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帶超級便利進軍無人零售 全國將鋪設10萬點位金融
國內智能零售運營商“溫帶”宣布正式進軍無人零售市場,旗下首家無人智能便利“WINMART GO!溫帶超級便利”當天在上海華滋奔騰大廈正式入駐開業。
11月16日,國內智能零售運營商“溫帶”宣布正式進軍無人零售市場,旗下首家無人智能便利“WINMART GO!溫帶超級便利”當天在上海華滋奔騰大廈正式入駐開業。
品途商業評論記者第一時間到場探店。
據了解,溫帶超級便利是移動社交電商平臺萌店孵化的獨立運營品牌,其核心團隊來自1號店、微盟、7-11、百度。溫帶超級便利已經進駐上海、北京、杭州、廣州、寧波等城市,計劃將在全國鋪設10萬個點位,為全國都市白領帶來便捷智能消費體驗。
現場,上海寶山區副區長蘇平,華映資本管理合伙人季薇,微盟創始人兼CEO、溫帶董事長孫濤勇,溫帶首席運營官蒙宇寧出席啟動儀式。
非中央商務區辦公樓存量飆升——上海無人貨柜“戰場”擴大
仲量聯行提供的數據顯示,2009年,上海非中央商務區甲級辦公樓僅有40萬平方米存量。截至2017年10月,這一數字已躍升至500萬平方米,體量堪比中央商務區甲級辦公樓市場。
過去一年間,非中央商務區市場的凈吸納量已占到上海甲級辦公樓總吸納量的61%,大大超過2009年時26%的水平。上海城區新興板塊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將獲得市場發展帶來的持續紅利,它將為城市高速發展提供所需的空間載體,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引擎。
大體量的辦公寫字樓已經逐漸成為無人零售爭奪和關注的焦點。在此次啟動儀式現場,溫帶超級便利方面公布的數據顯示,上海約有5000棟寫字樓,但僅有不到10%左右的寫字樓內設立了便利店,大量人群的即時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
而在臺灣、日本,幾乎每500米就會有一家便利店,所以,未來針對辦公室白領人群,更加及時、便利、便捷的智能購物終端將是剛需,無人值守售賣柜市場廣闊。
無人零售領域新添入局者——掃手開門 購物只需三步
此次溫帶超級便利選擇入住的華滋奔騰大廈位于上海市寶山區的上海移動互聯網創新園內。記者觀察發現,大廈周邊最近的便利店兩三家,員工用餐除大廈內簡易餐廳外,基本靠外賣。
溫帶超級便利此次展示的無人貨柜便設立在大廈大堂,這一由三個封閉式貨柜組成的無人貨柜區占地10余平米。與無人便利店和普通的無人貨柜不同,溫帶超級便利的立柜式貨柜門禁由生物識別技術“把關”,即手掌靜脈識別技術。
首次購物前需注冊,放置在設備上驗證3次,隨后綁定微信,打開柜子即可選購喜愛的商品,關門后系統直接連接微信自動完成扣款,整個購物流程十分順暢。
記者看到,顧客挑選貨物過程中,門外的顯示器上直接顯示對應物品的價格和數量,商品選購完畢只需關閉貨柜大門,顯示器自動結算貨品,顧客“關門即走”,微信秒付。溫帶超級便利的體驗確實讓人感到輕松不少。
“用傳統便利店1/20的成本,實現傳統便利店60%的銷售額,這是我們溫帶超級便利的目標。”溫帶董事長孫濤勇在現場闡述了啟動溫帶超級便利的初衷,以及溫帶超級便利的核心優勢。
孫濤勇表示,啟動溫帶超級便利項目有四大原因:一是,溫帶是由移動社交電商平臺萌店孵化的獨立運營品牌,萌店在食品、生鮮品類和供應鏈上有著深厚的基因;二是,線上獲客成本開始高于線下,線下蘊藏著巨大機會;三是,當前很多白領人群的即時消費需求得不到滿足;四是,無人零售領域會為傳統商業帶來顛覆性的改變。基于以上四點,萌店啟動溫帶超級便利,布局無人零售。
零貨損 低成本——解決無人貨架部分痛點
滿足了辦公室白領“近距離”即時性消費需求的無人貨架,雖然因其入門門檻低、占地面積小和操作簡便等原因受到普遍關注,但其所存在的貨損率高、品類單一、消費體驗不高等痛點也困擾著行業的經營者。
對此,溫帶超級便利似乎有著一些優勢。“開放式貨架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貨損問題,我們了解到,大量無人貨架貨損率都保持在20%以上,而正常商品的毛利也只有20%,所以,單單正常的貨損就基本上把毛利消耗掉了,還有運營配送成本是遠遠不夠的。
