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奇葩出墻來——“銀鴿”何以變“病鴿”?觀點
孟飛卻用銀鴿集團給盈泰控股提供了擔保,給人感覺孟飛、顧琦則一直在為銀鴿、為股民員工,難道銀鴿集團是孟飛、胡志芳自家的么。
文章來源于環球財經網
在廣袤的中原大地上,有一家50多年歷史的傳奇上市企業——河南銀鴿實業投資有限公司。
歷經53年的發展,銀鴿從生產《毛澤東選集》專用紙到提供全國中小學教材用紙,從23年前股票上市到逐步成為漯河當地的支柱明星企業。
然而好景不長。
自2017年開始,銀鴿的經營突然急轉直下,*ST銀鴿的股價一路暴跌。近日更是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甚至面臨“面值退市”,而這一切都與一個叫孟飛的老板和他的團伙脫不了干系。
一朵奇葩出墻來,銀鴿何以變“病鴿”?
銀鴿管理層到底是智商欠費,還是撒謊成精?
前不久,“中植系”旗下的北京通冠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起訴了*ST銀鴿,要求銀鴿支付一筆4億元商業承兌匯票。
5月12日,在兩次延期后,*ST銀鴿董事會終于就這筆4億元商票回復了上交所的《問詢函》,稱公司2017—2019年連續三次給一家叫做河南融納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本地企業開具了高達4億元的商票,但河南融納至今沒有向銀鴿供貨。
小編查詢工商信息,河南融納在2017年6月也就是孟飛入主銀鴿前不久,才剛剛增加“紙漿貿易”的注冊經營范圍。
看到這里,小編就笑了。
就河南融納這么一家完全沒有紙漿貿易能力的皮包公司,4年里一直沒給銀鴿供貨,銀鴿董事長顧琦還連續4年給它開具4億元的巨額商票,從不追索貨物或者收回商票,顧琦這是“大慈善家”啊!
小編想問問顧琦和銀鴿管理層們:你們是智商欠費,還是撒謊成精?4億元的大額采購就這么放心大膽的交給一家皮包公司?
而且從4億元商票開具至2019年中,*ST銀鴿在歷次年報、半年報、季報中從沒有披露過這筆巨額應付商票,直到“中植系”起訴后,才勉強在2019年年報中羞羞答答地進行了披露。
小編這樣理解,若不是“中植系”憤而起訴,上交所嚴格問詢,顧琦恐怕至今不會承認給河南融納開具過這筆商票吧!
這種“上墳燒報紙”的把戲,看來孟飛和顧琦是真把監管部門、當地政府和股民員工當“傻子”了!
偷天偷地偷空氣,騙人騙鬼騙老鄉
截至5月20日,*ST銀鴿股價已經跌到0.78元了,連續12天打破了23年來的股價新低紀錄。
即使這種情況下,孟飛這伙人仍然一如既往、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絞盡腦汁地琢磨怎么繼續“吃鴿子肉”、“扒鴿子皮”……
據多位銀鴿基層員工反映,最近這幾天孟飛團伙沒有忙著穩定經營恢復生產,而是緊緊盯著漿廠供貨商的“返利”,試圖把最后幾百萬的“返利”資金也裝入自己的口袋。
嚯~
小偷況且有“三不偷、五不搶”的“行規”,眼下銀鴿都已經這么悲催了,孟飛團伙還忍心下手,真是要偷天偷地偷空氣,偷光銀鴿最后的一口氣啊!
令人想不到的是,孟飛團伙不僅會偷,還特別會騙。
從2019年4月深圳一家名為深圳前海惠譽天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實名舉報銀鴿巨額虛假貿易以來,*ST銀鴿在多次公告里都堅稱其每年合計超過20億元的巨額木漿、乙二醇貿易是“真實貿易”,都是用商票結算,是為了“提前鎖定木漿遠期價格”。
小編真心覺得,孟飛和顧琦撒起謊來還真是臉不紅,心不跳,自個兒覺得特驕傲。
多年來銀鴿日常生產所需的進口木漿供貨商廈門建發紙業有限公司和國產木漿供貨商為亞太森博(山東)紙業有限公司,一直采用預付款+尾款結算。
而為什么孟飛帶領他的“老東家”普天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一眾“小兄弟”皮包公司編織的每年20多億元乙二醇、木漿閉環貿易,就能僅憑全額商票結算暢通無阻地運轉了這么多年?
哎,對了,銀鴿每年用多少木漿顧琦心里難道沒數么?有必要“鎖定”10億元貨源么?
另外,很多銀鴿員工都跟小編聯系說想問問孟飛和顧琦,銀鴿什么時候用過乙二醇了?就這,也能每年花10億?
每年20多億元的貿易商票融資而從沒有供貨,小編特好奇,孟飛融來的錢呢?
錢!哪去了???
“愛”是一道光,“坑”到你發慌
小編知道,對于關心愛護銀鴿的當地政府、監管部門、員工和廣大股民來說,安世項目一定是心中的痛。
自2017年開始,銀鴿便多次發布成功參與收購安世半導體項目的公告。直到2019年年報中,*ST銀鴿將其轉出的1.265億元人民幣列入了“公允價值減少”項目。
此外,孟飛團伙還多次發布公告稱*ST銀鴿已經起訴了參與收購安世半導體項目的基金合伙企業和相關公司及個人,讓人不明覺厲,給人感覺孟飛、顧琦則一直在為銀鴿、為股民員工“追索”安世權益。
一時之間,關心銀鴿、關注安世項目巨額權益的員工和股民們都“迷糊”了,安世半導體項目的權益到底去哪兒了?
