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小店野心不“小”:開店1500家、推生鮮全品類、鋪金融
無論是在便利店市場(蘇寧小店)、還是無人零售市場,都是個驚人的目標。那么蘇寧究竟準備怎樣開店,這些店有什么特點,如何和現(xiàn)在的市場業(yè)態(tài)做出差異化?同樣,作為一個市場的新進入者,蘇寧小店包括無人...
2018年,整個零售業(yè)進入到深度整合之年,各家巨頭紛紛出場布局。這其中,剛剛更名的蘇寧易購仍舊是不可忽視的力量。不僅僅因為蘇寧提出了一年開5000家店的目標,更因為這5000家的目標拆解開來,幾個占大頭的部分都是傳統(tǒng)零售業(yè)的焦點戰(zhàn)場。根據(jù)目前披露的情況,蘇寧零售云(目前聚焦低線市場)是一個開店密集的項目,另一個就是蘇寧小店,目標是1500家店。同時,蘇寧小店項目組還掛著另一個目標,一年鋪設5萬個無人貨架。
這兩個目標分解開來,無論是在便利店市場(蘇寧小店)、還是無人零售市場,都是個驚人的目標。那么蘇寧究竟準備怎樣開店,這些店有什么特點,如何和現(xiàn)在的市場業(yè)態(tài)做出差異化?同樣,作為一個市場的新進入者,蘇寧小店包括無人貨架的整體構思和底層設計是否有創(chuàng)新?這些問題都很讓人好奇。1月25日,在被大雪覆蓋的南京徐莊總部,蘇寧小店項目負責人鮑俊偉接受了多家媒體采訪。
就在采訪前后,北京、上海兩個千萬人口城市的蘇寧小店先后開業(yè)。從先期選擇的城市也可以看出,蘇寧小店根本不懼同行競爭,迎難而上,一開始就一頭扎入了競爭最激烈、難度最大的市場。無須諱言,蘇寧小店背后依靠是蘇寧集團的支持,那么推出蘇寧小店,蘇寧的智慧零售布局究竟意欲何為,為何過去多年還算低調的蘇寧突然這么高調起來?
《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根據(jù)采訪內容,梳理出蘇寧小店的大致開店邏輯,并由此分析2018年巨頭入場布局的打算,供各位參考。
- 1 -
便利店走線上,這次最徹底
按照的介紹,蘇寧小店的整體規(guī)劃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社區(qū)店,除了便利店的常規(guī)商品,會凸顯的水果跟生鮮類目。
第二種是CBD店,主要滿足的是輕餐飲需求,包括便當、壽司、烘焙需求,目標受眾是白領人群,滿足他們的一日三餐下午茶。
第三種類型是高客流店,比如地鐵口,再比如醫(yī)院附近。像南京鼓樓醫(yī)院附近的蘇寧小店,會推出兒童用品、玩具跟尿布。
《零售老板內參》簡單總結一下,蘇寧小店的類型其實還是兩種,一種是占主流的常規(guī)場景門店面積在100-200平米,商品類目比較全,只是偏社區(qū)場景的,生鮮會突出;偏商務寫字樓場景的,輕餐食會突出。生鮮和輕餐食的比例,會根據(jù)場景搭配而有所側重。
還有一種,是屬于特殊場景門店。列舉到的場景包括交通樞紐和醫(yī)院場景,延伸開來,還以有學校等場景。
下一個問題是,蘇寧如何在一年之內開出這么多家店?
有一個理由是蘇寧方面反復提及的,這也確實是蘇寧的優(yōu)勢。那就是蘇寧擁有47個全國分公司,有很多成熟的蘇寧易購門店、包括蘇寧廣場,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合作伙伴。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筆者曾經提出過場景批發(fā)商(點擊查看)的概念。指出了蘇寧會根據(jù)場景進行分類,然后快速批量復制。在前文所述的蘇寧小店三種類型中,我們也能看到清晰的場景分類的思路。但是“場景批發(fā)商”一文有一個點提到沒有說破,那就是對于現(xiàn)在的蘇寧來說,最大的最容易復制的場景,是蘇寧已經擁有的物業(yè)。
因為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自己說過一句話,“未來五年,中國最大的商業(yè)地產商會是蘇寧。”鮑俊偉也指出,蘇寧小店的一部分會開在蘇寧易購的門店里,成為店中店的形式。
所以僅僅從物業(yè)的角度,找出1500個可以開便利店的物業(yè),加上萬達廣場,恒大,綠城這些合作伙伴,并非難事。
下一個問題是,這些便利店需要裝什么商品,又如何做出差異化?
