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超300億,中國版Waymo美股IPO了快訊
小馬智行 當小馬智行進入 C 輪融資階段,02 8 年融資 7 輪 作為在自動駕駛領域獲得融資最多的公司之一,小馬智行 小馬智行成立于 2016 年。
11 月 27 日,小馬智行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截至上市當天收盤,小馬智行的股價為 12 美元,市值達到了 42 億美元(約 304 億元),這也是今年美股自動駕駛最大 IPO。
有趣的是,小馬智行和此前上市的文遠知行都宣稱自己是「Robotaxi 第一股」,這不禁讓人有些傻傻分不清楚。小馬智行自認是「全球 Robotaxi 第一股」,而文遠知行則聲稱自己是「全球通用自動駕駛公司第一股」,同時也不忘強調自己同樣是「全球 Robotaxi 第一股」。

小馬智行美國敲鐘上市 |圖片來源:小馬智行
小馬智行成立于 2016 年,致力于打造適用于不同車型及場景的「虛擬司機」,同時布局了自動駕駛出行服務(Robotaxi)、自動駕駛卡車(Robotruck)、乘用車智能駕駛(POV)三大業務。因和美國自動駕駛企業 Waymo 在技術路線、業務模式及發展階段上相似,小馬智行也被業界稱作「中國版 Waymo」。
早在 2021 年 6 月,小馬智行就從摩根大通挖來高管勞倫斯·斯泰恩(Lawrence Steyn)擔任 CFO,這一舉動被外界普遍解讀為準備開啟 IPO 進程的信號。然而,勞倫斯·斯泰恩于 2023 年 3 月突然辭職,小馬智行在一段時間里沒有 IPO 相關的消息。
此次小馬智行的上市,不僅是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意味著全球 Robotaxi 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01
學霸們的創業故事
其實,要談小馬智行的故事,離不開 Waymo。
早在 2009 年,谷歌就啟動了秘密項目——Project Chauffeur,開始探索自動駕駛。隨著無人駕駛項目的穩步推進,谷歌在 2015 年任命 John Krafcik,為該項目 CEO。他隨后主導了 2016 年 Waymo 從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獨立。
這一舉措標志著谷歌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雄心。2015 年,Waymo 的估值僅為 85 億美元。僅僅兩年后的 2017 年,摩根士丹利對 Waymo 的估值卻飆升至 700 億美元。2018 年,這一數字更是達到了 1750 億美元,幾乎相當于谷歌市值的四分之一。
隨著自動駕駛熱潮蔓延,百度在 2015 年底成立了美國研究院并組建了自動駕駛部門,成為中國最早布局這一領域的公司。小馬的兩位創始人彭軍和樓天城也正是在百度相識。與此同時,2016 年,谷歌旗下的 AlphaGo 擊敗圍棋冠軍李世石,展示了 AI 技術的驚人潛力,進一步推動了全球對自動駕駛的關注和期待。

小馬智行 CTO 樓天城(左)、小馬智行 CEO 彭軍(右)| 圖片來源:小馬智行
就在這時,彭軍和樓天城敏銳地意識到,自己創業做 Robotaxi 的速度遠超過在大公司內部的推進。于是,2016 年 12 月,他們在美國硅谷成立了小馬智行,彭軍擔任 CEO,樓天城擔任 CTO。
小馬智行憑借令人難以拒絕的創始團隊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在創立小馬之前,彭軍曾是百度自動駕駛部門的首席架構師,負責核心技術的研發,且早年曾在谷歌工作七年,獲得谷歌創始人獎。
樓天城,則被外界稱為「教主」,是一位計算機編程的全球頂尖高手,以「ACRush」這一 ID 在編程界享有盛名。他連續 11 年蟬聯 TopCoder 中國區冠軍,并兩次贏得谷歌全球編程挑戰賽的冠軍。在創立小馬之前,樓天城曾在 Google X(Waymo)從事無人車技術研發,后又成為百度無人駕駛事業部技術委員會主席,年僅 30 歲便成為 T10 級工程師。