而溫帶超級便利是完全可以解決貨損問題,通過采用封閉式的智能立柜,開門前與用戶微信支付綁定,關門自動扣費,所以不會存在消費者拿了東西不付錢的情況,在貨損這個問題上,溫帶得到了解決。”孫濤勇介紹時說。
此外,溫帶超級便利還具有“商品零貨損,技術更智能,運營更高效,品類更豐富”等核心競爭優勢,而這些都將有效地解決無人貨架的上述痛點。如技術智能方面,溫帶采用基于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技術完成的商品識別,這不同于市面上大部分無人零售店采用的RFID技術,節省了電子標簽和人力成本。
“一個高頻標簽的成本大約五毛錢,一個超高頻標簽的成本也要三毛錢。如果說一瓶礦泉水兩塊錢,貼了個標簽三毛錢,10%的毛利沒有了。不僅如此,我們的運營配送人員還要給每個商品貼上標簽。所以這個技術目前來看,雖然消費者是感知不到的,但從運營端來說是走不通的。”
孫濤勇強調,而溫帶超級便利更智能、酷炫的技術是“生物識別技術”,第二次購物完全不需要手機,通過“掃手”就可以完成商品的支付。同時,溫帶超級便利所有的商品和用戶數據都是實時在線的,未來根據大數據可以做到千店千面。“可能我們在辦公樓大堂與在地鐵、機場、醫院等場景所擺放的商品是不一樣的。”
現場,孫濤勇給出了一個更加直觀的案例。溫帶在涉足無人零售前,經營了一兩家實體店。“我們體會到做傳統商業、做傳統便利店實在是不容易。一家便利店從開店、選址到裝修至少2-3個月的周期;成本特別高,從裝修到開一家店成本至少要100萬以上;租金成本高,一般實體店每月4萬左右,一年40-50萬。而溫帶超級便利相當于只有傳統便利店不到1/20的成本。”
孫濤勇進一步分析說,之所以成本低,首先租金成本遠低于傳統便利店,因為占地可能只需5平米,甚至3平米。第二不需人工。“溫帶使用傳統便利店的1/20成本完成了60%的銷售額,我們內測時一臺機器銷售額能達1000元以上。我覺得商業的本質最核心的是效率和成本。我們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所以溫帶超級便利的運營更高效。”
據了解,目前,溫帶超級便利已在上海、北京、寧波、杭州、福州、廣州啟動了全國的布局計劃,預計2018年將鋪設10萬個點位。
這是什么概念?如果一臺機器一天賣500元,10萬個點位一天創造收入是5000萬,一年創造的營收接近150億。
溫帶首席運營官蒙宇寧認為,傳統便利店解決的是三公里的消費需求,而溫帶超級便利解決的是100米的消費需求,相對傳統便利縮短了用戶的距離,相比現在辦公室無人貨架,不僅解決了貨損問題,而且商品品類更加的豐富,還大大降低了運營配送成本,是目前基于商業和用戶體驗平衡最理想的一種模式。
溫控分區 消費體驗升級——讓無人便利有“溫度”
活動現場展示的溫帶超級便利無人值守貨柜均以飲料為主,對此,溫帶首席運營官蒙宇寧強調,這只是方便現場展示選擇的品類,實際投放時貨柜內還將出現生鮮等食品。溫帶超級便利不僅能讓白領方便的“帶走”食物,還有讓食物有“溫度”。
據悉,溫帶超級便利擁有以鮮食為主的上百種的SKU,基本滿足白領早餐、中餐、下午茶、晚餐等食品消費需求。通過先進的控溫技術,溫帶超級便利實現了無人售賣柜可支持常溫、冷藏和熱食三個不同溫區的商品供應,涵蓋了零食、飲料、早餐、便當、面包、酸奶、水果等鮮食產品。其以自營配送的方式定期對食品進行補貨上新。2017年下半年,“溫帶超級便利”與京滬各大商務樓及企業簽約近千個點位,已經覆蓋了上海、北京100多棟商務寫字樓,將為白領們帶來便捷且更多樣化的消費體驗。
而這也是其取名“溫帶”的一層含義,即“有溫度的未來商店”,溫帶未來商店會分成不同的溫區,如82℃的鮮食檔口、35℃的常溫零食,及-3℃的冰爽冷飲。不同的溫區,不同的溫度帶。而其另一層含義便是,把溫暖的鮮食帶到顧客身邊,讓處在城市每一個角落的人都能感受到溫暖如初的鮮滋味。
目標萬億級市場,試水零售新模式,相信未來還將又更多類似“溫帶超級便利”這樣的品類出現,我們對它們的發展拭目以待。
訪間答疑時間
對于這一利用高科技智能手段經營的無人貨柜,似乎大家還有很多疑問。諸如消費者普遍關注的支付安全性、產品豐富度等問題,溫帶首席運營官蒙宇寧給予了解答。
貨柜門檻低?
