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浪潮下,蒙牛如何實現由“草原牛”到“世界牛”的蛻變?觀點

每一次技術的革命都會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而消費互聯網時代到產業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開啟了新的產業數字化時代。
每一次技術的革命都會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而消費互聯網時代到產業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開啟了新的產業數字化時代。如果說,消費的數字化為人們帶來更加便利的生活,那么產業互聯網則幫助企業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
隨著數字化浪潮對中國制造轉型的不斷深入,乳制品行業也迎來在數字化升級下生產流通效率的升級機遇。傳統的乳制品快消行業銷量波動頻繁、保鮮要求度高、產線供給復雜、物流網絡龐大,因而數字化升級的效率賦能的效益作用也更顯著。
在乳制品行業內,作為國內乳業的龍頭,蒙牛正在以全產業鏈條的數字化,實現產業上下游生態的數字化重塑,從而實現在技術賦能下由傳統快消生產到數字效率型生產流通的質變。
從“草原牛”到“數字牛”的升維式重構
今年11月27日,在上海舉辦的2019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上,蒙牛集團奶源戰略規劃負責人程曉飛做了題為《科技創新 引領未來》的發言。他表示,創新是蒙牛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未來,蒙牛將以數字化創新、技術管理創新以及供應鏈創新為核心,助力國內乳制品和行業高質量、可持續和振興發展。
今年6月份,阿里云與蒙牛達成戰略合作開啟“奶源數字化”,得益于阿里云的技術賦能,蒙牛在乳制品行業內率先實現奶源數字化,據悉,在雙方的深度合作下,近千家牧場,超過100萬頭奶牛通過物聯網設備,實現奶源數字化,完成了對整個產奶流程和奶牛全生命周期的監控。
蒙牛方面表示,通過搭建一整套的數字奶源智慧牧場管理平臺,蒙牛可以通過云端實現牧場和奶牛的數據連接,通過云端數據分析,實現平臺化、數字化的奶源數字化管理。
在生產端,蒙牛通成立奶牛研究院、,加快推進技術成果的落地,實現生產研發源頭的降本增效。作為集學術研究、技術培訓、生產示范、科普展示、休閑觀光、消費者體驗功能為一體的機構,奶牛研究院成為科學實驗和成果轉化的平臺,通過加速新技術的成功轉化,以及標準論證、技術示范和人員培訓,促進乳制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流通端,蒙牛在2016年打造了“愛養牛”供應鏈流通平臺,通過數字化平臺對供應鏈關鍵節點的無縫鏈接,提升供應鏈流通效率。這樣的效率提升核心在于,通過數字化平臺的信息鏈接,在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環境下消除中間交易,提高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實現供應鏈效率的提升。
據悉,目前“愛養牛”平臺已有注冊供應商500余家,注冊牧場650個,完成交易15萬筆,平臺流量近30億元,今年,“愛養牛”平臺預計將為牧場節省流通成本達3億元,有效解決了傳統奶源生產供應以及資源流通的效率痛點。
從行業的角度上來看,蒙牛的數字化升級實際上也是一次乳制品行業“數字化升維”的示范:
即通過奶源數字化和流通數字化,蒙牛實現了乳制品生產流通的全鏈路數字化系統的搭建,有效解決了供應鏈效率的痛點,實現了從“草原牛”到“數字牛”的“升維式重構”。
與此同時,蒙牛成功的數字化轉型也打造從牧場到工廠到終端的全產業鏈數字化生態系統,塑造了企業向數字化過渡可供參考借鑒的完整轉型樣本。
數字化升維之后,蒙牛的國際化“蛻變”之旅
今年8月28日,蒙牛乳業(2319.HK)發布2019年中期業績公告,公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蒙牛凈利潤達20.769億元,同比增長33%。在盈利增長的同時,蒙牛繼續積極開展海外業務布局,加速由“草原牛”到“國際牛”的蛻變。
