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深陷困境:三季度收入下滑3%,高層頻現人事地震,智能體生態盈利模式待解快訊
11月21日港股收盤后,百度(9888.HK)發布了三季度的業績報告。
11月21日港股收盤后,百度(9888.HK)發布了三季度的業績報告。財報顯示,百度今年第三季度總收入達335.6億元,同比下滑3%,錄得兩年多來最大跌幅。歸屬凈利潤為76.3億元,同比增長14%;但非公認會計準則(Non-GAAP)下,凈利潤同比下跌19%至58.9億元。
或受業績下降影響,截至11月22日午間收盤,百度的港股股價下跌9.06%。
事實上,除了整體營收下滑,百度目前遇到的問題還不止于此。近期,百度在完成新一輪組織架構大調整后,召開了第三季度總監級別復盤會議。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在會上發表萬字演講,深度剖析百度未來戰略與架構調整意圖,但面對核心業務下滑、高層人事動蕩等問題,李彥宏似乎并未給出強有力的解決方案,百度正深陷多重困境之中。
核心業務承壓,營收罕見下滑
從百度最新公布的三季度財報數據上看,要不是百度的智能云業務,百度的三季報可能就“暴雷”了。
財報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百度實現營收336億元,同比下滑3%。事實上,這已經是百度的營業收入連續兩個季度出現下滑。在今年第二季度,百度的營業收入達到了339.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4%。
從2023年二季度開始,百度的營收增速便沒有再突破兩位數,這也是近兩年來百度總營收首次出現下滑趨勢。李彥宏曾在演講中解釋,當前的廣告業務正承受著多方面的外部壓力,包括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行業競爭的加劇等。同時,搜索業務因人工智能技術的革新也在內部引發了不小的挑戰。
在營收構成中,今年第三季度,百度核心業務收入達到265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這塊占比較大的主營業務營收并未有所增長。而與此同時,百度的在線營銷收入和智能云業務收入也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趨勢。在線營銷收入下降了4%,至188億元;而智能云業務則實現了12%的大幅增長,達到77億元,這一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在線營銷收入的下滑。
另一方面,百度在智能駕駛服務領域寄予厚望的蘿卜快跑,其訂單增速也明顯放緩。在第三季度,蘿卜快跑提供了988萬單自動駕駛訂單,同比增幅僅為20%。這主要是由于蘿卜快跑的業務范圍僅局限于少數城市的特定區域,從而限制了訂單量的增長。
此外,百度旗下的愛奇藝業務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在第三季度,愛奇藝的收入同比大降了10%,至72億元,這一表現無疑拉低了百度的整體營收水平。從利潤端來看,百度第三季度的經營利潤為59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4億元。這一縮水主要源于愛奇藝的經營利潤下滑。愛奇藝第三季度經營利潤減少了68%,僅為2.4億元。
高層人事地震,兩資深副總裁離職
早在今年10月18日,百度內部便發布了一封郵件,宣布了三位SVP(高級副總裁)及以上級別高管的職位變動。其中,集團執行副總裁、原CFO羅戎輪崗至移動生態事業群組(MEG)擔任負責人,不再兼任集團CFO一職。與此同時,健康事業群組(HCG)被并入MEG,HCG的原總裁、集團資深副總裁何明科將不再負責該群組的具體工作。此外,集團資深副總裁、原MEG負責人何俊杰也進行了輪崗,將擔任代理CFO。
值得注意的是,羅戎、何俊杰和何明科這三位高管都是在近兩年內才加入百度的“新面孔”,并非百度內部的資深老將。此次人事變動不僅涉及到三個人,還體現了百度在管理層調整方面的新動向。
據報道,百度核心事業群近期再次進行了管理層調整,其中兩位資深副總裁肖陽和王鳳陽已悄然離職。肖陽擔任百度集團副總裁及MEG CTO,而王鳳陽則擔任百度集團副總裁及移動生態商業體系負責人。MEG作為百度最核心的事業群之一,負責多個重要產品和平臺的研發及運營,包括百度搜索、百度App等。此次人事變動對MEG乃至整個百度的發展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深耕AI?智能體生態盈利模式待解
在2024年百度于上海主辦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將智能體比喻為PC時代的網站和移動互聯時代的自媒體升級版,強調其更加智能且擬人化的特性,能夠勝任銷售、客服及助理等多種角色。然而,與往屆相比,今年的百度世界大會在創新亮點上顯得較為黯淡。回顧過往,無論是2022年驚艷亮相的元宇宙平臺“希壤”,還是2021年成功落地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都曾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
對于智能體生態的盈利模式,業界也存在諸多疑問。回顧PC時代和自媒體時代,網站和自媒體都通過不同的方式實現了盈利。然而,在智能體時代,其盈利模式又該如何構建呢?目前,市場上僅有少數AI公司通過智能體實現了盈利,但客戶基礎薄弱,難以支撐長期發展。
此次百度推出的“秒噠”產品,意在降低開發門檻,為開發者提供便捷工具。然而,這款產品的操作復雜度對于普通用戶而言較高,更適合開發者在企業內部使用,難以觸及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或許只能寄希望于通過服務好開發者群體,推動智能體的普及。但智能體的真正爆發點何在?是流量的激增還是收入的飛躍?百度并未給出明確的答案。當前,百度在搜索結果中越來越多地采用AI生成內容,這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行業網站、站長和內容創作者的發展空間,導致外部流量減少,形成了一個不利于生態發展的惡性循環。
百度希望復制20年前網站時代的輝煌,構建一個完整的智能體生態。然而,現實卻是,當前主流的商業行為如阿里、華為、騰訊等,更多地依賴于銷售、公關和投資等手段。百度試圖依靠開發者群體建立面向企業和政府的生態(TO B和TO G),但開發者的高薪資、高底薪以及相對有限的影響力,給這一計劃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因此,百度或許需要尋找更加有效的方式來推動智能體的普及和商業化進程,后續如何發展,或許只能交由時間來給出答案了。(《理財周刊-財事匯》出品)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