直到前不久,有多家媒體發布了多份重磅材料,終于將安世半導體項目之謎真相大白。
原來這是孟飛團伙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出好戲。
聞泰科技收購安世半導體項目的預付款早在2019年1月就支付給相關公司了,但卻有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被孟飛、宋媛媛和銀鴿集團強行直接轉走,完全沒有進入上市公司賬戶。
媒體報道中還公布了顧琦在2019年7月8日給用于收購安世半導體項目的主體公司簽署了加蓋銀鴿公章的《承諾函》,代表上市公司全體股東和員工承諾放棄了安世項目的全部權益。
這還不夠,今年5月5日,顧琦又給境外法院簽署了一份《證詞》,代表上市公司再次承諾放棄安世項目權益,更表態稱放棄后續對安世項目權益的追索權。
小編不禁對孟飛這伙人的“毫無下限”驚嘆不已!
借著“愛”股民、“保”公司的名義,假裝起訴“追索”權益,實際上卻早就把上市公司、股民、員工坑得渣都不剩。
吃著銀鴿的飯,砸著銀鴿的鍋。這種事情,恐怕也就只有孟飛、顧琦這幫人能干得出來了。
可憐的銀鴿和銀鴿員工,有顧琦這樣“敢于簽字”、“敢于擔責”的當家人,還真是被“坑”到發慌啊!
銀鴿集團又雙叒叕“爆雷”
位于北京北四環核心商業區的亞運村,有一家4萬多平米的商場物業,名叫太陽飄亮購物中心。
2018年12月20日,間接持有這個物業資產的香港上市公司華訊股份有限公司(HK833,下稱“華訊股份”)與盈泰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盈泰控股”)簽署買賣協議,將直接持有該資產的北京萬恒達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萬恒達”)股權轉讓給了盈泰控股,轉讓價1億元人民幣。
這家名為盈泰控股的公司其實是孟飛、胡志芳控制的個人公司,而當時北京萬恒達的法人也是銀鴿集團現任執行董事、法人胡志芳。
人家孟飛、胡志芳用盈泰控股花1億元收購北京商場的股權,這本無可厚非,畢竟孟飛和胡志芳太有錢了。
但小編不明白的是,這個與銀鴿完全無關的股權轉讓過程,孟飛卻用銀鴿集團給盈泰控股提供了擔保。
最后盈泰控股也并沒有按照協議給華訊股份支付這筆1億元款項,已經完全違約了。
這下銀鴿集團可就慘了,莫名其妙地就承擔了盈泰控股1億元的連帶擔保責任。
這還沒完!
2017-2019年兩年間,華訊股份還給胡志芳作為時任法人的北京萬恒達提供了約2億港幣借款,該筆借款也是由胡志芳擔任法人的銀鴿集團提供擔保。
今年1月2日,華訊已經向深圳市中級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人北京萬恒達償還2億港幣借款本金及利息,要求銀鴿集團承擔擔保責任。
1億人民幣和2億港幣的擔保,已經全部違約……
小編也已經徹底懵了,難道銀鴿集團是孟飛、胡志芳自家的么?
仗著自己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就對外這么“壕”氣地提供擔保。不知道孟飛問過銀鴿集團上層中商華融的投資人意見么?問過上市公司中小股東的意見么?問過河南證監局和上交所的意見么?問過與銀鴿集團共同籌備紓困基金的“中植系”意見么?
由此,小編嚴重懷疑孟飛和胡志芳在“開車”,而且開的是“危害公眾安全”的豪車!
孟飛和銀鴿集團既然這么財大氣粗,那難道不應該多救一救瀕臨退市的上市公司和已經欠薪的兩千名員工么?
紓困溝通會,紓誰的困?
一方面,銀鴿集團對外巨額擔保,“壕”氣逼人。
另一方面,銀鴿集團不久前又對外聲稱召開銀鴿紓困溝通會,四處化緣,求錢救市。
小編納悶:紓困溝通會都開了,股價為啥不漲?
說市里領導要來,領導為啥都沒參會?
說是金融工作局主持,金融工作局為啥根本不理睬?
說是各債權人達成一致,各債權人為啥不歡而散?
一朵奇葩出墻來,銀鴿從此變“病鴿”。
孟飛團伙一手將昔日的明星企業變成了今日披星戴帽、瀕臨退市的上市公司,到頭來還指望政府背鍋?指望國企出資?指望債權人讓步?指望股民接盤救市?
小編定睛一看,這不正是那幾則諷刺的寓言故事嘛:農夫與蛇,呂洞賓與狗,政府債權人股民與孟飛。
回想2017年,顧琦在銀鴿50歲生日慶祝晚會上曾經豪言要讓銀鴿的全體員工 “賺上大票子,住上好房子,生個好孩子,過上好日子”。
如今,大規模停產,大規模欠薪,2千多口銀鴿員工的“大票子、好房子、好日子”早就沒了蹤影,年輕的銀鴿員工恐怕也沒錢生個“好孩子”了……
紓困,紓困,到底是紓上市公司之困,還是紓孟飛團伙個人腰包之困?
政府、債權人以及所有股民和員工顯然都已經意識到了,孟飛團伙一日不離開銀鴿,銀鴿的困境就一日無法紓解。
對于當地政府、債權人、股民和廣大員工來說,孟飛團伙才是銀鴿最大的困局!
顯然,只有依法懲辦孟飛團伙,才是銀鴿真正急需的“紓困方案”,曾經的銀鴿也才能真正鳳凰涅槃,迎來重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