據中報顯示,截止今年上半年,蒙牛常溫、低溫和冰淇淋的三十多個產品已銷售至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柬埔寨、蒙古、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及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地區。
2018年,繼蒙牛新西蘭工廠之后,位于印尼西爪哇省的蒙牛優益C工廠正式開工,目前,該工廠是國內乳制品企業首個位于東南亞地區的乳制品生產基地。去年年底,蒙牛優益C工廠生產的低溫乳酸菌及低溫酸奶等產品即在印尼雅加達、爪哇島等主要城市的貨架上架,目前已覆蓋超過1.7萬家大型商超及便利店,銷量增長表現良好。
在印尼市場,優益C正在快速融入當地,讓消費者全方位、多渠道感受到了蒙牛品牌的健康概念。據悉,目前,蒙牛已經在印尼實現本地產銷一體化布局,在以印尼、新西蘭為“雙海外中心”的國際化戰略下,蒙牛通過全產業鏈高點的海外布局,加速推進國際化戰略落地。
通過“雙海外中心”的建設,蒙牛初步完成了乳制品生產、流通環節在東南亞地區的布局,未來在大洋洲中心建成投產后,蒙牛將形成以國內乳制品生產流通鏈條為基礎,以東南亞和大洋洲“雙中心”為支撐的全球乳制品產業鏈的構建。
與產業鏈條國際化同步的是蒙牛品牌的國際化。
2019年,蒙牛以“優益C品牌煥新”聚集“清爽好滋味 腸道添活力”的傳播著力點,在新加坡、緬甸,以及中國香港等地開展營銷路演活動,通過實現東南亞和國內港澳地區的品牌營銷強化,達成品牌國際化的影響力提升。
在印尼市場的品牌營銷上,蒙牛在印尼齋月期間5周電視廣告集中投放黃金時段,進行品牌強勢曝光,通過當地的數字化營銷平臺的投放,實現全方位、立體化的品牌傳播,據資料顯示,目前“優益C”在海外知名度不斷提升,有望成為東南亞酸奶品類第一品牌。
從供應鏈扎根海外,到立體式品牌營銷賦能,活躍在國際市場的蒙牛已然構筑了由供應鏈“硬實力”與品牌知名度“軟實力”為一體的國際化競爭力。在供應鏈流通體系以及品牌的多維國際化蛻變下,蒙牛也將成為國內乳制品行業的國際化名片。
品質鑄就品牌:蒙牛品質開啟乳業新時代
近日,據媒體報道,京張、京呼高鐵預計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運營,而蒙牛將成為京張、京呼高鐵的首家乳品官方合作伙伴,為旅客提供更高品質的乳制品供給。而蒙牛此次拿到京張、京呼高鐵首張“通行證”的背后,是蒙牛對乳制品品質的不懈追求和努力。
“過去十年是中國乳業的復興十年。”蒙牛總裁盧敏放對媒體表示,“目前國內原奶質量無論是蛋白質、體細胞還是菌落指標,都已經達到歐盟水平,這背后其實是巨大的付出與投入。”
自2009年起,蒙牛陸續引入中糧、丹麥Arla、法國達能三大國際化戰略股東,助力蒙牛建立國際化的牧場管理標準,在嚴格的質量體系和供應鏈塑造上,對奶源品質嚴格管控。
為獲得穩定的優質奶源供給,蒙牛相繼戰略投資中國最大的原奶生產商現代牧業、最大的有機奶供應商圣牧高科、大型國際全產業鏈乳業公司富源牧業。
此外,蒙牛還通過全球精選奶源,保障優質產品供給。為掌握純凈奶源,蒙牛當年在新西蘭探測了100多塊優秀牧場,最終選定懷卡托當地牧場作為奶源供應。據悉,為獲得當地政府和居民的支持,蒙牛雅士利團隊給每戶居民寫信,耐心解答居民的疑問,最終得以在當地建廠投產。
作為“乳品新國貨”代言人,蒙牛獲得了進博會、世界杯等多方面的品質認可。在今年舉行的第二屆進博會上,蒙牛聯合戰略股東 Arla Foods 及合作伙伴雅士利國際,在進博會食品及農產品戰區驚艷亮相,引發全球關注。
其實,早在去年,蒙牛旗下的特侖蘇純牛奶、純甄常溫酸牛奶、蒂蘭圣雪冰淇淋、每日鮮語鮮牛奶四種產品就曾為第一屆進博會提供營養供給。據悉,蒙牛將繼續推出新的國際化產品,在以品質為核心的國際化道路上繼續釋放“新國貨”的魅力與光彩。
在積極拓展品牌國際影響力的同時,蒙牛以奶源國際化和嚴格的質量體系為“蒙牛品質”的純凈、優質保駕護航。“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下,蒙牛通過歐盟水準的乳業質量標準和全球奶源的精選,鑄就品牌核心價值。
結語
作為京張、京呼高鐵的官方乳制品合作伙伴,蒙牛將繼續以品質鑄就品牌,在經歷過“數字化升維”之后,以數字效率不斷提升品牌競爭力,從而實現由“草原牛”到“國際牛”的蛻變,在全球戰略的深入下,蒙牛也將引領國內乳制品行業邁向與國際接軌、并行的新時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