在中國這個科技界和互聯網領域,除了國家明令禁止的,是沒有什么門檻的。但大家在做同樣的事情的時候,主要看你可以和原有的核心能力成功嫁接多少。
比如“掃手識別”這一技術早在三年前便已經出現,但因為當時這一技術未能與零售廣泛結合,所以未能在大多數的場景下實現。技術無法實現場景應用,也就意味著其無法實現商業化。無法實現商業化也就無法快速地升級、迭代和完善。
所以,溫帶應用的這一技術門檻并不會像人類登月那么高,而門檻的高低主要在于它的精準度、數據收集,以及數據行為所展現出來的消費行為,可否依靠供應鏈讓這些數據帶來價值,另外就是數據可否更好地指導精準的選擇商品。
支付安全問題
安全性問題是大家普遍關注的。“掃手識別”不是識別指紋,而是識別掌靜脈,這是有區別的。其識別的不是手指的指紋特征,而是感應掌靜脈部分,而這一部分并不能作為日常安全識別的特征。
比如,當下很多電子設備識別的并不是掌靜脈的這一特征,像手機安全識別的是指紋,因此,掃手識別不會對個人財產安全產生影響。
產品不夠豐富?
想要爭取消費者,主要靠四個字“多、快、好、省”,占一點,有機會存活;占兩點可以活的很好;占三點可能顛覆一個行業;占四點可以壟斷獨霸一個行業。
溫帶面對的是白領人群,我們自然是希望在商品豐富度,價格以及便利性上達到有機統一。特別是大家關心的無人貨柜產品豐富度問題。
在我看來,無人貨架的豐富度可能不能與三四百米之外的便利店相抗衡,畢竟貨架最多可覆蓋150左右的SKU,但我們的便利性會遠超于便利店。但值得關注的是,便利店2000多個SKU里銷售達到60—70%的商品也就是100個左右。我們經過數據分析優化,找出與消費者需求更匹配的SKU,在豐富度上則不遜于便利店。
同時,我們有日日補貨、周周上新、月月大促等活動,通過這些運營手段,相信能提升消費者對商品的新鮮度。
無人貨柜做鮮食有缺陷?
鮮食涵蓋廣泛,如便當、三明治、水果、果切等都是鮮食的一部分,除了預包裝食品、飲料、水之外,很多都能歸入鮮食品相。
我們這里將鮮食再劃分為兩種:一種是即取即食,如蛋糕、水果、面包等;另一種是取完后需要再加熱的,如便當。即取即食,只要價格合理,賣相好,就可以實現銷售;另一種需要加熱的鮮食,場景內會配備微波爐,自助加熱。
對于損耗,坦白講,線下的很多便利店,即使有店員服務,也會有15%過期損耗,這也是全家、羅森等面臨的情況。而我們的無人貨柜現在一日兩配,每天凌晨補貨,次日的11-12點再補貨。在鋪設點位補貨過程中,通過財務核算,如果商品毛利等與配送成本比例合適,我們甚至可以實現一日三配,就像現在很多便利店那樣,甚至是多配。是可以保障貨柜鮮食的新鮮度的。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