成立早期,小馬以強勁的發展勢頭迅速吸引了行業關注,并長期被外界光環籠罩。2016 年底成立后,短短幾個月內,便在 2017 年 1 月獲得了紅杉中國和 IDG 資本的天使輪融資;緊接著,在 2017 年 3 月,便成功獲得了加州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正式開啟公開道路測試。2018 年 12 月,小馬智行推出了 PonyPilot,成為首個在中國落地的 Robotaxi 服務公司。

小馬智行開啟北京大興機場至北京亦莊之間自動駕駛載人示范 | 圖片來源:小馬智行
當時,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業熱潮從百度起步,逐漸分化出一批批獨立公司,形成了充滿活力的創業生態。過程中,少不了復雜的結盟與背叛,猜疑與爭斗。相比之下,小馬智行的創始團隊始終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未曾被內部動蕩所影響。
然而,外部環境的劇變對包括小馬智行在內的公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21 年上半年,外界對自動駕駛信仰達到高潮,然而,僅幾個月后,市場信心急劇下滑。這樣的極度波動,也影響了小馬智行的上市計劃。據外媒報道,2021 年 6 月,小馬智行曾考慮通過 SPAC 在美國上市,計劃募資 10 至 15 億美元。然而,到了 8 月,路透社報道稱,小馬智行已暫停了上市計劃。
在外部市場壓力的影響下,小馬智行在內部也做出了相應的業務調整。2021 年 9 月,小馬智行原本積極擴張的卡車研發團隊,被合并至 Robotaxi 研發部門。但此舉引發了管理層的動蕩。據晚點 LatePost 報道,業務調整后,卡車部門的多位高管選擇離職并另起爐灶。
小馬智行的成長歷程充滿波動,但也彰顯了其堅韌的戰略定力。從外部市場的極度波動到內部團隊的管理挑戰,盡管面臨諸多困難,小馬智行始終未曾放緩步伐。風波過后,小馬持續推動卡車、乘用車和 Robotaxi 三大業務板塊的獨立發展。
02
8 年融資 7 輪
作為在自動駕駛領域獲得融資最多的公司之一,小馬智行自 2016 年成立以來,成功完成了 7 輪融資,累計籌集資金超過 13 億美元(約合 93 億元)。
這一路的融資歷程,不僅體現了小馬智行在資本市場的吸引力,也反映了中國科技公司早期融資的策略。
在小馬智行的初創階段,沒有顯著的業務數據和市場成績,投資者的關注重點自然轉向了創始團隊及其背后的創業邏輯。
彭軍和樓天城憑借在編程界的影響力和廣泛的人脈,迅速吸引了一批對技術充滿熱情的優秀青年人才,團隊成員中匯聚了眾多競賽冠軍和技術精英。
基于此,小馬智行在成立僅兩個月后,便順利完成了 1500 萬美元的 A 輪融資。隨后,2018 年,小馬智行繼續受到資本青睞,在一年內成功完成接近 1 億美元的 B 輪融資。
接下來的 B 輪融資,技術的成熟度對投資者而言是一個關鍵評估指標。與傳統行業不同,自動駕駛領域的不確定性極高,早期的投資者往往更注重技術的進展和驗證,而非單純的商業化。這有點類似于制藥行業的研發流程,盡管研發一款新藥可能需要十年,但早期可以通過動物實驗來初步驗證其效果。
在這一階段,自動駕駛技術的領先優勢不僅僅體現在車輛數量的增長上,而是體現在系統的安全性、接管率及處理復雜場景的能力。當時,為了更好地評估各家的技術水平,部分投資人甚至聘請了咨詢公司,進行橫向評估。小馬智行就是在這種技術大比武中脫穎而出,贏得了投資人的青睞。
最后,2020 年 2 月,經過長時間的談判與協商,小馬智行成功完成了 5.45 億美元的豐田的融資。此次融資對小馬智行團隊來說,具有重要意義。與以往許多投資人僅僅花費一天時間進行體驗測試不同,這次豐田組織了一個由至少十人組成的團隊,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深入車輛測試。盡管這一過程充滿挑戰,且考驗重重,但也讓小馬智行團隊深刻感受到投資者對其技術的深度關注和未來發展的信心。

小馬智行在北京首批獲準開展自動駕駛卡車編隊行駛測試 | 圖片來源:小馬智行
當小馬智行進入 C 輪融資階段,團隊深刻意識到,Robotaxi 的實現仍是一個長期目標,而短期內必須展示收入能力才能確保公司持續發展。因此,小馬智行的戰略發生了調整:一部分團隊開始探索如何將現有技術變現,并積極尋找短期內的收入路徑。這促使小馬智行成立了卡車合資公司,并擴展到乘用車的 L2++業務領域。通過多元化收入來源,小馬智行為未來的長期發展奠定了穩固基礎。
