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經常性損益支撐盈利 主業持續虧損的蘇寧易購該如何求變?觀點
聯姻阿里似乎并未給蘇寧易購帶來實質性的改變,令投資者關心的是,其主業持續虧損的狀態還要持續多久?
聯姻阿里似乎并未給蘇寧易購帶來實質性的改變,令投資者關心的是,其主業持續虧損的狀態還要持續多久?
《中國科技投資》馮偉康
作為今年疫情下的首個大促活動,“618購物節”成為電商必爭之地。蘇寧易購(002024)在5月25日舉行的“618云發布會”上宣布,將在今年的“618”啟動“J-10%”省錢計劃,意在家電、手機、電腦、超市等類目比京東百億補貼到手價至少再低10%,
有網友認為,這一計劃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蘇寧易購此番激烈對標競爭對手背后,是蘇寧易購主業常年虧損、業態布局受阻的困境。
盈利背后的危機
據蘇寧易購前不久發布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蘇寧易購當季實現營收578億元,同比下降7.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5.51億元,同比大降505.45%。這固然很大程度上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然而回看蘇寧易購近幾年的經營狀況,會發現在其保持盈利的表面下,隱藏著主業持續虧損以及在新領域發展受阻的困境。
從能夠清晰反映主業經營情況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來看,蘇寧易購多年來均實現負值,在2019年更是擴大到-57.11億元,而算上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母凈利潤則為正值,賬面實現盈利。
(數據來源:蘇寧易購財報 制圖:中科財經)
2015年,蘇寧易購賣出多家門店獲得13.88億元收入,并將持有的PPTV68.08%的股權全部轉讓,現金及剝離虧損使蘇寧易購獲得14.47億元收益,值得一提的是,受讓方為蘇寧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境外子公司。
2016年,蘇寧易購繼續向關聯方出售資產,獲得投資收益13.04億元。
2017年,蘇寧易購出售持有的阿里巴巴部分股票,獲得投資收益41億元,2018年則進一步清倉阿里巴巴股票,實現投資收益113億元。
2016年,蘇寧易購推進蘇寧小店的開展,之后一路跑馬圈地,到2018年末擁有了4177家門店,然而急速的擴張也帶來了持續虧損。2018年10月,蘇寧易購發布公告,要將虧損中的蘇寧小店從上司公司體系中剝離,以減輕公司的業績壓力。
2019年6月,蘇寧易購以7.5億元對價轉讓了部分蘇寧小店的股權,受讓方為蘇寧易購實控人張近東之子張康陽持股全資子公司。交易完成后,蘇寧易購間接持有蘇寧小店35%的股份。此番操作,現金對價和剝離蘇寧小店28.4億元的負債,為蘇寧易購產生投資收益達36億元。
剔除通過拋售資產帶來的非經常性損益,蘇寧易購包括主業在內的其他營收項連年為負,說明其經營狀況并不像財報那樣美好。
或許受此影響,蘇寧易購股價持續低迷,即使在其近兩年多次展開上限高至20億元的回購動作,股價依舊難有起色。截至2020年5月28日收盤,股價為8.67元,與其六年前的股價相當。
對于頻繁出售資產、主業低迷的原因等相關問題,《中國科技投資》致函蘇寧易購,截至發稿,對方未予以回應。
主業盈利難題
“蘇寧易購主業虧損主要是因為零售渠道變革導致的,近年來其對于線上線下的變革有所應對,但是效果并不明顯。”第三方研究機構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告訴記者,“在新零售渠道變革之下,實體賣場的重要性已經下降,更多是淪為線上交易的發貨倉庫,或是產品體驗館,原來的店面一定程度上變為倉庫,卻還支付黃金地段店面的高昂租金,這樣的主營運營模式注定要虧本的。”
至于近年來蘇寧易購押注的線上業務,百聯咨詢&鴻門投資創始人莊帥對記者稱:“在新零售浪潮中,蘇寧易購線上業態并未建立起自己的運營體系,和阿里換股后,蘇寧易購成為天貓的一個頻道,作為供應鏈服務商和物流服務商,對自有APP用戶數增長缺少有效幫助,另外天貓本身擁有的品牌旗艦店也在形成競爭,從運營體系角度看,蘇寧易購一無所獲。”
針對多次出賣手中資產的動作,莊帥也有所解讀,蘇寧易購線下業態的擴張,比如從家電專賣店擴張到購物中心,另外擴張蘇寧小店以及收購萬達百貨、家樂福超市,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也需要一定的整合時間。
況玉清認為:“通過剝離蘇寧小店等操作來制造會計層面的利潤,對于其現金流沒有太大的實質意義。”
蘇寧小店作為社區小店,被看做是最接近用戶的流量入口,通過“小店+APP”模式打通線上線下,可提供購物、餐飲、閃送、社區生活等服務,也一度被寄予厚望。
在2019年6月底,蘇寧小店數量增至5410家,然而其帶來的虧損卻越來越大。2018年前7個月,蘇寧小店實現凈虧損2.96億元,據蘇寧易購2019年中報數據,蘇寧小店在上半年的虧損為22.13億元,后來,蘇寧易購轉讓了蘇寧小店的部分股權,關于蘇寧小店目前的運營情況暫時并無公開數據,但蘇寧小店大范圍關店的消息一直都甚囂塵上。
一位參與過蘇寧小店建設的供應商王先生對蘇寧小店的沒落深有體會,他稱:“運營作風是很大的原因,在蘇寧小店開店是有績效考核的,由總部定下月度任務后,各區域負責人為了拿到獎金則不顧一切開店,而不管該地段是否適合,導致不少門店其實是業績產物,人員倉促上馬,甚至有的門店一個月換了四五個店長。另一方面,蘇寧方以各種理由不回款,在合同中標明的賬期是擺設,最長的一次回款拖延了半年,而理由則是財務在忙、財務周期已過諸如此類。”
王先生進一步表示:“2020年三四月份,有不少供應商對蘇寧小店表示再不回款將撤場,等來的則是公司下達文件裁員90%。目前的蘇寧小店已經完成了與家樂福供應鏈的對接,后續會逐漸與原來的供應商進行切割。”對于目前情況,王先生告訴記者:“對于我個人而言,我仍不看好蘇寧小店未來的發展,因為新生力量便利店的表現更加搶眼,他們比蘇寧小店的生態更具適應性和延展性。”
對于蘇寧易購來說,關店潮并不限于蘇寧小店。2020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家電3C家居生活專業店新開5家,關閉163家;紅孩子母嬰專業店新開1家,關閉24家;零售云加盟店新開466家,蘇寧易購直營店關閉561家。
作為昔日巨頭,光環越來越弱,依靠出賣資產保持盈利,線下拓展需要更多資金,主業虧損愈來愈大的蘇寧易購究竟怎樣才能完成大象轉身?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