關于蘇寧小店的新聞報道目前已經很多,《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這里只提示兩個核心要點:
第一,或許會出乎意料,畢竟有著20多年電器基因的蘇寧,在選品上也是迎難而上。選擇的是傳統(tǒng)電商也沒有做好,現(xiàn)在戰(zhàn)況激烈的生鮮領域。
按照鮑俊偉的規(guī)劃,“水果會做到四五十種,蔬菜也會四五十種。”針對蔬菜,蘇寧小店還推出了一個項目叫拿手菜(半成品、預包裝)。鮑俊偉表示,水果和蔬菜做扎實以后,肉類、海鮮凍品,包括魚也會上。他指出,這是和傳統(tǒng)便利店最大的區(qū)別,傳統(tǒng)便利店主流的做法,還是以輕食為主,不會在生鮮領域走的這么遠。
總結一下,如果把生鮮當做一個獨立的細分領域,蘇寧小店是要做生鮮的“全品類”。這在當下流行的餐飲+超市的業(yè)態(tài)中,并不乏對手。但是便利店領域,還沒有人這樣做過。
也可以這樣說,盒馬F2非要叫便利店,其實是個餐飲中心,但是以便利店的形式通吃生鮮的構想,是蘇寧第一個拋出來的。
第二,或許也會讓傳統(tǒng)便利店的人驚掉下巴,蘇寧小店決心將線上訂單與線下到店消費的比例做到1:1。
鮑俊偉介紹說,蘇小店有自己獨立的APP。APP核心講的線上線下融合,因為通過小店,無人貨架跟自助售賣機來低成本獲客,把線下融合到線上,我們支持的是一種叫店外購買,店內自提,店外購買配送上門,店內購買店內自提跟配送上門都可以支持。
關于便利店是否需要做線上的問題,至少外資便利店多數(shù)是持否定態(tài)度。而內資便利店有嘗試者,但是也還是將線上做為補充部分。原因是,線上配送需要尋找合作方。這其中的利益、資源協(xié)調、都有很多問題。幾年前,京東曾經雄心勃勃的推出萬家便利店計劃,與全國多家區(qū)域龍頭嘗試到店自提等O2O模式,如今大多已經無疾而終。
鮑俊偉對此闡釋說,當下的市場環(huán)境和京東當時入局便利店時已經大相徑庭。線上線下雙線獲客已呈大勢所趨。對于線上獲客與配送,蘇寧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第一,蘇寧本身具有強大的線上支撐,線上已有商超和快消商品,這是一個大的支撐體系;第二,我們在全國的話有物流體系支撐,有蘇寧快遞跟天天快遞物流體系支撐,如果沒有供應鏈支撐跟沒有物流體系支撐很難的,第三,蘇寧本身也投資易果生鮮,就是在生鮮水果方面也會有支撐。第四,會通過一些合資方式建立供應鏈體系,這個也會很快,會非常快。在團隊建設方面,也都是行業(yè)內最前線的團隊,有一些業(yè)內人員的加入,來組建這樣的團隊。”據(jù)了解,蘇寧小店也已經大量招募便利店行業(yè)的熟手入職,其中不乏來自全家便利店這樣的著名企業(yè)。
在具體的做法上,早期蘇寧小店也會有一些差異化的切入。市場上可以看到,盒馬是以海鮮切入,把海鮮消費平民化。這一次蘇寧小店選擇的切入點是水果。“如果能夠把智利大櫻桃做到7折,還是很有競爭力的。”另一方面,為了解決生鮮高成本的問題,蘇寧主要是從物流方面來降低成本。
具體做法是,蘇寧會啟動門店配送,2公里內一小時達,延時則賠付。這樣的做法,實際上與盒馬的思路有類似,只是由于門店面積更小,用鮑俊偉的說法,便利店就成了一個“前置冷倉”或者“家門口的大冰箱”。鮑俊偉表示,通過蘇寧已有成熟物流配送體系,蘇寧小店目標是將一單40元的配送成本降到“個位數(shù)”。用低成本優(yōu)質服務來培養(yǎng)用戶粘性。
- 2 -
衛(wèi)星戰(zhàn)術鋪設無人貨架
這里還有一個問題,中國很多的城市便利店的分布都還有很大空白,這一方面說明了市場機會所在,另一方面也說明,便利店的生長本身需要合適的土壤。那么對于蘇寧小店有個戰(zhàn)略選擇問題,是選擇進入已經被證明的成熟領域來密集開店,還是去空白市場?