小馬智行在客戶選擇上也有著獨到的策略。與競爭對手主要在高速 NOA 領域進行價格競爭不同,小馬智行將重心放在了 L2++,尤其是城市 NOA 上。盡管 L2++業務短期內未能帶來顯著收入,但小馬智行深知,這一戰略布局不僅能幫助他們在短期內積累經驗,更為未來向 L4 技術的過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體系建設、合作模式以及與車廠的合作能力。
最終,小馬智行吸引了包括沙特新未來城(NEOM)、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文萊主權財富基金等在內的全球頂級投資方,再次融資超過 5 億美元。
小馬智行的發展歷程,不僅是一家科技企業逐步邁向資本市場的案例,更折射出整個自動駕駛行業從技術探索走向商業化的必經之路。
03
下一站,規?;蜕虡I化
目前,Robotaxi 技術已經從 0 走到了 1,正邁向大規模商業化的前夜。截至 2024 年 10 月 28 日,蘿卜快跑已累計提供超過 800 萬單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其中在 2024 年第三季度提供了 98.8 萬訂單,同比增長 20%。
與此同時,特斯拉在 2024 年 10 月發布了其 Robotaxi 無人駕駛出租車服務,并推出了兩款全自動駕駛車型——Cybercab(賽博無人出租車)和 Robovan(無人駕駛多功能車)。作為智能汽車領域的領軍者,特斯拉的進展不僅加速了 Robotaxi 的產業熱度,也為整個行業帶來了更多關注。
然而,自動駕駛的成功并非單純依賴于技術的突破,技術、運營與政策之間的相互關聯與依存關系決定了其能否真正落地。技術是基礎,但從研發到商業化落地的過程復雜且漫長。運營需要提前規劃并持續推進,確保技術能夠在真實世界中有效應用。而政策的開放性也是決定運營是否能真正實現「無人駕駛」的關鍵因素。若政策滯后,企業的運營將受到制約;而如果技術和運營未達到一定標準,政策的開放也將難以實現。因此,技術、運營和政策三者必須協調推進,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對于小馬智行而言,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實現規?;崿F這一目標并非易事,小馬智行的核心目標是確保毛利轉正,這是衡量成功的最重要標準。
根據小馬的預測,未來 18 個月內,國內 Robotaxi 行業的總規模將超過一萬輛。小馬智行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實現數千輛的運營規模,目前已經與豐田、北汽、廣汽、一汽、上汽等車企建立了合作,涵蓋車型正向研發、生產線建設、道路測試及公告認證等領域,逐步實現自動駕駛車輛的量產。
從商業模式上看,小馬的核心依然是提供虛擬司機。既可以通過第三方平臺獲得客戶,也可以依托自有平臺,兩者可以互補,為未來的擴張鋪路。目前,與第三方出行平臺的合作上,小馬智行成為擁有最多第三方合作伙伴的 Robotaxi 公司,包括如祺出行、支付寶、高德打車、錦江出租、康福德高集團、Emile Weber 等。
小馬智行預計,在 2025 年將實現單車運營盈虧平衡,毛利轉正,正式邁入 Robotaxi 的大規模商業化階段。小馬智行副總裁兼 Robotaxi 業務負責人張寧表示,「在像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中,Robotaxi 投放量達到 1000 臺時,運營才會實現盈虧平衡。此后,每增加一輛車,成本將更低,毛利率將更高,進入自我造血的正向循環?!?/p>
當前,小馬智行正處于「大學階段」,雖然尚未畢業,但團隊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已初步成型,目標明確,且正在全力以赴朝著更宏大的愿景邁進。這次美股上市,將為小馬智行提供強大的財務支持,進一步增強其在 Robotaxi 商業化進程中的核心競爭力。這不僅能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與創新,還將推動產業鏈生態的全面構建,為未來長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周永亮)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