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的勢能: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觀點

小米與榮耀兩個品牌都面向年輕用戶,榮耀力壓小米,7月12日榮耀京東超級品牌日。
互聯網手機雙巨頭榮耀和小米之間,“第一之爭”持續了幾年,但最近不到一個月,兩者的數據紛爭呈越演越烈之勢:
7月12日榮耀京東超級品牌日,以4.98億元的銷售額打破小米曾經創下的4.8億元紀錄。
兩天前的7月10日,京東發布6月銷量風云榜,榮耀力壓小米,成為6月份手機銷量冠軍、安卓手機銷售額冠軍。
再往前,就是京東618大促,最終銷量冠軍之爭更具戲劇性,也讓小米更難接受。畢竟自己導演了一次反轉,以一句“時間是小米的朋友”溫柔而不失敵意的刺痛榮耀。但第二天京東對疑似刷單的數據進行了處理,最終榮耀反超小米成為銷量第一。
幾乎每次電商大促,榮耀和小米都是焦點,不過兩次反轉的大戲還是頭一次。如果小米真的刷單,也側面印證小米在爭奪第一上真的開始乏力了。
與之相反,榮耀的表現則確實越來越堅挺。
如果單次的爭議與超越是偶然,那么從2017年開始,榮耀一次次在國內市場超越小米,印證了一個必然:榮耀已成為國內互聯網手機第一品牌。
從產品線布局和價格來看,二者產品布局均包含千元以下的低端到2000元以上的中高端,甚至都是采用三旗艦的布局;從營銷上,盡管榮耀的營銷費用比較少,但二者的效果幾乎也是不相上下,從開發布會到請代言人,每次都引發業內廣泛關注;從渠道策略上看,二者都同時布局線上線下,只不過榮耀在線下相對輕資產一些。如果用傳統的4P理論,很難看出為什么榮耀會追上小米,甚至實現反超。
背后因素太多,透過各種套路,還是可以分析出二者不同,體現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一個中心是指,發現目標消費者需求并以技術與產品創新滿足。
小米與榮耀兩個品牌都面向年輕用戶,都有自己的粉絲群體,經常進行交互。不過,發現消費者需求這個工作,大部分時候并不是來源于這些粉絲群體,而是源于對產業、技術及消費者審美趨勢的判斷。
比如榮耀推出魅海藍配色,創意來自于年輕人喜愛的光與影。它是抽象的,不是哪個粉絲告訴榮耀的,需要專門的設計師感悟到,并且榮耀從高層到產品人員也認知到。這樣才有推出之后的火爆,引來諸多品牌的跟隨。
小米有時強調的聽取用戶意見,是用來營銷的。在MIUI這種軟件上,聽取用戶意見快速迭代是可操作的,在手機研發生產這個長周期過程中,往往不會聽取用戶意見。
在對消費趨勢的判斷上,小米曾有典型的失誤。2016年榮耀和小米均推出面向未來的手機,榮耀押寶人工智能,而小米押寶全面屏。2017年全面屏普及,小米優勢不再,當OPPO和vivo都已經推出超過90%屏占比的全面屏,小米還沒解決好屏幕上聽筒、收音孔、前者攝像頭的位置問題。而在人工智能上,很多品牌也快速看到趨勢,包括小米。但沒有榮耀布局早,只能以營銷包裝來拉齊。
在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上,榮耀受益于華為很多。華為高研發投入在業內知名,占營收比例近15%。持續的研發積淀,讓華為有了自己的麒麟芯片,擁有了給安卓系統換心的能力,這些都是小米所不具備的。
近期榮耀推出GPU Turbo技術,類似汽車上的渦輪增壓技術,用軟硬協同的方式解決了長期困擾安卓系統的問題,在功耗降低的情況下,讓圖形處理效率提高60%,使得榮耀Play在游戲性能上超越價格更好的小米甚至蘋果。榮耀Play銷售爆火,證明了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帶來銷量和用戶滿意度雙提升。
這種技術的誕生是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對于在硬件和軟件上沉淀不夠的小米來說,一時半會研發不出來。
圍繞中心的兩個基本點是,戰略執行力和輿論口碑,前者是推力,后者是拉力。
戰略執行力體現在對企業和商業模式方向的判斷及推進上。小米發展初期一度是領先的,并以戰略執行力超前,而讓很多傳統手機品牌自愧不如。
對于長跑型選手榮耀來說,有迷茫及走錯路的時候,但在2015年榮耀總裁趙明上任后及時糾偏,提出“質量、品質、創新”三大戰略控制點,明確了戰略方向,走出一條與其他品牌不同的互聯網手機之路。
在執行上,榮耀同樣很有魄力。以開拓海外市場為例,去年底榮耀海外獨立運營以來,增速超過100%,海外市場份額已經從15%提升到20%。今年一季度,在印度市場實現146%的同比增長,首次進入TOP5。
近期,榮耀手機開拓拉美“處女地”,先后在哥倫比亞、墨西哥、玻利維亞上市榮耀View10、榮耀暢玩7X、榮耀暢玩7A、榮耀7S四款新機,售價從入門到中高端,滿足了當地消費者多樣化購機需求。
對于大方向的判斷,以及緊隨其后的快速執行,能夠推動榮耀快速向前發展。
無論是技術與產品創新,還是積極正能量的品牌溝通,都能夠獲得更多的媒體與用戶口碑。如GPU Turbo獲得用戶認可及國內外媒體的好評,《南華早報》高度評價,發表評論文章稱:“華為(榮耀)為手機游戲玩家帶來了配備‘渦輪增壓’技術的旗艦機型play,不僅將擊敗所有安卓友商,甚至超越蘋果。”
在用戶口碑方面,京東平臺榮耀9青春版評價數破百萬,好評率達99%;榮耀10在開售26天銷量就破百萬,好評率達99%。在咨詢公司貝恩發布的凈推薦值(NPS)調研分析中,華為、榮耀和蘋果手機并列第一,品牌凈推薦值高達47%。
持續積累的口碑能夠賦予產品拉力,讓產品不斷向上。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不同維度相對復雜的因素,可以用“勢能”這個詞來進行整體性概括。勢能中心正向循環,推力與拉力持續加大,讓榮耀的勢能不斷提升。如果小米缺少及時的糾偏與鞏固,榮耀在全球范圍內趕超小米將是大概率事件。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