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入口向左,生活進化向右金融
站在用戶互聯網行為迭代的角度來看,搜索、社交是早期的互聯網入口,發展到現在的是網約車、外賣和共享單車,而未來的機遇就在于生活進化。
先是老道消息的木村拓周把“賣給BAT要趁早”拎出來,而后不少分析直接拋開B,畢竟AT已經一騎絕塵,于是乎關于創業最終就是TO AT的聲音不絕于耳。甚至出來段子,“我們這個項目,A輪已經找好了經緯,B輪找好了紅杉,C輪將會是AT其中的一家,而且確定會領投,都安排好了,現在就差天使輪。”
這個現狀的緣起是201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出現標志性分水嶺,即便是小巨頭,滴滴、美團、高德、優土等,也已紛紛站隊。AT巨無霸不光牢牢把控住電商和社交,并且一步步蠶食冒尖的新入口,網約車、外賣、共享單車……一個不落。
當然,得益于AT對入口級別應用的布局和落地完善,我們的生活開始變得異常高效。雖說網約車新政出爐后,滴滴因為車輛供應量驟減而不得不接受用戶埋怨,但總歸,沒有人愿意回到出租車時代,除了部分出租車司機。工作、加班、擠地鐵回到家,這些場景中,餓了么和美團必不可少,點外賣也成了很多人一日三餐中經常發生的動作。
這樣的生活效率已經勝過諸多發達國家,天氣惡劣時外賣小哥也必須準時送達,否則被扣錢被辭退。滴滴司機和餓了么小哥要做到十分完美,用戶才愿意點個贊給個五星好評。對用戶來說,外賣健康與否不再重要,年輕人不再自己做飯,喪失很多技能同時也少了一些美食趣味……這些都沒什么不對,但就是覺得,高效得近乎變態,長此以往,是不是有點細思極恐的意味。
那么,這些入口和平臺的格局有可能被打破嗎?在AT血洗賽道以前,還有人預言下一個顛覆者,但現在呢,居然只能懷念起周鴻祎來,只是,360還有單挑AT的實力嗎?
樂視的生態化反偃旗息鼓,像是和歷史開了個玩笑一樣。再看看先驅門戶,曹國偉、張朝陽,前者活躍度不如微博辦公的來去之間(王高飛),后者有心活躍,無奈搜狐已經日薄西山。似乎只有丁磊,也沒跟風口炒生態,卻是用“產品品味”一招對抗互聯網一輪又一輪的重構。大佬皆辛苦,吳曉波評選中國老板幸福指數時卻說,“丁磊是個意外,他是里面最幸福的”。
很少接受平媒采訪的丁磊最近對彭博商業周刊分析起局勢來,“在互聯網上有幾大需求,最高層級是通訊,這是騰訊的地盤。網易擁有郵箱入口,它更低頻,比較商業。第二層需求是搜索。剩下的需求,京東也好,阿里也好,都是有機會被超越的”。
丁磊說,京東的競爭力就是一個字“快”。“快”這個事本來應該是物流公司干的,“中國這幫物流公司不思進取,自己的業務被別人干到極致。再加上倉庫、資金實力,這讓京東在電商領域很強。而淘寶天貓就是一個超級shoppingmall,每家品牌都在里面開個店,它可以開店收房租。”丁磊認為,“雖然電商送貨快,產品很多,但他們提供的產品本身沒有做到極致”。
理論上來說,丁磊的說法自然是成立的。不過,阿里和京東能否被超越,多久被超越沒法預料,可以確定的是,未來五到十年時間,互聯網話語權和主要的消費趨勢,將逐步由這一代成長起來的互聯網原住民決定。
想想為什么是游戲企業賺到了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桶金,除了商業模式明晰以外,還因為那個時候很多的網民是高中生、大學生,他們的核心訴求就是娛樂。當這些人畢業了,追求便宜好貨且需要方便,淘寶一下子流行起來。
但是阿里也要顛覆自我,創造了天貓,升級了淘寶,以及在賽道上買買買。一切都因為這一波崛起的消費群體越來越追求審美,他們需要個性和品質。
中國巨大的消費紅利并未終結,隨著科技金融、新零售逐步成熟,未來10年消費升級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就像網易考拉海購CEO張蕾說的,要弄清楚用戶為什么而買,在發達國家,生活美學是非常流行的,人們富裕起來之后追求的不再是簡單的商品,而是品質背后帶來很多精神、情感層面的生活。
“一帶一路”倡議和自貿區等國家戰略背景下,跨境電商經歷了2014年的興起到2015年的全面爆發。2016年“4·8新政”后,跨界電商旋即迎來大洗牌,雖經歷陣痛,但不妨礙跨界電商領域有可能會出現獨角獸。
不少數據顯示,大量三四線城市涌現出“小城奶爸”,在跨境消費上已經達到一線城市水平。張蕾說,以前的痛點是母嬰、美妝、奢侈品等等,兩年來,慢慢經過市場改變,更多用戶會關注24小時高頻使用的日用家居商品。這些營造生活美學和幸福感的生活用品開始井噴。
某種程度來說,用戶淘的不是貨,而是一種生活方式。不只是網易考拉海購這一海淘線,海淘之外,網易業務線還有內容消費、農產品以及在線教育等(以網易云音樂、網易味央、網易公開課為代表),看起來毫無關聯,其實核心是圍繞生活方式展開,打通的未必是單純的線上行為,而是生活的各個維度。
AT已經霸占完大的互聯網入口,五年內或許難有敵手;除了網易,獨立于BAT以外的,還有今日頭條和小米,前者抓住的還是信息分發的入口,后者的入口在于小米手機,以此連接智能家居生活。
終歸,我們還是不要變成莫斯利描繪的《人類動物園》那樣:人口過剩、過分擁擠的生存空間與人的生物學特性嚴重相悖,造成過分的壓力、過多的“都市病”。而要活成《瘋狂動物城》里那樣:每個動物都能成為它想成為的樣子。
故而,站在用戶互聯網行為迭代的角度來看,搜索、社交是早期的互聯網入口,發展到現在的是網約車、外賣和共享單車,而未來的機遇就在于生活進化。
品質生活不應該只出現在朋友圈里,而應回到生活本身,這會是一個趨勢。AT寡頭抗衡固然也好看,但是百家爭鳴更好看。今后五到十年的互聯網競爭點就在于這一波中產和潛在中產,以及努力成為中產的年輕人身上。有道是“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很期待“下一個互聯網的2014年”,但也可能,那時候再回望發現,“當下”其實就是一個新的分水嶺。
來源:吳懟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