壓力,不斷擴張會加劇企業成本。
基于此,新上任的總裁王鳳英開始貫徹實施小鵬9月初召開的渠道商會議上所公布的“木星計劃”,核心舉措是“用經銷商模式來逐步替換直營模式”,目的是為了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市場覆蓋率。
事實上,在今年3月,小鵬就已經進行了一次內部組織結構調整,將原本的東區、南區、中區、北區4大區域,調整為24個細分區域,如今再次被砍,轉向尋求與經銷商的合作,小鵬的營銷體系與策略進入深度調整階段。
這樣的戰略調整,我們姑且不議是否能快速扭轉小鵬困境,但在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市場競爭趨于紅海,以及直營模式的選址要求高、運營成本高、觸達人群趨于飽和等弊端顯現下,小鵬的要銷量、要盈利的渠道改革模式,未嘗不是可行路徑之一。
三、結語
毫無疑問,隨著近些年經濟高速增長轉向下行周期之時,的確有不少企業內部或多或少出現了問題,越來越多的企業感受到危機所在,紛紛謀求破局之道,也促使了“二次創業”加速到來,在已有的基礎上進行管理的科學化,不斷調整內部結構,以求得進一步的發展。
誠然,我們也看到了小鵬堅定改革的決心,始終將降本增效、反腐刮骨療傷促發展為首要目標,也正是在踐行這條路。
如今距離2024年還有兩個多月時間,而根據何小鵬規劃要求其成本卻要整體下降四分之一,體量并不小,至于能否順利達成目標迎來新增長,還有待時間來驗證。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