對于1500家店的目標而言,肯定兩者兼顧。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有些區(qū)域之所以便利店分布不足,絕不是已有的商家有錢不去撿,而一定是在人口密度或者物業(yè)條件方面受到了限制,客觀造成便利店數(shù)量不足。
對于便利店業(yè)態(tài),密度無疑是展店規(guī)劃的核心問題,在一定范圍內密集開店,也有人稱之為蜂窩戰(zhàn)術。當客觀條件不具備時,如何實現(xiàn)高密度覆蓋。
所以蘇寧小店還有第二個更為龐大的規(guī)劃:5萬家無人零售終端(包括無人貨架、自動售貨機,以及其他形態(tài))。
在2017年下半年,無人貨架經歷了被熱捧又被質疑的過山車般的經歷。對此,鮑俊偉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當前的無人貨架碰到一些問題包括被質疑,有兩個問題:
第一,過分迷信流量。很多人把無人貨架做成了滴滴或者單車模式。鮑俊偉指出,滴滴模式是共享經濟的成功代表,其特點是流量入口大,同時線下很輕。比如滴滴模式是不需要買車的,而單車的投入相對重一些,所以至今盈利困難。
與單車相比,無人貨架的線下投入無疑更重,是重資產模式,已經不是只靠流量就玩得轉的。這也是無人貨架碰到困難的原因之一。
第二,供應鏈和物流的外包,是無人貨架的致命傷。
鮑俊偉指出,無人貨架的真正大面積損耗,不發(fā)生在消費者不付款,而是供應鏈端。送貨者大多是兼職人員,偷吃然后報損,轉賣然后報損,這樣的事層出不窮,無人貨架根本不是吃垮的,而是“送垮的”。
所以,一方面創(chuàng)業(yè)型無人貨架受到質疑,另一方面巨頭們卻借著風口紛紛下場,篤定的就是自己對供應鏈的控制力。
蘇寧做無人貨架的目標,是80-100人的公司,而且采用組合拳的方式,“我們通過自助售賣機,智能貨柜跟無人貨架結合的方式來布局。”在便利店和無人貨架的關系上,兩者近似行星和衛(wèi)星的關系。一個便利店搭配數(shù)個衛(wèi)星一樣的無人貨架,形成物流和供應鏈的共享。在物流和供應鏈方面,蘇寧一直以自營自建為主。
通過這種“蜂窩”狀的布局,蘇寧小店實際上希望搭建一張“網(wǎng)眼足夠小”的大網(wǎng),讓消費者感覺無處不在的蘇寧。
- 3 -
蘇寧小店和蘇寧零售的格局
通過以上的梳理,各位可以看到,蘇寧小店在布局方面還是有很多獨到的想法,這些想法最終落地能力如何,有待時間檢驗。無疑,蘇寧小店的這張藍圖,是非常有想象力和難度的。
事實上在蘇寧總部,也有一家蘇寧小店的樣板間,當然主要消費者是蘇寧的員工。目前的日銷售額與一般100平左右的便利店相當。鮑俊偉認為,像這樣的一間小店,進一步提升的潛力一定在線上。在門店模型上,鮑俊偉說他們團隊每個月都會做迭代,不斷的改進升級。從分布上看,北京這樣的城市,蘇寧小店的數(shù)量會超過上百家。從形式上,目前是以自營為主,未來不排除加盟。
《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研究后認為,蘇寧小店以及背后代表的智慧零售布局,有幾個特點,這幾個特點是蘇寧方面的探索,其中也暗含著蘇寧對2018商業(yè)形勢的判斷。
第一,商業(yè)地產與零售業(yè)的深度結合。
在蘇寧小店的布局藍圖中,能夠感受到蘇寧對于自己以及合作伙伴物業(yè)資源的自信。客觀來說,短期開店本身也不是難事。想當初,順豐為了做嘿客,在大約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全國開出了2000多家嘿客門店,大小與30-50平的便利店類似,其中有不少是和新式小區(qū)的樓盤物業(yè)直接合作。以順豐這樣一個零售業(yè)的外行,尚能有如此開店的執(zhí)行力和調動資源能力,所以1500家店目標本身,倒未必是最大問題。可以想象的是,店中店會大量出現(xiàn)。
第二,生鮮是生死之戰(zhàn)。
對于蘇寧小店的商品規(guī)劃,大概最吸引眼球的也是生鮮的布局。筆者將其歸納為全品類布局。在2018年,生鮮已經成為零售業(yè)第一戰(zhàn)場,無論是盒馬永輝這樣的新物種,還是生鮮電商,都在集中優(yōu)勢兵力決戰(zhàn)生鮮戰(zhàn)場。這一仗對于蘇寧小店這樣的新兵而言,說是生死之戰(zhàn)并不為過。
蘇寧小店知難而進的原因也不難想象,生鮮是最能培養(yǎng)用戶消費習慣的入口。蘇寧在做蘇寧易購延展品類時,一個核心課題是提高用戶頻度。但是快消領域自身的門檻已經市場競爭態(tài)勢,并不容易成為突破口。而生鮮的特點是,巨頭攜資本優(yōu)勢也對這一領域素手無策,比如天貓和京東,無法迅速形成壁壘。這是蘇寧的機會,也是所有人的機會。
第三,自有供應鏈能否成為勝負手?
蘇寧小店也好,蘇寧易購對于整個智慧零售的布局也好,一個重要的底氣,是蘇寧的自有物流體系。蘇寧多年來一直在物流領域進行重金投入,早年的投入在品類上聚焦為大小家電和3C服務,品類適應性上有比較大的局限。但是至少同時蘇寧做了一件事,就是大量儲備倉儲資源。使得蘇寧和菜鳥、京東一起,成為能夠在倉儲方面與普洛斯形成抗衡的力量。這也是蘇寧最大的底牌。關鍵是,面對更加靈活、敏捷、多變的供應鏈需求,蘇寧物流這次是否能夠跟上,是需要檢驗的。
最后還是那句話,蘇寧做零售,是一次從底層往上構建的過程,蘇寧小店是這場戰(zhàn)役中的先頭部隊,成敗在此一舉。
(來源:零售老板內參)
1.TMT觀察網(wǎng)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wǎng)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wǎng)",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TMT觀察網(wǎng)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wǎng)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